賈寶玉愛的到底是誰,黛玉、寶釵還是史湘雲?

對於《紅樓夢》裡的女孩兒,倘以我們慣常的眼光去打量,或以俗世的人情世故去揣摩,那往往會陷入自己有意設置的樊籬,這正如在衛道士的眼裡,《紅樓夢》當屬離經叛道之書一樣,真正“滿紙荒唐言”。

賈寶玉愛的到底是誰,黛玉、寶釵還是史湘雲?

曹翁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女孩,畢竟不同凡俗。比如黛玉,倘若簡單以好哭啼、喜嬌嗔、語尖酸、心刻薄來評價,顯然是浮光掠影流於淺表的印象。確實,林黛玉愛哭,常常如春日的細雨,抽抽噎噎,綿綿不絕。然而,黛玉有哪一次哭泣,不是因為寶玉而是因為他人?對於黛玉來說,愛是眼淚的催化劑。

《紅樓夢》第二十回,寶玉正在寶釵處玩笑,聽人說史湘雲來了(此為湘雲在書中第一次出場),寶玉遂與寶釵一起到賈母處看她。正值林黛玉在側,因問寶玉哪裡來,寶玉說“寶姐姐家”。黛玉冷笑道:“我說呢,虧在那裡絆住,不然早就飛來了。”醋意飛濺。寶玉說:“只許同你頑,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他那裡一趟,就說這話。”寶玉這句似鬥氣的話,結果惹惱了林黛玉,因此賭氣回房。寶玉自知壞事,趕緊尾隨而來勸解,結果二人一頓生呀、死呀的賭咒生氣,接著寶釵也趕到黛玉房間,直喊寶玉說史大妹妹等你呢,推著寶玉揚長而去。這下,黛玉徹底崩潰,向窗生悶氣,淚若連珠子。

賈寶玉愛的到底是誰,黛玉、寶釵還是史湘雲?

幾句私下鬥氣之語,瞬間的神態急轉,從歡笑到淚如雨下,這說明什麼?誰都能從這短短數百字間,體味到黛玉對寶玉的愛,而且是至愛,因為內心有了這種至愛,言語才會旁若無人地衝撞,情緒才會罔顧其他地放肆,長幼尊卑和淑女賢德才會置諸腦後,這便是“愛至深處無道理”使然。

從這一點去觀察黛玉表面的好哭啼、喜嬌嗔、語尖酸、心刻薄,就不難理解了。黛玉只在面對寶玉的時候,才會如此,寶玉不在場,或內心沒有因寶玉而惱,她每每言語謙和,落落大方,上恭下和。只要寶玉哪一句話觸動了她敏感的神經,必會一反常態,言語出格,行為乖戾,然後,顧影自憐,獨自垂淚,身心倍受折磨。倘若寶玉款語溫言,百般寬慰,令黛玉感覺到了寶玉的真心,便又馬上平復。黛玉的容易生氣落淚,皆為對愛敏感,對愛缺乏安全感,這些旁人看來不正常的舉動,恰恰是戀愛中人的正常,是至愛之下的自然而然。

賈寶玉愛的到底是誰,黛玉、寶釵還是史湘雲?

你看她開始生那麼大的氣,流那麼多的淚,寶玉在賈母那邊稍作敷衍後,又趕快回來解釋說:“親不間疏,先不僭後”,說論親戚,寶釵與我比你疏,論先後,你先來,她後到,“咱們兩個一桌吃,一床睡”,豈會為她疏遠你?黛玉接口便說:“我難道為叫你疏他?我成什麼人了呢!我為的是我的心。”這句話才是黛玉所有別人看來反常行為的注角,她是為她的心,一顆深愛著寶玉的心。好在寶玉恰是那個應和者,他說:“我也為的是我的心。難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到此,黛玉放心了,釋然了,立馬關心起寶玉的冷暖來,嗔怪他不該把披風給脫了。一對怨偶,和好如初。一場風波,就此平息。寶、黛二人的愛,用辛棄疾的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去形容,是再也恰當不過的。

賈寶玉愛的到底是誰,黛玉、寶釵還是史湘雲?

其實,“咱們兩個一桌吃,一床睡”這句話,同樣也適合於天真浪漫的史湘去身上。湘雲小時候在賈府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與寶玉也差不多是“一桌吃,一床睡”,而且湘雲對寶玉還“愛哥哥”前“愛哥哥”後,寶玉為何卻與史湘雲涇渭分明?這恰恰證明了寶玉對黛玉的情有獨鍾,寶玉的至愛是林妹妹而非史姑娘,更非素以“停機德”著稱的薛寶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