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拒絕語言暴力

文 / 涼爽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喜歡攝影,也拍得很好看。他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些自己去過的旅遊景點的攝影收集網站,但卻受到了負面的議論。

“本來以為這是一件可以給大家帶來視覺享受的事情,誰也沒想到這個居然被別人誤會為炫耀。Anyway,我不懟任何人,只是對你們很失望。”

這是他在微博的原話。對此,我也很失望。

前幾天,終於有時間吃到了超級多人排隊等號的南京大牌檔,去一個零食店拍了照片,發上朋友圈,居然有個人評論:“最近工作量好大?”、“看上去沒有以前年輕了。”

我立馬怒火中燒。“你憑什麼說別人長得不年輕,你以為你自己有多嫩嗎?低情商,直男癌,只會評頭論足,‘gun’一邊去……”

被攻擊被謾罵被負面評價之後心情很不好,一方面想自己或許可以寬容對待,但一方面心裡非常不爽,不斷回想別人罵我的話,忍不住去回罵。

和這些人相處,不僅會讓我們失去了耐心和自信,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易暴躁,影響一天的好心情。和這類人交談簡直是浪費生命。

不只有兒童青少年會受到成人語言暴力的傷害,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也充斥著兇猛的網絡暴力。

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強大自己的內心,

吼一句:關你什麼事情

美國一名13歲的少女梅根·梅爾因為外表,遭到了網友的惡毒辱罵,她選擇了自殺。國內一位護士在網上發佈遺書稱其一家三口因為欠債準備自殺,後被救回,但因為鋪天蓋地的網友譴責“你是護士不知道死亡的方法”、“又說自殺怎麼還沒死”,最終全家還是選擇了自殺。跟上一次不同的是這一次三人自殺成功了。

對自己寬容對別人刻薄已儼然成為現代人的做事準則。

為什麼有雙標?無緣無故猜測別人的動機是邪惡的,隨意攻擊和謾罵他人,誰也不知道自己負面的話語會對對方造成什麼樣的煎熬和傷害。

對待語言暴力,請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那個人大吼:關你屁事。我的人生,不需要向你解釋。除了表達堅定的立場,強大自己的內心,不讓負面言語影響情緒,還有國外一位演講家的方法,特別有趣。

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表達認同,積極面對

國外一位演講家向我們演示用“表達認同,積極面對”來解決語言暴力。我們假設A在辱罵B。

A:“你是一個傻子!”

B:“你認為我是傻子,是的,你說的沒錯,我有時候也會犯傻,這一點我們達成了共識。你這麼聰明你太幸運了!你真的太棒了!”

“我的開心並不取決於你是否認同我,你再怎麼討厭我我還是很開心。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對你好的。”

言語霸凌專家認為霸凌是一種權力上的不平衡,總有人想讓自己的權利凌駕在別人之上,他們就想看到你輸,而他們就贏了。一開始“我討厭死你、我恨你”,如果你回應“閉嘴”等反駁信息,霸凌者就會很開心地繼續用更狠的話語攻擊你……

你越是沮喪,越是憤怒,這是霸凌者最想看到的結果,目的達到了,他會越覺得有趣。如果我們表現得有復原力,堅強自己的情感,堅韌自己的精神,接下來無論跟仇恨者說什麼,你都不會在乎。作為受害者,面對無情的戲弄和嘲諷時候,不要沮喪,要堅強面對,懟仇恨的下流的言語不屑一顧。

嘗試一下以下的回應方式?

“我討厭你!”

“哦,是嗎?”

“你的聲音很難聽!”

“謝謝你告訴我。”

“你長得怎麼這麼醜!”

“你的臉像天使一樣,超美。”

是不是連自己也笑出聲來?以柔克剛,被人罵也能如此輕鬆和戲謔。如果你是罵人者,聽到如此回應,可能你也沒話可說了。

在校園霸凌裡,這個方法也許也可以讓孩子嘗試一下。

霸凌是一場比賽,取勝的方法是,不要因此變得沮喪失落。如果霸凌者輸了,他就不會再喜歡這場遊戲了。

成年人遭到語言暴力,該懟回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