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得了稻瘟病怎麼辦?稻瘟病的發病時間、部位及防止方法

水稻稻瘟病又稱稻熱病、火燒瘟、叩頭瘟,水稻全生育期可感此病,且苗期、分櫱盛期及抽穗初期感病概率更大,特別對於稻瘟病感病品種影響更為嚴重。稻瘟病發病有利條件是溫度為20-30°、相對溼度90%以上時。根據不同發病部位和發病時期,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穀粒瘟。

水稻得了稻瘟病怎麼辦?稻瘟病的發病時間、部位及防止方法

1.苗瘟

發生於水稻三葉期以前,主要危害稻芽及芽鞘,發病時危害部位為水漬狀斑,若不及時防治稻苗會變褐枯死。

2.葉瘟

三葉期至抽穗期發生於葉片(分櫱期至拔節期更以感染葉瘟),根據不同病斑葉瘟分為:慢性型、急性型、褐點型及白點型。

(1)慢性葉瘟

表現為梭形病斑,病斑由內至外呈現灰白色、褐色及黃色暈圈,病斑兩端之間葉脈為褐色長條。

(2)急性葉瘟

急性葉瘟典型性狀表現為水漬狀暗綠色病斑,病斑形狀通常為近圓形、不規則圓形,且葉片正棉及背面有灰色黴層。

(3)褐點葉瘟

褐點葉瘟褐典型症狀表現為有褐色小斑點,此斑點多發生於稻株下部較老葉片,抗病品種也會發生,因而需警惕提防。

水稻得了稻瘟病怎麼辦?稻瘟病的發病時間、部位及防止方法

4)白點葉瘟

白點葉瘟病斑表現為白色近圓形小白點,白點葉瘟可轉換為慢性葉瘟或急性葉瘟。

3、節瘟

節瘟常常發於穗下第一及第二節位,典型病斑表現為穗節部位出現褐點,繼而在節上環節擴展,最終會是的穗杆失水並幹縮凹陷,導致穗節極易折斷,節瘟稻株抽穗後出現白穗現象。

4、穗頸瘟

此病斑多發於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頸部,表現為褐色或墨綠色水漬狀斑點,環節擴展,後致穗杆失水並幹縮凹陷,穗頸瘟稻株抽穗後出現白穗現象。。

5、穀粒瘟

穀粒瘟發常常發生在穀殼,病斑性狀為橢圓形,呈灰白色,且多伴灰色黴層,穀粒瘟是次年幼苗發生感染的源頭。

水稻得了稻瘟病怎麼辦?稻瘟病的發病時間、部位及防止方法

6、栽培上注意防止稻瘟病

1)若種植過程中過量或偏施氮肥易受病菌侵染而發病。生產上氮、磷、鉀、有機肥及化肥應該配合施用。

2)田間溼度較高也易誘發稻瘟病,分櫱期田間應該做到夠苗曬田。

3)為防止上年帶病種植造成感染髮病,播種前應將種子進行藥物浸種。

來源 惠農網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