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一.驿道过乾隆三十三年之后,川陕路通之前的梓潼县城

北来的潼江,西北来的马鸣河滋养了梓潼县城这片两川襟带之地,天地图测主城区面积达4平方千米左右。

梓潼为川陕要塞,曾为郡治、为州治、为县治,自古就为战争多发之地。《梓潼县志》74页载:“明成化中(十一年1475年),知县关贵砌石城。正德间,知县王宾重修,高一丈五尺(4.6米),周三里二分,记五百七十丈(约1900米),门四,南曰南极,北曰北辰、明末倾圯。”

又载:“国朝(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动项兴修石城,高一丈五尺,垛墙高五尺,共高二丈(6.6米),周六百四十七丈二尺九寸(约2156米),宽一丈三尺(4.2米),城楼四。知县吴视承修东南连西北,长四百三十一丈五尺三寸;剑州知州胡成协办承修西北,长二百一十五丈七尺六寸。报销工料银二万五千二百一十八八两八钱三分。门四,东宾晖、南含薰、西来爽、北迎凤。”

仇昌仲《七曲山传说故事》里有一篇文章叫《潼城三迁》。梓潼建县始于秦昭王22年(-285年),当时县城建在现北门外连枝村,称神乡城,潼江绕城过,背靠水观音山崖,到东汉桓帝遭大水灾。《后汉书.桓帝纪》载:“东汉桓帝和平年(150年)秋七月,梓潼山崩,使潼水改道,浸患城池。”梓潼城被迫东迁六里,现文昌镇三星村牟家坝。延至元康、永康年间李特、李离、李雄流民起义,建成汉国。永嘉五年(311年)废梓潼郡,置梓潼县,县城南移三里到现城址。现城池为明成化年(1465年)梓潼知县关贵修筑的石城。明末遭兵燹坍塌,清乾隆三十九年(1768年)又修石城墙。1966年,在“深挖洞,广集粮,不称霸”的指示下,城墙陆续拆完。

《重刊连枝庙碑记》刊载:“距城西北约五里许,为梓潼老县城。现存潼江河畔城墙埂地址接壤,于明末清初年间,兵燹攻城,及历次洪水成灾,县城遭到两大损害,已成废墟。当时水观音下的高家坝是北门,西坝活佛寺是西门,现有坝中间围杆田坟茔尚存,南门由烧房店子至龚家梁一带,东门由孝子墓、蚕桑场至石牌坊、烟墩山下。张献忠战后,更为残破不堪,遂将县城迁建至现时的梓潼县,尚有文史县志记载,地名可稽。”

新《梓潼县志》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对民国的城墙做了介绍:民国10年(1921年)大雨,南门垮城墙四十丈,维修时又向南扩展,城墙周长延至2258米。民国25年(1936年),川陕公路经由县城忠贞街、背街、背街(今文昌路)穿城而过。县长韦见凡即于东南城墙交接处开“新运门”,改修北门后,命名为“复兴门”。民国27年(1938年),在北门、东门之间的崇文街街口开“新东门”。至此,县城共有6道城门。1953年,从开始拆除东门及其城墙后,陆续拆除城墙城门。

梓潼旧城的街道名称是这样的——北门到北十字叫北街,北十字到东十字叫背街,东十字到新兴街叫思贞街、北十字向东郊崇文街,北十字向西叫县衙街,县衙街到西十字叫淳化街,西十字到东十字叫中和街,西十字向西叫城隍庙街,西十字出南门叫南街,东十字向东叫东街,出东门叫东北外或外东街、出北门叫北门上或外北街。

本次驿道考察,我们的切入点就为乾隆三十三年之后,民国25年(1936年)川陕路通之前的梓潼县城。

据梓潼清城地图,梓潼街道是“尹”字形,像两个倒挂的“丁”字。格局为二纵三横:南从含薰门(南门)入老南街(三圣街北段南入口到中和街)、跨西十字过淳化街(民国大西街、先属于三圣路北段)到县衙街(现属崇文街)为止,此街道现为三圣街北段;进南门不远,可以东进新兴街转北向忠贞街(新南街)、跨东十字经背街(民国正北街,现属文昌路)、北街出北门,此街道现为文昌路;中和街一线是清城的东西干道,东边跨东十字口到东街出宾晖门,西跨十字路口到城隍庙街出来爽门。据图可知,清代梓潼城南北门之间没有一个走向街道直通,而是在两条纵向街道上,通过新兴街、中和街、县衙街相联系。

梓潼清城四门所至在何处呢?兴文中学马老师说,老南门在兴文(?文兴)中学和丝绸公司之间,北门在今政协所在,东门在今中和街东十字以东约百米(116米),西门在西十字口城隍庙街上,大约在工人医院位置,曾有王家堰。南、东、北三门附近各有南门市场、东门市场和北门市场,今存。

梓潼县城变化巨大,这给我们的考察带来了一些困难。南北干道不断升级:1936年,绵阳至剑阁通公路,修川陕路前,驿道自南门进,穿老南街后,穿西十字口经淳化街(后大西街)到县衙街,东向到北十字转北向的北街出迎凤门;川陕路通后,开新运门(新南门)、拓文昌路为川陕路,梓潼城以文昌路为中心快速扩展,老南街成为丁字形背街;为了减轻文昌路交通压力,上世纪8、90年代在城西建通五丁路这条过境快速通道;以后,金牛路、文昌大道后来居上,先后成了新的过境快速通道。四条过境快速通道的先后存在,正是梓潼城不断发展的历史缩影。

二.行至南门

驿道过南桥后,经过几个茶园先到达南门外东侧的底塘铺位置。底塘何解呢?可能是指驿路到达城市级别的驿站时,城门外常设铺站机构,就叫底塘铺,意思即为靠近州县历程为零的递铺。(清代驿传组织很系统,有驿、站、塘、台、所、铺等,大抵各省腹地所设为驿,军报所设为站、关外所设为塘,西北所设为台。台、塘、站均属武备系统,各州、县设急递铺,每10里、15里或20里设一铺。)

底塘铺当然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原址就在梓潼客运站、信合大楼和文峰楼附近。我们在先锋村二组、相如街和新云街交叉位置找到了火神庙。火神庙,现又名公益寺,有一正殿二偏殿一戏楼,戏楼南面外向正对广场,寺内除供奉火神外,还供奉坐、行文昌外,还供奉张公张婆、瘟祖、本邑城隍等。经打听,火神庙也为新迁建寺庙,是从现庙西北3、40米位置、阳光水岸楼盘东南角位置迁建过来的。县志地图显示,火神庙在南门外西侧,与东侧底塘铺相对。县志267页记载:“火神庙,在县署南里许,乾隆四十六年,知县潘观成修建。”火神庙曾与光绪二年重修。火神庙与河对岸的龙神祠和王爷庙相对,驿道如果在两者之间直接架桥,驿道路线将更近,桥址选在稍下游,可能是地势使然——知县周树棠曾记:“上游稍平阔,多石硧沙碛,无建桥之所。渐下,河身稍束,石坎横锁……”

驿道路线跨过南桥后,如何进城呢?现在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是东北而行到新南街,过信合大酒店等后到梓潼客运站前,然后北走文昌路。这条路线实际是1936年川陕路通之后的路线,在此之前,文昌路南根本无城门。锅铲先生曾在你梓潼呆过几年,他介绍驿道应北走老南街。穿旧火神庙与客运站之间地带往老南街走。

通过研究,我发现可能存在两条驿路穿城干道:1.含薰门-南街-西十字口-淳化街-县衙街-北十字口-北街-迎凤门;2.含薰门-新兴街-忠贞街-东十字口-背街-北十字口-北街-迎凤门。

三.驿道穿城路线之一:进南门经老南街到原县政府转北门

到五丁路与老南街的交叉口,进入老南街。此地附近应该曾有老梓潼城的南门。马老师介绍,现丝绸公司正在老南门外,老南门就在今兴文(文兴)中学位置。南门叫合薰门,为梓潼清城四门之一。

县志地图显示,进南门有行堂等,教化士民的城隍祠和收养孤贫的养济院在西南二门之间,城墙之外有男栖流所和女栖流所,走东门有忠节坊。县志记载,“大公馆一座,在南门内。咸丰七年,知县张香海在二门内捐修官厅一间,辕门、角壁、乐楼、照墙俱全。”又载:“公局设在南大街。”

老南街,现属于三圣路北段,南北向,路左侧西面门牌为单号,右侧东面为双号。南街旧时南起于老南门含薰门,北到西十字口的淳化街。街长436米,宽13米。民国初,将南华宫改为南城小学校,解放后命名为城关二小,今为文昌二小。街上有清真寺。

在三圣路北段285号(老南街),我们遇到了知名汉砖收藏人士马老师。马老师说,老南街在川陕路修好后,成了背街。马老师爱好收藏汉砖多年,曾把自己多年所藏捐献给绵阳市文物局。马老师说,现在身体不佳了,没能到三堆墓开发工地去看看,很是遗憾。我看到汉砖堆砌在他的小院,几何纹、钱纹、车马纹、升鼎纹、朱雀纹、玄武纹,其中西王母龙虎座、羽人采芝纹、木连救母、大吉羊宜侯王等较为少见。其砖品相好,文字砖、画像砖均有,我第一次见到了带印章的砖。

行至263号,有回族清真寺。其白墙碧瓦,大殿雄伟,紫荆花红,为灾后重建场所。有联:“信安拉、崇穆圣、守教律,无愧穆斯林;顾大局、讲团结、做奉献,方为爱国者。”又有:“齐心建设祖国;团结抓揽圣教。”横批:“欢度古尔邦节。”修建碑记中,马姓人占多数。

三圣路北段226号,梓潼县交通运输局院落。247号,有梓潼第一幼儿园。187号,有梓潼文昌二小,正对新兴街。131号有财政局,86号有安寿巷。

行至三圣路北段和中和街的十字路口——西十字口。十字口左长卿街、右中和街、东街,连为一线合称东西街道,今称中和街。中和街东西向,右出老东门宾晖门走演武,右侧东面近千米处有东门客运站,附近不远曾有郝家大院。东门外稍北,今为梓潼最大广场,古为东教场,再北有古天封寺,今元阳宫。左走中和街西段,旧名城隍庙街,今有工人医院,西门在医院附近,350米许处有九块石无铭阙,出西门来爽门到河堤外,有西河漫水桥——来爽桥。

梓潼四大汉阙之一——无铭阙坐落在梓潼县城文昌镇先锋村中和街西段89号,毗邻潼江,是梓潼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一座三开间二重檐仿古牌楼上又置三重檐六角亭,牌楼横跨街道,明间四柱围着一块四方的地方,一个3米来高的汉阙就置身其中。汉阙名无铭阙,当地人唤着九块石,其“灰头土脸”、古朴沧桑,不起眼中更加吸引着游者的目光。无铭阙东面有梓潼县政府1985年立的文保碑,东西两边均有香火祭拜场地,南北两边的牌楼次间则是车道。无铭阙原为南北双阙,现北(右)阙不存,仅剩南(左)阙,早为子母阙,又仅存南阙子阙。其由条石砌成,由阙基、阙身、斗拱、阙楼和阙盖组成。阙基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资料记载,阙座由三块石条平铺而成(现仅存二块),四周刻坐斗子蜀柱,使之成平座状,子阙一半立在阙座上,一半落在地面。基石之上,垒石九块,我粗略测量了下,高不下3米,宽1.1米,最厚处0.9米,与资料中“高3.2米,宽1.1米,厚0.66米”和“残高334厘米、宽112厘米,厚66厘米”的数据较为接近。阙身由五层条石组成,上刻方柱,柱上贯以阑额,使之成面阔二间进深一间的形式。阙身之上有斗拱构造,该部分由两层条石组成,下层刻栌斗及三层纵横交错的叠枋;上层刻一斗二升斗拱。斗拱之上为阙楼部分,阙楼也由两层条石组成,下层为与斗口枋平齐的一层宽大的枋子,上层为上大下小的斗形斜撑。斜撑之上为残缺的阙盖。

无铭阙上没有铭刻,它的主人是谁呢?长期以来有争论无定论:有汉边韶(孝)先墓、费孝先墓、杨公阙、雍氏墓等说法。

淳化街,俗名大西街,现属于三圣街北段,南接南街有西十字口,北达县衙街丁字路口,长242米,宽9米,行程中左侧西面有来爽街,现在已成汇鑫商业步行街。建国初,将五显庙改为农机厂、供电局,将陕西馆改为人民武装部,将清代捕厅、民国公园改为公安局。

大西街(三圣街北段)和县衙街(崇文街)形成丁字型路,清称衙门口,清地图标有县治、县驿、捕厅等。

县衙街,曾名衙门口街、县府街,现名崇文街西段,长124米,宽12米,旧时不通城外,有新通车的九块石大桥跨过潼江通向长卿山西岩寺、两弹城。地图上标注有“西门外”名称,不知有误否?

驿道到县衙街后东向到北十字口,北转上北街,十字口东旧为崇文街,有县委招待所位置有文昌宫所在,近为县委、县人民大礼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位于街道两侧。街长206米,宽20米,东面曾有1938年开的新东门,外有东教场。

县衙之右侧有县驿。梓潼县志记:梓潼县驿,康熙二十九年安设,北至上亭铺四十里,南至魏城驿六十里。额设马三十匹,马夫十五名,槓夫二十名,廪给口粮三十两,预扣响鞘夫价银七十二两。

自北十字口经北街出北门迎凤门。

四.穿城路线二:进南门经文昌路到北门

这是建哥更倾向的路线。

驿路进南门含薰门后,东向走新兴街。新兴街,1984年得今名,旧称线子街、星星街,此街西连老南街,东连新南街,长165米,宽11米,县城建环保局机关、城关区南门仓库等设此街,曾有禹王宫。

过新兴街北转忠贞街。从东南二门向北门之间,有一座叫忠节坊的牌坊,街因坊名。忠贞街南至1935年开的新南门新运门(城关供销社门市),北至东十字口,又名新南街,长248米。

北至中和路十字路口,这是梓潼有名的东十字口。此右走宾晖门,左走西十字口和来爽门,北达北十字口和迎凤门。

又行到东十字口和北十字口的背街,又名正北街,长261米,左有安寿巷。接着到北十字口,左为县衙街,右为崇文街,东边曾有1938年开的新东门,门外曾旧时教场,现为梓潼最大广场。

从文峰路口经新南街到正北街,上北街,外北街等街道是梓潼1938年之后的南北干道,通称南北大街,即现在的文昌路,全长1600余米。

五.到北门及北门外

北街,也曾称上北街,南接崇文街处的北十字口,北到西崖街附近、县政协处的北门迎凤门。

这一带,是古时官府办公集中区。

文昌路左侧西面有县治、县驿,捕厅、右侧东面有学署、文庙、试院、文昌行祠、书院等。民国到汶川地震前,这一带也大体是旧时规格的换代——这一带分布了县政府、县委、县委招待所(文庙)、县公安局(捕厅)、县电影院、粮食局(牛王庙)、文昌一小、文昌二幼、梓潼中学等。地震后,梓潼行政集中办公区迁至城北,连同学校等大单位,面积近13公顷。

文昌路上有古潼川郡(木)坊,不管走老南街还是走文昌路来,均要从此牌坊下经过。

政协位置,即为北门,过门就为北门外。北门外左侧西面有文昌花园楼盘,几年前和东侧一样,还保存很多穿斗架子的青瓦房。县志记载,北门外有武圣殿,康熙二十年重建,四十四年增修,有拜台、官厅。道光二十二年,在东侧修张飞庙。另有厉祭坛。先农坛、天封寺在城外东北门之间。今有元阳宫在北门外晋柏街,据说前身为天封寺,院内有嘉庆十八年天封寺甘露池水缸一口。查仇昌仲记录,天封寺是梓潼最大的佛教寺庙,先有国立六中分校建于此,为梓潼中学前身。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周树棠率文武官员及全城百姓在城北接官厅恭迎文昌帝君从七曲山下山进城过年,驻于县城文昌行宫。百姓向帝君进献大戏18本,焚香参拜者络绎不绝,祈求一方平安。此后沿传为地方民俗。

走到北门外,那不得不去看下杨公阙。杨公阙,原位于梓潼县北门外潼江河坝,阙原存于梓潼广播局院内,民国时期修宏仁堰拆迁至上北街,1964年又移至文昌北街125号,今位于文昌花园楼盘内。

杨公阙是一座用五层计六块条石在石基座上垒成的单阙,阙高2.5米、长1.74米、宽0.89米,占地约2平方米。阙身镌刻有负重力士等图像和铭文:“蜀故侍中囗公之阙”八字,阴刻隶书,分两行排列,经考证为后人补刻。现阙身风化严重,“杨”字已不可见,“故侍”二字完整,“蜀”、“公之阙”等字残缺。

杨公阙的阙主是谁?阙主是杨修的说法就很有代表性,但杨修依曹氏应不称蜀中。《咸丰梓潼县志》记载“汉侍中杨休墓,俗传如是,有石阙”,《四川通志》作杨修。《金石苑》则疑为杨发或杨羲(戏?),杨戏曾为梓潼太守,杨发曾为蜀汉侍中。最近,又产生杨充阙的说法,杨充曾为汉顺帝侍从,梓潼孝廉,死后归故里,立有阙。由于阙身题刻可能为后人补刻,也有人提出是“汉相国雍府君之墓”,阙主为雍劝,归葬梓潼的地方与杨公阙大体相合。

修建文昌花园的过程中,处于脏乱差环境的杨公阙,曾受到广泛关注。现保留于商业楼盘中,并妥善原地安置,也算好事一件。

出北门,再过北门外十字口,到两路口。两路口是梓潼城北的一个重要地标,左走许州,上走七曲山。在两路口附近的在文昌路北段304号位置,有梓潼孝子墓。

孝子墓由祭台、墓碑和不明显的墓冢组成。墓碑通高当在2米以上,宽1米余,宽石柱夹住碑板,上盖歇山顶,有“山”形宝顶。

柱联:“愿同母魂归地府;长留孝字在人间。”碑面立书“孝子墓”三个正楷大字,每字均在1尺余见方,中规中矩,刚劲有力,甚是醒目。

“孝子墓”三大字右边为六列小字,第一列被修补水泥覆盖大部分,可见内容为(上潼断):

……/囗囗囗囗且死,路置衣棺、饭米贝,枕屍恸哭,日夜不绝声,遂至殒命。邻里往视之,见其抱母之项而泣,泪犹淋渍未干也。嗟乎,人生天地囗囗,必囗与立,往往见名公巨囗连享/囗囗西庭帏之间。每多惭德若路者,讵可以庸人孺人子而少之囗。母殁于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十八日,翼日(注:通翌日,次日)路卒,得年十四岁。邑中同好之人,靡所寘念,谋为不朽之石,于是树/囗表其墓。其词曰:“凤山逶迤,潼水屈曲,诞生其间,必有贤哲。伟哉斯人,天性纯笃。事母囗谨,婉容愉色。母存与存,母殁与殁,泣尽无声,泪枯成血,发肤全归,肝肠寸裂。地晦/人昏,月蚀日薄。问君之状,颓然佝偻;问君之年,冠昏未与;问君家世,市侩为伍。夫何至性,独迈于古?考志所载,髫龄孝友。有王赞谛,葬亲负囗。囗柳友苏,投河两死。并君而/立,屹爾如此。芳行湮没,不彰囗囗。莅兹土者,能无傍徨?用缀数语为之表扬。庶几来世,囗囗弥光。

署梓潼县囗囗囗囗知县洪芝厚谨撰。”

“孝子墓“三大字左边落款时间为:“大清同治九年(1870年),岁在上章敦祥月囗林钟吉”

母死儿亦死,不珍爱生命,这是大孝还是大不孝?在我看来,这位叫路的少年或许是发自内心的伤痛,并不是自杀性的哭死,故不存不孝的说法。

“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无论从哪个层面讲,“孝”已深入统治者和老百姓的观念里。路,无疑是梓潼在同治年间的一个正能量,一个极致的正面典型。立孝子墓于驿道路上,让行人和梓潼乡人不禁去探知其孝行事迹。路的孝行事迹,不但教化了梓潼乡民,而且也让无数的外来行人受其孝行感染。问梓潼人,“孝子墓在哪?”一般都能给游客指个目标位置,所以,路的孝行故事,已经通过古人口耳——流传至今。

六.上潼君关于梓潼县城段驿道资料收集(部分)

1. 京师至四川省城路程:……四十里剑州剑门驿,六十里本州驿,四十里柳池沟,四十里武连驿,八十里梓潼县梓潼驿,六十里绵州魏城驿,六十里绵州驿,六十里德阳县罗江驿,六十里德阳驿,九十里新都县新都驿,五十里省城成都府成都县锦官驿,总督驻剳所。

2. 李星沅日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廿七日(3月19日)寅正起,卯初行。四十里,上亭铺,供张甚备,闻周世兄治之。又二十里,躬谒文昌庙,行九叩礼,庙东为关帝庙,亦行九叩礼。庙祝宗远似甲午秋曾见之,环庙皆松柏树,苍翠阴森,天生胜境。又二十里,梓潼县。宿馆城内,绵州陈牧耀庚(云庄,行大,浙江进士),卸(偕?)乐至令裴显忠(淡如,行大,福建举人)及周令典史迎(程焕,江西人,微老)。陈牧力言旧规不可祛,恐难为继,刑案虽多,尚是一条鞭。恒守平易干净,微欠振作,闻与王平轩同拟升建昌,似以平轩为允,重庆徐泽醇亦在拟调首府中。富顺约蔡成辂可调,宁远约邛州宣璞可升,马百龄即可望邛州,两人似均勉强,刘瑞年老,涪州亦当出缺。臬幕倪最熟,吴略似之,绍兴湖州各有党。裴令与陈生汝洤交代颇龃龉,见潼川庆守(玉)当速之发审局,有薛炳勋、陈其铭颇招物议,向规每蟠桃春能撒下马饮日是上着,闻秋录另有十六国春秋,不知如何发付,院巡袁某幕中倪君必悉之。府缺以龙安、雅州最下,直隶州缺以茂州最下,均不出二三竿,四川中江隶潼川,内江隶资州,外江则发源茂州之汶川,合中内江出峡会汉水东流入海,故有三江之称。马百龄家巨富,貌似有才,无书卷气,宣璞亦中等,前平定州乃弟也。见翁不如亭公,以其家资富有,月得租钱万余贯也,司库房每入卯以万计,今清查库款有弊,已革审拟军,亦无欲则刚之理也,学问有根柢,亦留意人才,果尔,即难得健忘之说似不足凭。淡如人直爽,或非虚誉。周令与湘潭张家栻为儿女亲家,其母欧太孺人以节旌有诗刻,周令亦善画,赠朝珠如意,却之。……初九日(9月23日)

卯刻起。绵州陈牧、署安县熊令送于公廨,陈牧为戴醇士表兄属致意。六十里,魏城驿(绵州地),驿丞田丰迎,即馆丞署午饭。署梓潼周倬迎,道及魏城本县属,后改归本州,今闰月地丁仍县解,亦创见。又六十里,入县廨,周令及学官、典史见。城外石桥为水圮,约修复须数百金,闻于夫马局借支,不卜办理得否。周令颇自翊(诩?)得民心,然脾味俗,未免呆气,所累亦不赀,周荔农为之却步。

3. 蜀輏诗记:二十五日。……晚宿梓潼县,以梓山潼水得名。城在将军山下,树林森茂。行八十里。……二十六日。出含薰门,经潼水桥,广约五六张,长数十丈,川北所稀见。……

4.王士祯《秦蜀后记》

(康熙丙子,1696年)户部侍郎王士祯《秦蜀后记》

(四月)二十二日。雨。行砠阜上,登顿如前。未及凤岭、牛头之半,而云雨已在其下。人行云气中,濛濛沾衣。四十里,食上亭铺,古名郎当驿,明皇入蜀,雨中于此闻铃声,问黄幡绰,“铃语云何?”对曰,“似谓三郎,郎当。”因令乐工张野狐制雨淋铃曲。唐诗“雨淋铃夜却归秦,犹听张徽一曲新”是也。知县门人李登瀛至。二十里,七曲山。谒文昌宫,甚壮丽,登百尺楼,观磐陀石,八卦、望水二亭,潼水经其下,流入盐亭、射洪。上有二柏,传是晋物。下山过剑泉,泉出石壁下,其上祠观音大士,俗称水观音。十里,有石表曰送险亭,蜀栈之险至此始尽。门人通判陈祥裔、守备季咸瑛自成都至。抵梓潼县。行八十里。

二十三日。晴暑。早渡潼水,望长卿山,相传司马相如读书处。明皇幸蜀过之,赐今名。李义山诗“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炉。”山下有汉李业石阙。业字巨游,不仕,■■归蜀。公孙述劫之,仰药死。《汉书》在《独行传》。三十里,食石牛铺。又三十里,抵魏城驿,故后魏魏成县,唐盐泉县也,有盐井,今属绵州。州守门人李萃秀至。行七十里。

二十四日。晴。食沈香铺,门人刘侍御修贤至。侍御,予壬子所取士,安县人,侨寓绵州。下富乐山,舟渡涪江。涪水自龙安来,经绵州城西,东南与安昌水合,汇于芙蓉溪,宛成巴字,流入潼川州(古梓州)界。康熙三十一年,涪涨,溃入北城,公私庐舍皆汩没,今州治移西南,版筑方始,予暂托宿焉。州有思贤堂,在旧治东,祀扬雄、李白、杜甫、樊宗师、苏易简、欧阳修、司马光、苏轼、黄庭坚九人。又有六一堂,宋欧阳观为推官,文忠实生于此。城东有渔父村,相传涪翁故居也。州守以其尊人太常公殉节录相示(讳兴元,官云南按察使,吴逆胁降,不屈,死事,闻赠太常寺卿。)行六十里。

二十五日。夜微雨,晨霁。沿安昌水行。食皂角铺,有水田。午后大风,过古潺亭,涉潺水(俗曰凉水河),水■■■清鉴■。抵罗江废县。县省入德阳,今为驿。县西南有大霍山,真诰云,大霍洞中有五色隐芝,南真及司命所居之地。行八十里。

4.新《梓潼县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成都邮务分局于梓潼县城北街设梓潼邮寄代办所。九月,废止科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梓潼邮寄代办所在石牛、复兴、重华等场设邮政信柜。民国2年(1913年),梓潼改隶川西道。民国4年(1915年)11月,架通成都-绵阳-梓潼-剑阁-广元之间的单铁线报话电路。民国9年(1910年),梓潼邮寄代办所升格为梓潼县邮局(三级乙等),开办平信、普挂、双挂、汇兑等邮寄业务。民国24年(1935年),9月,县政府奉命修筑川陕公路梓潼段,在全县抽调民工1.6万余人,11月16日完成路基。民国26年(1937年)5月15日,经由梓潼县境的川陕公路全线通车。

5.新《梓潼县志.邮政》:

驿站:梓潼位居“上通京师,下达滇黔”的金牛道要冲,自秦惠文王伐蜀后,即于梓潼设驿站担任军政文书邮传,并负责接待过往官员。清代,境内先后设置梓潼驿、武连驿、魏城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设梓潼驿,配马30匹,马夫15名。同年调设魏城驿,配马30匹,马夫15名,杠夫30名。雍正六年(1728年),增设梓潼驿上亭铺腰站,配马12匹,马夫6名。后随行政区调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武连驿随辖地划归剑州。嘉庆七年(1802年),魏城驿划属绵州。民国2年(1913年),撤销驿站。

邮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月7日,四川邮务分局于梓潼县城和重华场设邮寄代办所,开展邮寄业务。民国9年(1920年)6月21日,梓潼邮寄代办所升为三级乙等邮局,隶属四川邮政管理局领导,下辖重华邮寄代办所和复兴、双龙、青龙、青寿、文胜、黎雅、卧龙、石牛、观义、兴隆、定远、马鸣等12所邮政信柜。梓潼邮局额设局长一人、信差一人、听差一人、局役一人。邮差人数以邮政路网里程而定。民国19年(1930年),设邮差11-13人。民国29年(1940年),经西川邮政管理局批准,石牛、复兴邮政信柜升为邮政代办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梓潼邮局升为二等乙级邮局,额设局长一人,襄办一人,信差二人,听差一人,局役一人。到1949年,全局加上邮差共12人。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军代表罗成全接管梓潼邮局,并接受西川邮政管理局和梓潼县人民政府领导。1950年6月,西川邮政管理局任命缪梧南为梓潼县邮局局长,编制14人,其中局长1人,营业、城市投递和乡邮递员13人。

清代邮驿线路:清代,梓潼的邮政网路沿袭明代的邮政驿传、铺递。嘉庆时期,梓潼驿道为川陕驿道之一段,县境设有梓潼县驿和上亭腰站,南接绵州魏城驿,北连剑州武连驿,其间共长六十余里。铺递路线以县城为中心,设底塘铺(文风楼南侧),南沿川陕驿道经漏风垭铺、板桥铺、石牛铺至绵州魏城驿之宣化铺;北沿川陕驿道经水观音铺(五妇岭)、吉阳铺(大庙)、上亭铺、演武铺、跑马泉铺至剑州马迎寺铺,东通阆中;南路经通木铺(玛瑙镇真元村)通盐亭安家场;北路经城垣铺(许州),北通江油县海棠铺。全县共设1驿1腰站13铺,配马34匹,铺司兵66人。腰站和铺递主要负责官府的公文传递。

民国邮政路网:民国2年(1913年),全省驿站、铺递撤销,设置邮路,境内有成(都)神(宣)驿省际干线邮路,梓(潼)阆(中)县间邮路和梓重(华)、梓定(远)两条县乡邮路。成神干线邮路,民国2年设,全程501公里。初为川陕省际干线步班邮路,逐日加班,昼夜兼程,接力传递,限5日达到。民国25年(1936年)6月,川陕公路川境通车,改为委办汽车邮路,分段行驶。民国28年(1939年)11月,程君天奉命在县城忠贞街(新南街)成立梓潼邮政汽车管理站(梓潼邮车站),因站址过小,民国29年(1940年)5月,征得新兴街禹王宫新站址,经修缮后,次年迁入。站内配员14人,配轻重班车各3辆,分段运行。1956年宝成铁路通车,梓潼邮车站随即撤销。梓阆邮路为昼夜兼程的步行快班邮路。

邮政设备:清代,梓潼驿递主要是马匹、马车和船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梓潼邮寄代办所新建立之初,仅有营业用条桌、木柜等简陋设备。随着梓潼邮政事业的发展,1949年底,县局有金属保险柜、木质分信柜、营业柜、磅秤、信柜等设备。区乡信柜10个,邮政用房32平方米。1953年5月,省邮电局调拨“三枪牌”自行车用于梓潼县第一条自行车邮路——梓复路。1956年5月,梓黎、梓仁路的梓潼至大安段改为自行车邮路。1960年,县城至各区邮路均改为自行车邮路。1970年,省邮电管理局调吉普车1辆,梓复、梓黎改为自办汽车邮路。1973年11月,梓黎、梓仁改为摩托车邮路。1974年,全县邮路实现摩托化。80年代后,全县邮政设备逐步更新。到1993年底,有邮政工作用房259平方米,邮运汽车2辆,摩托车5辆。自行车13辆,报刊捆扎机2台,金属保险柜6台、分信柜4台。信柜43个。

(李戴于2014年6月29日再记)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6:驿道过梓潼县城初探(作者:李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