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01

這幾天,朋友圈被寒門女孩707分考入北大的消息刷屏。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這位女孩名叫王心儀,在這之前,她曾寫過一篇關於自己、關於貧窮、關於希望的文章。文中提到: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正是文中關於“感謝貧窮”的話語,帶給人們滿滿的正能量,讓大家感動不已,紛紛留言點贊。

但是,作為一個母親,我卻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了孩子對母親的愛,看到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何等重要。

王心儀在文章中,數次提到母親,可見母親對她的成長影響巨大。

母親拖著病弱的身軀,大雪天仍去接她和弟弟的往事,讓她懂得,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的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儘管家庭困難,但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根植於她的心中,只因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

因此,她心無旁騖,以學業為重,最終考出707的高分,被錄取到北大中文系。

第一次去播種,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踩實,她奇怪苗怎麼還能破土而出?母親告訴她:土松,苗反而長不出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這讓她面對生活的磨難時,心中仍然充滿希望。

母親的格局與見識,於細微之處影響著她,最終讓王心儀成長為一個樂觀開朗、視野開闊、格局很大的人。

她的寒門逆襲之路,表面上看是感謝貧窮,實際上更多的是感謝自己的母親。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02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離婚前的羅子君,脾氣性格幾乎是其母親的翻版,愛慕虛榮,熱衷於消費名牌;囂張跋扈,因為懷疑公司秘書與自己老公有染,像個潑婦一樣大鬧辦公室;好吃懶做,認為老公養我天經地義。

在羅媽媽的世界裡,名牌包和奢侈品是她的最愛,一旦看見就會兩眼放光,勢必要拿到手。

而在她的認知裡,嫁人就是要找男人養著,就是找一張長期飯票,所以一定要找有錢人。卻從來未曾想過,婚姻的真諦是什麼,幸福的概念是什麼。

正是因為她這些無意識的行為,極大地影響了羅子君的三觀,不得不說,羅子君悲劇的前半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於羅媽媽。

山本有三在《女人一生》這本書中寫道:母親的言行舉止、素質修養以及厚重的人生閱歷,對兒女的影響特別大,有些影響也許不是有意或者刻意,但是無形之中,還是起到了影響作用。

每個孩子,最初都是一張白紙,需要有人在上面暈染底色,勾畫好大致輪廓。

現實中,孩子出生後,大多數時間都由母親陪伴,那個握筆的人,通常就是母親。

一個母親如果三觀不正,五體不勤,孩子耳濡目染,多少都會受到母親的影響,沾染一些不良習慣。待到長大成人,一些不良反應就會接踵而至,不良的生活習慣,偏執的性格,失敗的婚姻,停滯不前的事業,多半都與此有關。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03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過: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

華人偵探李昌鈺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是許多人心中的偶像。他參與偵破8000多件國際重大刑事案件,其中就有肯尼迪總統謀殺案、辛普森殺妻案等舉世矚目的大案。

這樣一位“神探”卻說:我從不害怕血腥的案發現場,我唯獨害怕母親生氣。

李昌鈺的母親王淑貞,出生於書香世家,在家道中落後,從前衣食無憂的富家太太,去富人家當“幫傭”,洗衣做飯、帶孩子、做家教,想盡辦法賺錢供孩子們上學。

在教育子女時,她不僅要求他們長大成人,更督促他們盡力成長為頂尖人才。日常生活中,她還細心教導孩子們:“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

在她的精心培養下,13個孩子全成了博士,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傑出青年”, 因為這樣的傑出的貢獻,美國總統在母親節時寫信稱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可想而知,這位母親的人生格局有多大,人生境界有多高。

王淑貞的獨立堅強,不向命運屈服,始終昂揚向上的優良品格,不僅影響了孩子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也獲得了孩子們的尊重和熱愛。

母親去世後,李昌鈺悼念母親時,說道:在這世界上,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母親。

的確,一個有著遠見卓識,同時又堅強不屈,不向命運低頭的母親,怎能不讓孩子們敬重有加,即使她早已離去,但她的諄諄教導,仍然讓孩子們牢記於心,並身體力行,成為比母親更優秀的人。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04

如今的父母,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為此,不惜重金買學區房,花費十幾萬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只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殊不知,真正的起跑線其實就是孩子的父母,嚴格意義上說,就是孩子的母親。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在童年時期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母親塑造了他們。

美國總統林肯,出身貧寒,他之所以能夠戰勝困難和挫折,最終成為國人愛戴的總統,與兩位母親的教誨密不可分。

生母南希塑造了林肯崇高的品質。幼小的林肯,曾好奇地問母親“解放”的意思,母親告訴他:“解放,就是自由,就是一個人屬於自己而不像奴隸一樣屬於別人。這是每個人應當有的權利,不管是什麼膚色,都該擁有自由。”

林肯9歲時,繼母薩利來到他的身邊。繼母不僅對林肯關愛有加,而且支持他讀書、學習。她給林肯找來大量的書,專門做了一個小書架,方便林肯閱讀。並在林肯生日的時候,送給他一本《英語綴字課本》。繼母的愛和幫助,讓林肯擁有了廣博的知識,也使他成長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在兩位母親的影響下,林肯被推舉為總統後,廢除了奴隸制度,取得了美國“南北戰爭”的勝利,從而影響了整個國家的進程。

林肯曾說:“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有人問,“你指的是哪一個?”他說:“兩個。”

童年時期是孩子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而這一階段陪伴孩子的往往就是母親,孩子的性格和品德的養成,都會受到母親的影響。

這些影響是孩子對人生最初的印象,其烙印會伴隨孩子一生。

新東方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小平也曾說過:母親的人格、性格和品德,成為我一生待人接物、辦事處世的基本標準,成為我敞帚自珍的為人特徵。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母親的地位相當重要,母親的言傳身教,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

有句話說得很好,

母親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母親的愛,母親的教導,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希望有一天,天下母親都能夠聽到孩子說:媽媽,我是你的驕傲,但你也是我的驕傲

寒門女孩逆襲:最該感謝的人是母親,是她教會我善待貧窮

作者簡介冰月,爸媽精讀主筆,熱愛寫作的現代女性,文字溫和幽默,樂觀向上,喜歡說走就走的旅行,偶爾也做個白日夢。本文首發爸媽精讀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