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一天穿爛一雙鞋,海拔1000米宮殿被火燒,如果古建築會說話


貴州遵義海龍屯,曾是楊氏土司的山地城堡,它雄踞龍巖山的險峻山巔,東南北三面都是懸崖絕壁,易守難攻,圖為海龍屯屯頂的第一道關——飛龍關。

海龍屯前的最後三關,從左到右依次為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

飛龍關城門形式與漢地十分相似,但透過城門洞,一扇菱形石花窗,卻是當地的傳統裝飾。

從高空俯瞰播州土司王宮,可見其中式建築特色,它因山取勢,也有氣勢磅礴的中軸線,中路是行政辦公的場所,東西兩路是土司生活、休閒的地方。

這是飛虎關前的三十六步天梯,修建於陡峭的山樑上,石梯高50釐米,在此打仗時,如果士兵身高不足1.7米,就要側著身子才能上去。

距離海龍屯不遠,坐落著楊氏土司家族的墓葬,正中為墓主楊粲的雕像,身著朝服,就像一位漢人官員。

播州楊氏漢化較早,也因此與中原王朝關係密切,最終卻成了中央王朝的“逆臣賊子”。

西關,這是屯後三關的第二道關隘,過去只有通過吊橋才能入關,如今門洞依舊森森,似乎還藏著殘酷的往事。

這是從海龍屯清理出的明代磚窯,它證明了屯上的建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燒製的。

飛龍關之側,有一道深不見底的溝——殺人溝,民間傳說在修海龍屯時,為了趕進度,土司楊應龍下了一道死命令:每個修屯工每天必須穿爛一雙草鞋,如果穿不爛,就要把他拋入殺人溝的萬丈深淵。

王宮碩大的建築基址底部,還有一道通向幽暗之處的石涵洞,相傳是楊應龍的“水牢”,專門關押犯錯的人,洞內潮溼陰森,彷彿仍囚禁著含冤的靈魂。

明萬曆二十八年,海龍屯被攻破,楊應龍在臥室自焚而亡,播州被一分為二,一半四川一半貴州,海龍屯成了大明的勢力範圍,直到清朝初年,仍在使用大明的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