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學說之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之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合稱,是古人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孳生著、發展著和變化著的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物質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是由於這五種最基本物質之間的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運動變化而構成了物質世界。這種觀念對我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併成為我國古代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

我國古代醫學家,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運用於醫學領域,藉以闡述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但是,由於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陰陽五行學說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畢竟屬於古代哲學的範疇,尚不能與現代的科學的唯物辯證法等量齊觀,為此,我們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它更好地為醫療實踐服務。

陰陽學說

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陰陽的古代概念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古代對陰陽的理解,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有光明、溫暖等效應;背日為陰,有黑暗、寒冷等效應以後逐漸推廣,認識到陰陽廣泛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右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等),具有基本規律的意義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陰陽的現代概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中醫學已清楚地認識到陰陽是一個哲學範疇。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即含有對立統一的概念。陰和陽,既可代表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三)事物陰陽屬性劃分的標準

萬事萬物的陰陽屬性,是由一些公認的、具有鮮明對立特徵的標準確定的。一般說來,凡是活動的、明亮的、溫熱的、外在的、上升的、功能的、興奮的、機能亢進的都屬於陽的範疇;凡是靜止的、晦暗的、寒冷的、內在的,下降的、物質的、抑制的、機能減退的都屬於陰的範疇。

二、陰陽的重要性質

(一)陰陽的抽象性與具體性

《靈樞·陰陽系日月》說:“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明確指出陰陽概念是從具體事物或現象中抽象出來的用以標示事物屬性的範疇,並不能等同於所指示的某種事物或現象。由於陰陽的抽象性,所以陰陽概念可以用來說明無數事物的對立相反,制約統一。正如《素問·陰陽離合論》所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陰陽的高度抽象性,奠定了陰陽普遍性的基礎。同時,由於陰陽抽象性不夠十分徹底,與現代辨證哲學對立統一規律相比,存在具體形象思維的特徵,表現出一種具體性。如《內經》中所言:“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表明古人已認識到高度抽象的陰陽,其實是寓於形形色色的具體事物之中。這種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有利於我們從看得見、摸的著的事物與現象中去把握抽象、深奧的陰陽,對於後世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明確的指導意義。

(二)陰陽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陰陽學說認為,在宇宙、自然界、生命體等領域中,一切事物與現象內部無不存在著相互聯繫、相互對立的陰陽兩方面。例如:天地、乾坤、日月、晝夜、水火、物質與能量、動物與植物、男女、老少、氣血、臟腑、營衛等等,反映了萬事萬物不離陰陽;而在某一事物發生、發展、變化、滅亡的過程中,從空間或時間的角度去考察,也始終存在陰陽的對立統一斗爭。例如:動物的生長壯勞已,植物的生長化收藏,空間的內外、上下、前後、左右,氣機的升降沉浮等等,均可以按陰陽一分為二。所有這些均體現了陰陽的普遍性,但與現代辨證哲學的對立統一觀相比,這種普遍性還是不夠全面的,它僅僅是陰陽矛盾在比較廣大的領域內的特定展開,仍然帶有某種侷限性,不可任意無限推廣因而在更為廣大的領域,從對立統一觀分析,陰陽的普遍性又表現為一種特定領域的特殊性。這與現代對立統一哲學存在一定差別。陰陽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也是陰陽的重要性質。

(三)陰陽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陰陽的相對性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理解

1. 陰陽屬性的確定均以對立面的存在為前提,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例如:以水火而言,水的對立面為火,按陰陽屬性標準判斷,顯然火屬陽,而水則數陰;而以冰水而言,則水為陽,冰為陰。

2. 陰陽之中能再分陰陽,並且是無限可分。除了說明陰陽的普遍性以外,也說明了陰陽的相對性。例如:從人體來看,四肢在外屬陽,而臟腑在內屬陰但四肢中,上肢屬陽,下肢屬陰。又如,晝為陽,夜為陰,而上午與下午相對而言,則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前半夜與後半夜相對而言,則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後半夜為陰中之陽。

3. 陰陽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向對立面轉化。例如,物質轉化為能量,能量凝結成物質,就是陰陽轉化的過程。

這三個方面充分說明了陰陽的相對性。與其它範疇一樣,陰陽的絕對性也是寓藏於陰陽的相對性之中。我們只能從無數相對的陰陽來認識理解陰陽的絕對性。離開了具體的、相對的陰陽,不存在任何抽象、絕對的陰陽。陰陽的相對性與絕對性的辨證統一,是我們理解變化莫測的陰陽的關鍵。

(四)陰陽的鬥爭性與同一性

陰陽是對立的,反映出陰陽之間存在鬥爭性。例如:陰陽相感是陰氣與陽氣的交互感應;陰陽對立是陰氣與陽氣的相互對抗;陰陽消長則是陰陽鬥爭的量變形式;陰陽轉化則是陰陽鬥爭的結果。陰陽的鬥爭性(對立性)貫穿於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轉歸的全過程,表現出陰陽鬥爭是動力,是無條件的,是絕對的而同一性則是研究對立雙方在什麼條件下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同一性是阻力,是有條件的、是相對的。同一性是陰陽雙方對立鬥爭所以能表現出階段性統一、相對靜止、動態平衡、互根互用的內在根據。陰陽的鬥爭性與同一性的結合,推動、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