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有人說每一個人的愛情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看似毫無關聯,卻又彷彿息息相關的巧合,這些存在或是說巧合,彷彿就是一種魔咒,在定製著自身的那一份愛情旋律。

——題記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高中即將面臨高考的時候,因為壓力很大,於是託父母幫自己租上一間比較清靜的房子,好讓自己專心複習,以面對高考這人生的一大關口。

母親用了6天時間終於幫自己尋找到一處離學校近些也比較清靜的房子。是在某一條大街的其中第6條巷子中的第六座樓房內6層的一套房子。

因為那天決定搬過去居住的日子正好是6月6日,在前往租房的路上,心下一直在想若是回頭剛好住到6號房,那就真的是奇妙了。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不過,老天可能不想給我安排這麼多的巧合,或許在老天的心中有所殘缺的人生,可能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吧!

所以我所租住的房子不是6樓6號房而是6樓05號房,但與我房門正相對的剛好就是6樓6號房。

也在那一天,我對居住在6號房的短時鄰居起了第一份莫名的好奇之心,也一直很想知道居住在其內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也不知是運氣不佳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一連好幾天都沒能遇上那個居住在6號房的租客,到了我搬進這門房子的第6天晚上,也不知是因為什麼緣故老是覺得心情有些壓抑,煩躁也讀不下書。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後來確實無奈,唯有放下書本,起身離開租房,到離這棟樓不遠久的一個小公園內,漫步閒逛散心。在這小公園之內,剛好遇上有群人在跳當時比較流行的街舞,抱著散心解悶或者也可以說是好奇的心態,我走了過去,走近觀看。

剛一開始覺得確實有些好看,但不到6秒左右的時間,我的眼光突然不由自主的投放到在這一群街舞人群當中的其中一個女孩身上,總覺得她身上有一股莫名的引力在吸引著自己的目光,令到自己轉不過眼睛。

不過也不知是我去的時間太晚,還是他們這樣的街舞本來就跳得不長,所以不過6分鐘左右們便停下了炫舞,各自休息!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也不知是否因為我第一次前去觀看,還是他們本來就有這樣的推廣,那一個令到我有些離不開眼睛的女孩來到了我的身旁,尋問我對於街舞是否感興趣,有沒那個愛好加入到她們的團隊之類等等。

很奇怪,從她起步到來至我身旁的時間,不過短短不超過6秒的時間,可是不知為何對於我而言卻彷彿過了那麼一個世紀。同時兩人這間的交談也不超過60秒,但我卻活生生的感覺,那短短的60秒,真的擁有6個世紀那般漫長。

但到她見我無意街舞離開的剎那,我卻又活生生的感覺方才所經歷過的一切,竟彷彿不過只是短短6毫秒,眨眼間消逝,竟是絲毫來不及感嘆與品味!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那天晚上離開她們街舞所在的地方,回到租房後,腦海中一直不停閃過那個女孩的身影,令得我再也無一絲心思去看書與複習。

雖然在心中十分明瞭這不過是一場連邂逅都算不得上的相遇,但自己卻就是怎麼也忘不了她或是說那一道突如其來閃進到心裡的身影。坐在房間內腦子亂了接近60分鐘(也就是差不多一個小時),突然聽到了房外傳來一陣開門聲響,當時也不知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可能是這幾天所積累下來的好奇也可能真的因為心緒煩亂,當下自己急忙起身,三下兩除二,來到房門所在,急速打開了房門,入目的卻正好就是方才在公園內所遭遇到的那一個女孩。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有時真的很是感嘆命運的神奇,因為在那一天相互再遇之後,隨著時光的流失,日子走過,我們兩人戀愛了也同居了,而我也在同居的時候,搬進了女友所住的6號房內。

但是這一段戀情,卻也不過持續了二個來月(也就是60余天左右),我們的這一戀情告吹。

除了我要離開這裡到省城內的一所大學就讀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她覺得,我根本就帶給不了她絲毫的安全感,更是給以不了她任何物質上的幫助。

雖然自己死命的哀求,但她離意以定,根本就不給自己絲毫迴轉的餘地,用6秒左右的時候宣告我們之間的結束,又用了六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收拾好自己物品,轉身離開了這處租房。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在她走後,我呆呆的在我們所居住的這一間租房之內,傻傻的呆了6天,直到父母找來才將那彷彿心死一般的自己給拉離開了這一處租房。後來自己用了半不多6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將心態從那死灰一般的狀態之中緩步恢復過來。然後自己又用了差不多六年的時候,才將那一段對自己而言可謂是鏤骨銘心的戀情淡忘,就在我以為自己終於將又結束那一段過往,開始別一段新的戀情之時。

她的一通電話,用時應該不超過6秒,只是那麼短短的一句:“你還好嗎?”剎那間所有過往一切一切都再一次如走馬觀燈一般湧現到自己心頭,久久不散。

故事:一段關於6的愛情魔咒

……

篇外文:故事是昨天跟一朋友閒聊後隨手所編,當不得真也只能觀賞,不過當自己編寫完這一個故事之後,卻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愛情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因為懂得太多了,反而更容易茫然了呢?

文: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