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作者@柳絮

“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櫃”,想必各位讀者對這句魔性洗腦的廣告語言猶在耳。但如今海瀾之家不但賣起了女裝,還進軍了童裝和家居市場。

3月20日,海瀾之家公告稱,公司發行可轉債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此次不超過30億的募資中,主要用於投資公司產業化信息鏈升級項目、“愛居兔”研發辦公大樓和物流區建設項目。

令人意外的是,雖有這一重大利好消息支撐,海瀾之家股價卻當天跌幅達2.71%。佈局產業鏈、塑造品牌形象,海瀾之家儼然一副做大之勢,為何機構投資者和散戶並不買賬?

高庫存包袱拖後腿,營收業績陷入“瓶頸”

擺在海瀾之家面前最大的問題,是營收增速的斷崖式下跌。

3年時間裡,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之下,海瀾之家營收增速從2014年的72.56%下滑至2017年的7.06%,其中,主營男裝品牌“海瀾之家”營收增速由27.16%下滑至5.18%。

然而,在營收增速斷崖式下滑的背後,是海瀾之家門店數量的極速擴張、

庫存數量的不斷攀升。

“逆週期”法則似乎成了海瀾之家近年的戰略之匙。網購大潮滾滾洪流,實體店生存空間日漸逼仄,面對線下的凋敝大環境,海瀾之家卻選擇借IPO募資窗口逆勢“跑馬圈地”。自上市以來,海瀾之家門店擴張迅速,2017年門店數量達5792家,其中新開門店1054家,同比增長22.25%。

“寒冬囤冰,酷暑囤炭”,逆週期戰略的剩者為王邏輯沒錯,但效果往往具有滯後性,副作用則是隨之即來。目前擺在海瀾之家眼前的最大問題是最不可能存在的“高庫存”問題。2014-2017年,海瀾之家庫存餘額分別為60.86億元、95.8億元、86.32億元、84.93億元,持續處於高位。

依靠粗狂的“輕資產”開店模式,海瀾之家迅速佔領了二三線城市市場,然而當下來看,也正是這種模式,帶來了海瀾之家高庫存的“後遺症”。

具體來說,海瀾之家的“輕資產”模式就是,與上游供應商實行賒銷貨品制,與下游加盟商採用委託代銷模式。同時,根據相關條款,海瀾之家要求供應商承諾100%退貨,且加盟商不承擔存貨滯銷風險。

理論上來說,上述“輕資產”模式下,海瀾之家本身並不承擔庫存風險,為何庫存還一直處於高企的狀態?

事實上,根據招股書披露,海瀾之家也確實行使過退貨的權利。但從退換貨金額佔庫存餘額的10%左右比例來看,顯然海瀾之家要讓供應商承擔全部風險,似乎也不太可能。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此外,據年報披露,海瀾之家子公司海一家也曾參與到尾貨的處理,共同承擔滯銷風險。這也從側面驗證了海瀾之家與供應商的退貨條款,實際中的可行性很低。

不過,在這種“誘人”的加盟模式下,海瀾之家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加盟商眼中的“香餑餑”。一般來說,快速擴張門店的確能夠緩解庫存壓力。但從目前海瀾之家的高庫存來看,顯然其保守的服裝設計、老土的品牌形象,並未帶動其店鋪的充分發展,反而加重了海瀾之家的庫存壓力。

尤為明顯的體現是,2017年海瀾之家平均單店營業收入增速均出現下降趨勢,其中男裝品牌“海瀾之家”和女裝品牌“愛居兔”的平均單店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在9.0%左右。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此外,由於加盟商的商品在最終結算前,都是以海瀾之家的庫存形式存在,也間接導致其存貨週轉率明顯高於同行。2017年三季度,海瀾之家存貨週轉率為1.12,這一數值低於同期美邦的1.52和七匹狼的1.71。

值得注意是,與2017年上半年七匹狼(49.4%)、九牧王(10.3%)、日播時尚(19.7%)等服裝企業的計提跌價準備相比,海瀾之家的計提跌價準備顯得尤為不足。同期的海瀾之家以4.2%的跌價比例計提庫存商品餘額,以1.6%的比例計提委託代銷商品餘額。

由於計提直接影響當期損益,即便以最低佔比九牧王10.3%的比例計算,也會影響2017年海瀾之家扣非淨利潤額的10%。可想而知,這些庫存會給未來帶來多大的“炸彈”。

背靠騰訊好“乘涼”?

高庫存好比是懸掛在海瀾之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誰也無法預計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隨著2017年“少帥”周立宸負責互聯網轉型工作以來,海瀾之家開始積極借道電商渠道,向年輕化靠攏,以擺脫高庫存困境。

2017年8月,海瀾之家與阿里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並對線下門店進行智慧升級,這也被業內稱為阿里新零售戰略在服裝領域的試探之舉。同年的雙十一,海瀾之家銷售額猛破4億,榮登“天貓男裝”榜首。

但在2018年風雲突變。在2017年9月,海瀾之家從京東撤店後,2018年1月,劉強東在微博給海瀾之家強勢代言,京東再次向海瀾之家拋出了橄欖枝。不過,2月海瀾之家轉身就投向了騰訊的懷抱。騰訊購入海瀾之家5.31%的股份,並與其設立100億元的服飾產業投資基金。

在“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互聯網時代,阿里與京東是傳統服飾品牌開拓線上渠道的最好“跳板”,而海瀾之家選擇背靠騰訊,觀察君推測,騰訊受讓股權的50億現金,以及後續成立的投資基金,對於目前備受威脅的海瀾之家的現金流來說,更顯得雪中送炭。

隨著周立宸出任總裁以來,為擺脫“男人的衣櫃形象”向“全家人的衣櫃”轉變,海瀾之家不僅入股快時尚和英氏嬰童用品,還發展生活類家居品牌和海外市場等。

毫無疑問,上述轉型之舉都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2017年海瀾之家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2.1億元,同比變動-280.09%。

與此同時,高庫存也消耗了海瀾之家的經營現金流,與同行上市服裝公司的經營現金流佔營收比重來看,2017年前三季度,海瀾之家這一比重為-1.0%,遠遠低於七匹狼(16.0%)、雅戈爾(40.0%)、九牧王(16.0%)的比重。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此外,海瀾之家最終選擇騰訊,可能並不是想直接提升線上的銷量,更多的可能性,是依靠騰訊的技術與流量,提高線下門店的效率和服務品質,以達到緩解高庫存的目的。

從海瀾之家目前採用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的O2O模式來看,其對於電商平臺的定位是對線下門店的補充。因此,其線上銷量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一直不高,2017年也僅為5.91%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不過,處於電商站隊AT的時代,海瀾之家的電商業務也許會受到非騰訊平臺的限制,並不會如預期一樣,在緩解庫存壓力的同時,實現高增長。

借道“九億少女的夢”,實力“圈粉”?

打鐵還需自身硬,海瀾之家在借道電商向年輕化靠攏型的同時,還積極從自身出發,不僅向女裝進軍,更是在品牌形象上狠下功夫,促進店鋪的充分發展,緩解庫存壓力。

隨著男裝品牌“海瀾之家”業績進入“瓶頸期”,海瀾之家開始馬不停蹄地實施品牌差異化戰略,開始涉足女裝市場,以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2010年成立的女裝品牌“愛居兔”在重新定位為“大眾時尚女裝”後,開啟高擴張趨勢,為海瀾之家提供了增長新動力。

2017年“愛居兔”營收同比增長75.46%,遠高於“海瀾之家”5.18%和“聖凱諾”15.5%的營收增速。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此外,海瀾之家近期還把女裝業務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不僅投資10.93億元為“愛居兔”新建四棟倉庫,還將募資的4.69億元為其建設研發辦公大樓。

但問題在於,對於海瀾之家這樣一家以男裝為主的企業而言,無品牌知名度的“愛居兔”想從“弱肉強食”的女裝市場殺出重圍,分一杯羹,觀察君覺得有點懸。

從海瀾之家目前的戰略佈局上來看,大面積的擴張門店的數量,似乎仍然是是其主要發展方向。2017年,“愛居兔”門店新增419家,而“海瀾之家”門店新增243家。

入贅騰訊、圈粉迷妹……能治癒海瀾之家的高庫存“噩夢”嗎?

依靠加盟店拉動業績增長仍是海瀾之家的主營模式,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女裝很可能會延續之前男裝“海瀾之家”發展的“老套路”。

從男裝的利潤趨緩可以看出,同樣的發展模式下,即便目前女裝業務給海瀾之家的營收帶來了新的增長,但在整個女裝市場接近天花板的大環境下,“愛居兔”的發展或許也很難長久,還很可能帶來更高的庫存壓力。

此外,海瀾之家還極力擺脫其“接地氣”的標籤,進軍時尚圈,向年輕化轉型。一方面,海瀾之家與著名男裝設計師周翔宇攜手推出“XANDER ZHOU +HLA”,打造“年輕化”的“海瀾之家”。另一方面,海瀾之家通過廣而告之,隨後逐利的營銷模式,營造其品牌形象。

為擴大品牌影響力度,海瀾之家先後贊助《奔跑吧兄弟》、《最強大腦》、《蒙面唱將》、《火星情報局》等多檔熱門綜藝節目。更是在選擇當紅“九億少女的夢”的林更新等擔當代言人後,品牌形象檔次瞬間提升。

不過,海瀾之家這種營銷方式,也隨之帶來了高昂的成本。海瀾之家的廣告宣傳費佔銷售費用的比例遠遠高於同行。2016年海瀾之家佔比為38.67%,而同期的報喜鳥和美邦僅佔比8.05%和4.3%。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海瀾之家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收比例僅為0.21%,遠低於其廣告宣傳費佔營收比例的3.4%。

總體來看,海瀾之家依靠經營轉型和營銷策略,拉動業績增長的舉措,始終有點治標不治本的感覺。目前國內市場營銷為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對於服裝品牌來說,設計和質量才是“命脈”。

高庫存困境下,海瀾之家背靠電商大佬、佈局女裝“愛居兔”、借道“九億少女的夢”等多重舉措下,能否破局?觀察君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