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一事無成」,回首人生,最怕的就是一事無成

唐朝有一個省郎官,官運不怎麼亨通,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所以時常出去走走,藉著遊玩散心。

一日他來到京國寺,人也倦了,就借宿在寺院裡。這天夜裡做了一個夢。

夢裡他來到一塊大石頭跟前,石頭上坐著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跟前放著一個香爐,香爐里正有一炷香嫋嫋升起。

老和尚對省郎官說:“這一炷香正是你當年許願留下的,你已經三世為人了。第一世你是唐宣宗時的劍南安撫巡官,第二世你是憲宗時西蜀書記,這一世正是省郎官。”

成語典故“一事無成”,回首人生,最怕的就是一事無成

聽了老和尚的一番話,恍然有所覺悟,彷彿真的記起了三世的為官經歷,都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於是對宦海沉浮頓時感到倦怠,對人生似乎恍然徹悟。王中有詩云: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鬢絲。

“一事無成”指上了年紀的人對人生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