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新:我很怕老,我們都沒做好面對變老的準備

周大新:我很怕老,我們都沒做好面對變老的準備

周大新《天黑得很慢》讀者見面會

時間:3月8日上午9:30-10:30

地點:中國出版集團第一公共活動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甲55號一層)

嘉賓:周大新、楊慶祥

周大新:1952年生於河南鄧州,1970年從軍,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先後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人民文學獎、馮牧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老舍散文獎、“中國好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

楊慶祥:1980年生,文學博士,供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詩人,批評家。出版有思想隨筆《80後,怎麼辦》,詩集《這些年,在人間》《我選擇哭泣和愛你》,評論集《分裂的想象》等。

讀者招募:歡迎廣大讀者前來參加活動。(乘車方式:朝陽門地鐵站E口出)

周大新:我很怕老,我們都沒做好面對變老的準備

《天黑得很慢》,周大新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周大新:我很怕老,我們都沒做好面對變老的準備

天黑之前的風景

文 | 周大新

有讀者看了《天黑得很慢》,問我,你為什麼寫這本書。

我說,首先是因為我老了。

不知不覺之間,我便被推入了老境,被迫與中年說“再見了”。

這裡的朋友和熟人已經不少,而且幾乎每天,又能見到新人加入到自己所在的隊列裡,隊伍越來越長。

隊伍在向前走的過程中,當然能聽見開朗的笑聲,但更頻繁聽到的,是對沿途所見的驚詫、抱怨和怒斥:這段路怎會如此難走?

這讓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說的那句話:老人是對老年一無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並沒有做好面對老年的準備,他們以為這段路與以前走過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路段沒有太大的不同。

他們不知道,雖然路面還是原來的路面,但此段路的沿途風景,與以往走過的路段相比,已有極大的不同。

於是我生出了描繪人生最後一段路途風景的心,便有了這本名叫《天黑得很慢》的書。心想,把這段路途上的風景描繪好了,對於人們認識生命現象會有價值,對於幫助老年朋友順利走完這段路會有意義,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一種預先把握,讓這段路上的風景瞭然於胸,會有利於消除我內心對老年的恐懼。說一句實在話:我很怕老。

其次,是因為老齡化社會已經來到。

老齡化社會是指老年人口占總人口達到或超過一定比例的人口結構模型。按照聯合國的傳統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新的標準是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那該地區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增多,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根據我國第一部老齡事業發展藍皮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的公佈資料,2012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3%,估計到2013底,老年人口數量突破2億大關,老年化水平達到14.8%。如今已是2018年了,估計老年人口該超過2.3億了。這麼多的老年人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境況,應該成為作家關注的對像,作家應該去寫寫他們,寫寫他們的喜怒哀樂。

周大新:我很怕老,我們都沒做好面對變老的準備

然而,在描繪人生最後一段路途風景的時候,我注意到與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路段相比,這段路上首先是觀眾太少,很少有人來關注你的舉動。童年和少年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幼兒園和學校的老師、同學,甚至鄰居們都在關注你的舉動,你的每一點變化都會被記住並傳開。青年和中年時,大學裡的同學和單位的同事,愛你的異性及丈夫或妻子,爸爸、媽媽,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有太多的人在你身邊關注著你,你的變化你的成就很快就會被傳開。但到了老年,父母爺奶和外公外婆多已不在人間,兒女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大都不在身邊,除了極個別的人,單位已經不需要你去上班,往日的同事和朋友星散四方多已自顧不暇,關注你舉動的人很少而且日漸減少,孤獨是人在這段路上必須品嚐的苦酒。其次,是這段路上的險情太多。山洪、塌方、雪崩、狂風、橋斷、土陷、沙暴,各種各樣的險情輪番出現,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腦梗、心梗、突聾,胃癌、肺癌、腎癌,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病都可能纏住你的身子。一個危險剛躲過,另一個險情跟著又來了,並不給你喘息的機會,直到把你折磨得臉色臘白渾身無力癱臥在床。身子這臺機器的每個零件都可能出問題,骨頭、肌肉、血液全都可能出事情,你防不勝防直到無力可防。再者,就是特別需要一種光來照亮這段光線漸暗並終將沒入黑暗的路,這種光便是愛之光。這種愛之光的光源一部分來自於他者,來自於那些對老年人施愛的人,就像我這部書裡那個陪護姑娘鍾笑漾。另一部分來自於老人自身,就像書中的老法官蕭成杉。每一個老人在一生的經歷中都積累了不少的愛意於自己的心底,此時是這些愛意施放的最後機會。所謂人老了其面也慈,其心也軟,其言也善,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就是這種愛之光,照著一代又一代的老人騎上鶴背,翩然飛入黑暗之境。這部書對這兩種光源都有表現,兩種光相聚在一起,很亮很美,也因此可稱這是一道青春與老年相互輝映的華彩之光。

如果說得簡單點,就是這部書傳達了老年人真實的生活狀況,傳達了他們的心境,傳達了他們對愛和被愛的渴求。

更重要的,我想展示愛在人生最後一段途程中巨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人老之後,需要的東西太多了,需要生活營養品,需要鍛鍊身體的指導,需要去醫院看病,需要同人聊天,需要旅遊玩樂,但最重要的,是需要愛——來自親人的、他人的、單位的、社會的愛。這才是支撐他們走完老年之途的最重要的東西。《天黑得很慢》這部書中的陪護員鍾笑漾,就是這種愛的化身。這個普通的農家女孩,因為偶然的原因,與進入老年的法官蕭成杉的生活有了交集,於是,一曲超出血緣關係的愛之旋律奏響,它感動了我,相信讀者聽了也會感動。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單從年齡的層面上說,其實只存在著三種人,即已經變老的人,即將變老的人和終將變老的人。老年,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必須要走的一段路,這段路上的風景你想不看都不行。但願這本書對已老的、將老的和終要老的人,都有點益處。

風景有觀感好的也有觀感差的,但無論何種風景都可入畫,願被畫進本書的風景,能經得起觀者的品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