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研究院《吾老之域》: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從移動互聯網到層出不窮的新科技產品,這一切已然將全社會推向新的運作模式。從通信、娛樂到交易、出行,完全動搖了人們傳統的生活形態。

然而,當新科技代替了傳統工具,對於不具備新技能的人而言就是一種權利的剝奪。55+群體性社交失語,讓老年人=“數字難民”的觀念根植於眾。如今,這個“弱勢”群體正悄然發生著改變。

7月25日,由騰訊研究院與深圳大學周裕瓊教授團隊聯合發佈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與家庭微信反哺》報告,通過縱跨58個城市、956個家庭的3051份樣本,研究了以微信為代表的老年人數字生活現狀,呈現了若干被大眾誤讀的55+群體真實面貌,其中不乏“2.7%老年人會屏蔽家人”等頗有顛覆性的發現。

騰訊研究院《吾老之域》: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據《吾老之域》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2.41億,佔總體人口的17.3%;預計2050年,這一群體佔比將增至總體的三分之一。相關報告顯示,全國老年人上網率在2012年後出現大跨越,從當年的5.2%激增至2017年的16.6%。

與老年人上網率神同步的是,微信作為移動時代的入門級應用,從2016年9月微信55歲以上老年活躍用戶數僅768萬到截至2017年9月這一數據達到了5000萬。鑑於微信的超高普及,與其已成為數字時代關聯家庭關係的樞紐,《吾老之域》選取該平臺研究描繪了55+的新面貌。

騰訊研究院《吾老之域》: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調研發現,老人們在使用的時候有明顯的分層:社交功能>信息功能>支付功能,更多的人使用語音,視頻等社交功能;而使用公眾號,發朋友圈等功能的只有65%;到了支付類功能的使用比例只有50%。這一方面是因為老年人們使用微信主要是為了社交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在“微信反哺”上,年輕人只教給了老人社交工具的功能,而在公眾號朋友圈等方面的功能則有所欠缺。此外,調研還發現了另一個分層現象——年紀越小、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群體越可能會使用微信。

對於此次調研結果,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表示:“龐大的老年群體正慢慢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藍海’,他們並非千人一面,我們應意識到其個體間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社會長期對其簡單的標籤化與汙名化都亟待正視。此外,微信作為映射與維繫家庭關係的新陣地,報告數據也直觀反應了老年人的核心需求依舊來自於親情與家庭互動。”

騰訊研究院《吾老之域》: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在科技不斷更迭的當下,擁有老中青的家庭裡已經自發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反哺”行為,即兒女(孫子孫女)時常會教授父母(爺爺奶奶)如何使用數字產品。這種現象最直觀的投射集中在微信。研究顯示,目前子孫對長輩的反哺還停留在較淺層面,排名靠前的微信反哺功能依次為:發紅包、發語音、視頻聊天、語音聊天等工具性技能。

研究表明,反哺程度越深的家庭,家庭關係越融洽。

而對於幸福的感受,《吾老之域》以微信使用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間作了研究,並得出兩個結論:連接微信的老年人往往覺得自己更幸福;當列表中的好友數量越多時,老年人往往覺得自己越幸福。

騰訊研究院《吾老之域》: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老人的未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未來。這份《吾老之域》的研究報告從數字社會的家庭場景這一角度出發,科學全面的研究了國內老年人融入數字世界的行為需求現狀,引發社會重新思考老年人個體與家庭關係背後的實際感情訴求,以及科技在維繫數字社會新型家庭關係中的責任和角色。

誠如司曉院長所說:“騰訊期待通過此研究,糾正數字時代下社會各方對老年人群體的單一印象,並引導人們重視其想要熱切與數字世界接軌的真實需求,以及面臨的種種不適應,最終呼籲大眾迴歸家庭,用一種正確、平衡的心態,打開老年人通往‘美麗新世界’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