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生要有一場馬拉松?

先不說跑馬拉松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僅僅從42.195KM這個數字上就能嚇倒

很多人。因為這麼長的距離想跑完並非易事,所以能跑完馬拉松並安全完賽絕對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為什麼一生要有一場馬拉松?

它有十個理由讓你炫耀、驕傲和放縱。

理由一:跑完馬拉松,你會發現42.195成了你的吉祥數字,你特別喜歡它,這個數字就像是勝利的獎牌一樣,想時刻展現給他人看。

理由二:可以有一個正經理由買全新的更高級的裝備了,如果說之前都是入門級的裝備,那麼現在你可以選擇更高級的的裝備了,畢竟有了第一次馬拉松,接下來第二個、第三個,越來越多......

理由三:長期堅持跑步使得身材保持的很好,同時你的耐力、速度也會有更一步的提高,而且身材與同齡人相比也會更迷人!

理由四:戰場殺敵的都是英雄,而跑在跑道上也是英雄!你會感受親戚朋友以及陌生人的加油鼓勵,他們為你的勇氣歡呼。

理由五:

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是非常棒的體驗。如果問馬拉松跑者他們最害怕的是什麼,他們可能會說:“最怕無法完賽。”但是一旦完賽,那種成就感和輕鬆的感覺是其他任何事情給不了的!怪不得很多選手跑完會內牛滿面。

為什麼一生要有一場馬拉松?

理由六:能感受到最真誠的相伴和鼓勵。比如你正在路上痛苦地堅持著,雖然你落後了,但這時候還有一路同行的跑者,不用語言,只默默陪跑著就是一種默契和鼓勵。如果一起跑過好幾場馬拉松,那種濃厚的情誼,自然是無以言表的!

理由七:也許你功不成名不就,但你只要跑過馬拉松,那麼不論你是老朋友還是陌生人也都會投來尊重的目光,畢竟誰都可以隨便跑一場馬拉松的!所以跑馬拉松可以讓你自信、驕傲!

理由八:跑完馬拉松可以盡情吃喝,以此慶祝勝利。因為我們能堅持跑步,所以不怕吃的熱量轉化成脂肪,我們的身體有能力消耗掉過多脂肪。

理由九:跑完步以後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可以一週都不跑步徹底放鬆下!看著自己的獎牌,躺在自家的沙發上、床上、地毯上,想象著跑步是如何改變自己的。

理由十:跑完一場馬拉松就多了一個信仰,一場馬拉松確實可以贏得很多讚譽,但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跑馬拉松的理由,這個理由,無關外物,無關他人,而是自己的一種信仰。

為什麼一生要有一場馬拉松?

所以,跑馬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它之所以變得偉大令人嚮往,它是有難度的。如何才能順利完成一場馬拉松呢?來聽聽過來人是怎麼說的。

1.體力是前提

體力是跑馬的先決條件,它需要跑量的積累,同樣還需要長期的科學訓練。如果體力跟不上,那麼你將無法承受馬拉松的強度,撞牆、跑不動就會在你身上發生,面對剩下的路程則會顯得力不從心。

2.無氧抗阻是保障

對於無氧抗阻訓練,動作必須準確,相比能負重更大或做的次數更多,寧可做對;單次訓練不超過45分鐘;在備賽時期,要以耐力訓練為主,無氧抗阻比例會相對下降。

具體訓練內容:

A.每週保證一節槓鈴操。槓鈴操利用最有效的負重訓練來增強全身力量。深蹲、推舉、提拉、彎舉都在挑戰你的大肌肉群,對於新手而言,bp是個不錯的選擇,跟著教練或者視頻練就好。

B.核心肌群。核心肌群非主動發力肌群,主要作用是維持身體穩定。核心練好了,能讓你跑的更省力,且不易受傷。

C.臀肌。很多跑者只是單純做腿部訓練,忽略臀肌。跑步中臀大肌是個強有力的發動機,設想你臀大肌無力軟綿綿,那隻能腿部肌肉代償,而腿部本身也得出力,這樣跑完腿肯定很累。臀部訓練動作的話,可以各種蹲、跳練大肌群,普拉提動作練小肌群。

D.腿部。訓練的話以蹲、跳為主,會結合負重。通常薄弱點是在膕繩肌,也就是大腿後側肌群,需要加強練習。

3.跑前熱身是關鍵

我跑前傾向做動態拉伸,為更好地激活肌群。個人感受是激活了跑起來順暢有勁,沒激活好就會感覺肌肉跟鎖住一樣,無法熱身,特別是臀部肌群,沒有熱身就會在跑的過程中感覺吃力。

4.跑後拉伸是重點

A.筋膜放鬆

每次跑完,可以踩網球徹底放鬆足部筋膜,然後泡沫軸放鬆全身筋膜,重點區域:腿部+臀部+大小腿360度放鬆。先是整體放鬆,其次按點放鬆,按照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順序,在一個點上來回滾動,滾到這個點不痛為止,換下一個點。為什麼是360度?因為在前後左右這個平面空間,有些部位是觸摸不到的。

B.全身拉伸

跑後會針對全身做放鬆,每個動作持續15-30秒。跑量大的時候,拉伸可以實際長一些,拉伸對於消除疲勞意義非常大。

最後告訴所有的跑友:“身體的每個器官都具有靈性。也就是,你要懂得愛護他們,而不是憑自己主觀臆想去折磨他們 。”不贊成逞強和盲目激勵,也不贊成原地不動幻想自己可以很快地跑完全程,要跑得更順更長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