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紅日邊入夢來

杏紅日邊入夢來

杏紅日邊入夢來

杏紅日邊入夢來

點上方可收聽

杏紅日邊入夢來

晨曦挾帶著東方的魚肚白,一陣陣,一波波的湧來。

夜雨剛過,小河漲滿,清新的爽氣盡染了空曠的藍天。路邊人家,果樹環抱,炊煙裊裊,林中一片寂靜。深溝邊上的幾棵大杏樹,風雨打落了許多圓杏,幾顆已經發黃了。看到就流口水,加上早讀不吃飯,肚子也來勁,眼裡一定是乞憐的目光吧!現在人很難理解那時的孩子,腰裡如有五分錢,在同伴面前走路也驕傲的昂頭挺胸。那個年齡段的孩子,看到杏子掉在地下,以為是沒有人要的,哪能不饞呢!後面幾個學生已衝下大溝拾了幾個回來;我也就好不客氣的跑了下去,撿了幾個,高興的上學去了。

放學時,心裡還老惦著那幾棵大杏樹,可剛走到附近,就聽到有人在喊:“幹什麼的!”幾個孩子急急忙忙飛快的跑掉了。原來那杏不讓隨便拾啊!

歲月伴著季節,綠了、黃了,那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杏樹,深深印在我的童年的記憶裡。

杏紅日邊入夢來

轉眼,我步入了少年,讀過《林中小獵人》《五彩路》的思想裡充滿了莫明豈妙的探險打算。看著遠處的雲山,總想去看個究竟。聽說山上有仙;神奇的“媽媽泉”,盲人喝了可復明;羆子喝了會變成美女。也不知漂亮成什麼樣子。上次,我等延西河上行,約走七八里時,遇雷暴而迷路。

後來找了嚮導,我們每人買了一個饅頭,向著雲山進發。出城入鄉下,路邊的麥田裡有很多杏樹,上面掛滿了小杏,有羊屎蛋子杏,麥黃杏,白水杏。我們吃了一路。到了山邊廟前,幾十棵杏樹都是大個的白水杏;我們終於來了一頓杏子大餐......

後又聽說,有條大河是中國唯一由東向西流的大河,河上有一座大橋好幾里長呢。大家又商意去參觀。怎麼去呢?只有騎車才能當天打來回。那時有車的人家極少。我們家只有一輛媽媽上班用公車“國防”。趕巧已壞了兩天。哥哥偷著扛出來,撬開鎖,又不知那兒弄來的膠,補好內胎。有意不打氣。隔日待媽媽上班走了。我們如出籠的小鳥出城而去。

杏紅日邊入夢來

開始,很有興至。聽著沙沙的響聲(沙公路)走了一段,感到口渴,有人說講個《望梅止渴》能解渴。正講著,田裡出現個轤轆井;大家鎖了車,下了公路,那路溝特深,層面是細細的白沙,踩上去就下滑一大片,大家嬉鬧著爬上對岸。正要去打水,卻看見井臺下,是一片杏園!黃黃的杏兒,好象含情脈脈的露出了笑臉;彎彎的枝頭象似頻頻點頭。我們好不客氣的走近它們。酸酸的,甜甜的,加之那股新鮮的清香使大家陶醉。吃了一會,開始議論說:“不知這是野杏吧?”“好象沒人管!”但是,大家馬上有點象賊一樣,東看看,西看看,汗毛都豎起來了。“有人來了!”大家一轟衝向公路。大溝就成了迴歸屏障。爬了幾次才爬了上來。謊報軍情的夥伴;哭殤著臉,說鑰匙丟了;在大溝裡來回尋找。那沙子的滑動,就是車子下去也給埋上了!想撬鎖又沒工具。他剛才惡作劇喊“有人來了!”的興奮勁早已無影無蹤了。

太陽已遊移到頭頂上了,那小小的人影來回跟著他晃悠;他難過的都要哭了;有人說:在你身上嗎?

那時,衣服多是自家手工縫的,沒有做口袋;孩子們要裝東西,都放進紮在腰裡的汗衫裡了。他急忙跑到路邊,將汗衫拽出來,滾動的圓杏中有金屬落下。大家如釋重負。

杏紅日邊入夢來

中午的烈日好象特別無情,走了不一會就汗流浹背,口乾舌燥, 快到大河時,見有人在澆地,大家又上去喝水。搖轤轆的人問:“從城裡來的嗎?”“是的!”大家喝著那爽涼而甘甜的淨水,感到特幸福。

“帶上這個,路上渴了吃上點就行!”抬頭一看,老農摘來許多麥黃杏。大家眼裡都充滿了感激。接過的好象不是麥黃杏,而是厚重樸實的鄉風、可親可愛的人性情感。吃了這些杏,讓我們永遠回味人間真情;回味那古色古香的轤轆杏園,那裡有一份真誠。

後來,在夢裡總有一隻雪白的鴿子飛來,拋下許多鮮花,那鮮花越來越近,越來越大;上面寫著:“祥和”“質樸”“善良”。以及讓我再去那轤轆杏園,去找到那份真誠。

就這樣,在我們少年的回思中,有許多許多杏兒的夢。

杏紅日邊入夢來

杏紅日邊入夢來

作者簡介:王興武,祖籍;山東煙臺福山區;工作單位;山東寧陽園林局;網名:趨向;涉足過工、農、商、學、兵體驗。有文學、書法愛好,作有詩詞數千篇,並以詩詞記載日記十餘年,另有散文二百餘篇、賦十餘篇,小說等作品。在許許多多報刊雜誌均有刊登。書法;著有《書法初探》《書法九階》以及數篇散記理論文章。

杏紅日邊入夢來

誦者簡介:騎驢遊世界,本名郝永厚,政府職能部門工作。喜歡旅遊,愛好誦讀與唱歌,願用自己的聲音,傳播正能量,為廣大聽眾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