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跟爸爸關係不親的孩子,長大都會有這幾種表現,兒女都不例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爸爸的角色是無法用媽媽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爸爸在家庭角色中缺失,會或多或少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也會造成孩子從小跟爸爸不親,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呢?還真的跟別人有區別,有的很明顯,有的是潛在的,無論男孩女孩,都不能例外。

從小跟爸爸關係不親的孩子,長大都會有這幾種表現,兒女都不例外

跟異性相處有障礙

女孩A的講述:我從小跟爸爸的關係不好,導致我現在跟異性相處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才是真正愛我的,我對他們不信任,也不敢往深了交往,我不知道什麼樣的男人更適合我,總感覺他們身上沒有我想要的,後來我才明白,那就叫安全感,可能是在父親身上沒有得到,就想在伴侶身上找到,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病。

同事小張:我喜歡比我大很多的男人,從小我父母就離婚了,他們的關係不好,我爸爸也不喜歡我,嫌棄我是個女孩,後來雖然他給我出生活費,可是我一年也見不了他幾次,現在改結婚了,就感覺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太幼稚,我喜歡成熟的男人,可能他身上有父親的影子吧,他們說我有戀父情節,誰知道呢,估計我找個大點的男朋友,我媽也不同意,先湊合著吧,以後再說,可能我會發生轉變。

從小跟爸爸關係不親的孩子,長大都會有這幾種表現,兒女都不例外

對孩子也很兇

記得陳小春回憶他的父親,說他爸爸對他很兇,父子倆的關係也不好,後來陳小春結婚生子後才有所緩和,他其實內心很討厭父親那樣對他,可是他卻對兒子Jasper也很兇,這就是傳承的力量,家庭環境帶給人的影響,你想要逃避,卻還是不知不覺沿著父母的軌跡在生活,就想一個孩子在暴力家庭中長大,將來他對孩子也不可能很溫柔,因為他的脾氣也會延續父母,對待孩子同樣沒有耐心,同樣很粗暴,因為沒有見過真正的溫暖是什麼樣的,也達不到理想的親子相處模式,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影響。

從小跟爸爸關係不親的孩子,長大都會有這幾種表現,兒女都不例外

同情媽媽,仇恨爸爸

從小跟爸爸不親的孩子,爸爸肯定有某些方面做的不到位,或者回家當大爺,讓老婆伺候,或者很強勢,說一不二,這樣的家庭中,媽媽就明顯處於弱勢,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很容易同情媽媽,進而反感爸爸,心疼老婆的男人,一定會愛家庭愛孩子,對老婆冷漠的男人,對孩子也不會多愛,男孩長大後,很可能延續爸爸的模式跟妻子相處,女孩長大後,很可能找到渣男的幾率更大,畸形的家庭模式,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思維受限

孩子需要父母共同的教育才能全面發展,身邊只有媽媽,孩子就容易朝著媽媽的模式發展,思考問題也容易女性化,缺乏男人應有的理智和高度,可能女孩還好點,男孩就很容易在關鍵點上受限,沒有爸爸的指導和陪伴,男孩身邊圍繞得都是女人,男孩就很容易弱勢,進而性格軟弱,沒有陽剛氣。

從小跟爸爸關係不親的孩子,長大都會有這幾種表現,兒女都不例外

所以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太深遠了,孩子需要爸爸的時光也很短暫,如果這個時期爸爸沒有出現,甚至給孩子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一輩子都難以消除,看一些成年人跟父親關係生硬就很能說明問題,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