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們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編程吧

如今,人們寧靜和諧的生活正在被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所打亂。可悲的現象比比皆是,有些三口之家在吃飯時,默不作聲,每個人都抱著一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不停地玩、刷。在所謂的科技創新產品面前,人們失去了溝通、思考的最基本能力,這是一種科技時代的悲哀。

我們為什麼不能把自己的時間從這些電子產品中解放出來呢,參與一些更加有意義的活動中去呢?

我家小朋友,今年8歲,兩年前開始學機器人編程,聽到這裡,您先別激動,他可不是神童,他只不過是參加了一個培訓班而已。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培訓,它讓小朋友們從搭積木開始,逐漸進階到單片機,再到人形機器人,這是一個不錯的模式。這裡面涉及到編程,但也是很簡單、好玩的方式,在初級階段,它把指令進行了分解,一張卡片上存一個指令,如果想要自己做的機器人某個指令,就必須依次輸入指令,比如想要讓這輛車左轉向前走。那麼這裡面就有這樣的步驟,先刷左轉燈,然後刷入左轉,再然後關燈……如此一來,你要是想要執行某些操作,必須記住指令卡,依次刷入。

現在他已經開始學單片機了,這是中級課程,當然他們學的單片機與大學生們學習的單片機有很大不同,這種單片機編程在一個模塊化圖形化的編程環境,用拖拽就可以實現單片機編程了。

說得有點絮叨,其實我是為了說清楚編程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高不可攀,青少年一樣可以去編程。其實這還只是編程的雛形,但是也正是這種形式吸引了涼小寶去學習。

編程能夠帶來什麼呢?我覺得最直接的是能夠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這種能力其實是孩子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好玩的課件、編程環境,每一個孩子們搭建或者編程時,沒有標準答案,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抽象思維。

如今,移動互聯網的繁榮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隨處可見的是,孩子和大人都抱著一部手機或者平板,不是玩遊戲就是看視頻,試想一下,為什麼不能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呢?

有時候,我會和寶寶一起玩搭建,一起編程。想想這樣的場景也是醉了:用自己的雙手,編寫出漂亮的代碼,然後進行調試、運行,遇到錯誤再重新編寫、調試、運行,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孩子動手、動腦、邏輯思維,甚至是團隊合作的能力。

作為家長,我也希望身邊有更多的朋友開始關注對孩子編程教育和計算思維的培養,即便孩子以後不從事相關工作,也將是大有裨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