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四柱大運重支

淺談四柱大運重支

在《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等命理典籍中,論及大運時,明確提出了大運重支。筆者在《國際易經》09年第3,4期合訂本上發表的《四柱透幹論》一文,強調了限運,大運,流年透乾的重要性。筆者的觀點是否與古人之說矛盾,有悖古人之意呢?乍從表面一看,兩種觀點似乎是水火不容,但深入探究,就會發現,干支是太極矛盾統一體中相互依存的陰陽二個對立面,它們是相反相成的。強調四柱,大運透乾的重要性,並非否認大運重支,它們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側面,寓義不同,在一定條件下各有所側重罷了。

幹為陽,主天,支為陰,主地。四柱限運,大運乾和支的關係問題,歸根結底是對天和地,陽和陰作用的認識問題。《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要想從本源上搞清限運,大運乾和支的關係,首先必須搞清陽和陰在決定萬物變化生死上各自所發揮的作用,它們之間的聯繫配合,即把四柱,大運乾和支的關係放在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太極之理框架內來認識。拋開了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天地,陰陽,孤立地,片面地來討論大運是重支還是重幹,我們就會陷入瞎子摸象的尷尬,絕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縱觀一部《周易》,自始至終處處都彰顯著尊陽抑陰的思想,為什麼?這是因為乾陽代表天,坤陰代表地之故。陰陽雖然相互依從,密不可分,但它們絕非拍拍肩膀一樣高,而是有主有從的。《黃帝內經》中說:“人生於地,懸命與天”。《周易》論及乾坤卦時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說坤“先迷,後得主,利”。這些論述反覆向我們強調的是陽主陰從,陽在萬物化生中的主導作用,資始作用;而陰只有在陽之後,順承陽,行資生之能,才符合自然萬物化生的客觀規律,才會得主,才會後順有常,正常發展,才有利;否則,陰不順承陽,在陽之前擅自妄行,就會“先迷失道”,違背了自然萬物化生的客觀規律,就不會有好結果。比如,春天陽氣上升,天氣變暖,大地萬物復甦,人們開始耕種,這就是順應自然,是地承天,陰承陽的體現。如果在北方,一般情況下,有人硬要在臘月天耕種,那就是逆天行事,枉費力氣。

明白了天地,乾坤,陰陽之間的上述關係,我們自然也就明白了四柱限運透乾和大運支,大運干支,大運透乾和年支之間的關係。即以幹統支。《內經》指出,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這裡,天化氣為主導,在前,對應限運,大運透幹;地成形為順應,在後,對應透幹五行臨運支或年支旺地。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基因的表達是有選擇性的,有時序性的,這些,是通過DAN中鹼基的排序變化來完成的。而鹼基是和四柱透幹相對應的。四柱限運,大運透乾的五行就是被選擇表達了的基因,而時序性也就包含在限運大運之中。因此,首先,我們要重視何五行在限運,大運透出,這是當權表達了的五行,代表了天化氣,之後的地成形,則是指限運,大運透幹五行一般情況下只有在臨大運支本氣旺地,或流年支旺地時,才會形氣相感,才能生變化,成吉凶。大運透乾和年支的關係類此。因此,通過限運大運透幹,及含幹動支的引動宮位,我們就可以初步判定該限,該運那些十神,那些六親星開始表達,身體的那些器官發生了變化,等等。這就是四柱預測強調重乾的來由。

那麼,古人大運重支又從何說起呢?《淵海子平》論大運指出:“夫大運者,以天干曰五運,以地支曰節氣,大運看支,歲君看幹。若天干地支得其時,則自然開花結子盛矣。”。我們知道,幹主五運,顯現的是地氣上騰於天,支表六氣,反映的是天氣下降於地,成泰卦之象。只有天地氣交,才能生化萬物。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地陰對天陽,天陽對地陰,形成陰陽相交。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四柱月令代表的是天氣,節令四時。大運支作為月令的延續,同樣代表了節令,代表了天氣氣候和方位的變化。《黃帝內經》五常政大論中指出:“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這裡所說的根於中的神機,是和四柱相對應的,就是指人的DAN中儲存的掌控人生,長,壯,老,死的全部遺傳信息,這些遺傳信息是通過基因鏈上鹼基的不同排序來表達的;而DAN中的鹼基是和四柱的透幹相對應的。而根於外的氣立,則是指外部環境,主要是指時空即氣候和方位變化對基因表達的影響。對應到四柱,氣立主要是指大運支,流年支。氣止則化絕,反推一下,氣立則化生。木通春氣,火通夏氣,金通秋氣,水通冬氣,土臨四季,這就是各五行的氣立區。一般情況下,各五行只有在其氣立區才能得到正常的充分的表達。所以,在四柱不當令的透幹五行,只有行運到其氣立區才會充分發揮作用,形成吉凶。反之,氣止則化絕。木氣止於申酉,火氣止於亥子,土金氣止於寅卯,水氣止於辰巳及季月。各五行在其氣止區則處於化絕的狀態,即根本不能正常生化,表達,處於衰弱不利的潛滯區。處於氣止區的五行,本身衰弱休囚,不能形成吉凶,反易受傷克。所以,通過運支的變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四柱各五行所處的狀態及其變化,結合限運,大運透幹,及動支的宮位引動,從而來推斷各五行所代表事物,六親的吉凶禍福。這就是大運重支的根本來由。這也是盲派旺衰總論中提出的“生助克瀉無關礙,勿為寡眾亂章程,但將提綱作樞紐,旺衰只以月中憑”的依據。

《黃帝內經》五常政大論中提出的“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非天不生,(非)地不長”的自然萬物的化生規律是我們正確理解四柱透幹,大運透乾和大運支,年支關係的理論基礎。首先,我們必須重視四柱限運,大運透幹,並要注意透幹五行在月令所臨狀態,在此前提下,留心運支變化,以掌握透幹五行及柱中各五行所處的旺衰及氣立狀態。下面,對限運,大運乾和運支關係舉例說明。

淺談四柱大運重支

殺旺看印,丙火化殺生身為相神,立春五日西北生人,寒凝,也須丙火調侯。生扶丙火則利,傷克丙火則兇。財星壬水二重通根辰土沖剋丙火為柱中之病。行運喜比劫,忌金水。年柱壬寅限,月幹壬限,主24歲前,財星壬水透幹沖剋丙火,壬在柱中處月令囚地,今臨運水旺地,又得金生,旺而有力傷克丙火。濁在壬財,命主22歲前家中經濟困頓。己亥運,比劫透出制壬水,亥水合動寅木生丙火,命主工作,成家,經濟狀況好轉。戊戌運,比劫透幹臨運旺地,喜神到位制壬水財星,去柱中之病,命主夫提幹,家中經濟條件好,諸事順遂。丁酉運之丁運,丁壬合木生火,去柱中病,命主夫提處長,家中平順。酉運,木火死地,忌神壬水旺地。丙限,主49—56歲,丙透則寅動,丙透則和壬水沖剋。庚寅年,寅限動當值,火旺地,天干火,土,金,水流通,秋,金旺地,夫得財。辛卯年,辛絆合相神丙火不利,寅卯辰化木得壬生克戊日干,辛卯月,得知夫外遇事,夫妻鬧矛盾。命主51歲。丙申運,忌神壬水臨長生,木火囚絕,丙壬衝戰,不利。

淺談四柱大運重支

逢殺看印,戊土當令透,入格。財星寅木二重克印為病。戊午己未運,印旺地,化殺生身,到縣婦聯工作,庚申辛酉運,制財護印,順遂。丁,亥暗合,丙殺為夫,夫宮寅庚衝,婚不順。壬戌運,火臨墓地,壬透年支亥動,壬合丁,衝丙。庚寅年,日柱伏吟,亥在運動,今流年寅合著為應期,庚生壬。乙酉月,火死地,水旺地,辰酉合金生亥,壬旺克丁,丁主血脈,年柱主頭,命主得腦梗癱瘓在床,至今未愈,64歲。亥水入墓於辰,壬戌運,衝開辰墓,放出水來克火,也是一象。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一般來說,干支的關係,也就是天和地,乾和坤,陽和陰的關係。幹為天,為乾,為陽,支為地,為坤,為陰。天生之,地成之,萬物方得化生。天生之,即指四柱和大運透幹,地成之,即指大運支或流年支對透幹五行的旺地配合。大運重支之說應放在這一大的架構內綜合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