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雲陽點讚,「大江奔流」採訪團百餘名記者在雲陽集中深入採訪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29日下午,由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雲陽,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等中央以及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媒體的百餘名記者圍繞我縣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生態旅遊、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採訪。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在縣委書記張學鋒、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丁笙洺的陪同下,採訪團記者先後到縣規劃展覽館、月光草坪、盤龍街道活龍社區,實地瞭解我縣如何憑藉三峽庫區腹心區位優勢,融入長江經濟帶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挖掘我縣在生態產業發展中如何巧借生態資源優勢,實現轉型發展的方法和經驗。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親身感受了雲陽優美的生態環境、精細的城市管理,10多家中央及長江沿線省市主流媒體記者紛紛為雲陽點贊。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曲寧:

像我們剛才看的懸崖保潔工,不能用危不危險或者是辛不辛苦來形容它,這是一種雲陽精神。在做受益者的同時也在為雲陽全心全力不遺餘力地付出,大家有這樣一種精神一塊投入到我們雲陽的建設與發展之中,雲陽才會發展得更好。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 張偉:

它不僅有自然風光,同時有人文風情,可能我們更多的想圍繞著整個三峽建設,還有以後包括老百姓生存的狀況,包括我們行業的變遷,包括人的生存環境的變遷,展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江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國輝:

雲陽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到處都是沿江的景觀帶,綠樹成蔭、尤其是果樹成蔭,雲陽是一個非常有歷史的非常有特色的城市,我還了解到是恐龍之鄉,還有文藻勝地張飛廟,確實值得到雲陽一來。

人民日報記者 李洪興:

雲陽在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上下了很大的力氣,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活力很足,這個活力其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我們抓大保護的活力、動力十足;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在保護的同時發展的活力也很明顯。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新華網記者 曹瀅:

到了雲陽以後覺得雲陽的這個生態環境的修復保護的力度還是非常大,尤其是我們看到材料上講到,雲陽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五十幾,然後長江干流的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這個對於長江沿線的城市和地段來說是非高的一個數字,也感覺到這邊的空氣很好,這邊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也非常高。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採訪團記者分組深入月光草坪、盤龍街道活龍社區,對我縣庫岸綜合整治工程、長江生態屏障建設進行實地採訪。縣委書記張學鋒就我縣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產業發展等方面情況接受了新華社、新華網等媒體記者採訪。媒體記者們表示,將會全方位、多維度描繪我縣在保護綠水青山、兌現金山銀山方面的取得的成績和做法。

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为云阳点赞,“大江奔流”采访团百余名记者在云阳集中深入采访

中新網記者 萬淑豔

雲陽這邊的環保、種樹各方面都做得不錯,我還挺震驚的,因為作為一個區縣來說,等於是在一片山頭上重新建起一座城市,整個環保和各方面工程我覺得都非常艱難,所以你們都挺不容易的,我們還會報道懸崖上的清潔工,然後從這個小人物來反映雲陽在環保,以及在保護清潔方面的一些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