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兵分享!親子互動有助於緩解自閉症高危嬰兒的自閉症程度!

鄒小兵分享!親子互動有助於緩解自閉症高危嬰兒的自閉症程度!

近期,我們推出了兩篇關於家庭關係影響自閉症孩子成長的文章:

《給自閉症家庭的15個小貼士》

《曝光一批自閉症父母在日常中的錯誤溝通方式!》

除了夫妻關係、手足關係,親子關係也是家庭環境中的重要一環。那麼,親子關係又會在自閉症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呢?

最近,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 鄒小兵 教授給我們分享了來自國外的一項新研究,研究從科學的層面,探究了親子互動對緩解自閉症高危嬰兒自閉症程度的影響。

▼▼▼

親子互動有助於緩解

自閉症高危嬰兒的自閉症程度

本文翻譯自美國自閉症新聞網站 Spectrum

Spectrum:由西蒙斯基金會自閉症研究計劃(SFARI)提供資金,致力於提供準確和客觀的自閉症研究報道。

2017年4月10日,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日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增強父母對自閉症高危嬰兒互動技能的行為療法,可以緩解孩子3歲時自閉症的嚴重程度。

這是對2015年一項研究的後續研究。前者顯示,父母使用行為療法干預孩子降低了15個月時自閉症高風險嬰兒的自閉症徵兆。而新研究表明,行為療法帶來的積極影響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這似乎對減少自閉症症狀有持續的效果”,首席研究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教授喬納森格林說: “這表明我們對孩子發展機制的改變有了進一步的研究。”

2015年的研究涉及28名哥哥姐姐有自閉症的嬰兒,來自英國嬰兒同胞自閉症研究中心(BASIS)。 這些所謂的“嬰兒同胞(兄弟姐妹患有自閉症)”診斷為自閉症的可能性比普通兒童高20倍。新研究則一直追蹤這同一群嬰兒到3歲。

(注:BASIS是一項合作研究網絡,旨在研究英國患有自閉症風險的嬰兒。BASIS的主要目標是為研究英國自閉症風險嬰兒提供一個平臺,並促進在該地區工作的科學家之間的協作聯繫。)

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教授康妮卡薩里表示:這項研究是第一個“自閉症高風險嬰兒早期干預的方法學上強有力的隨機試驗” ,研究人員也是首次對嬰兒進行了仔細的追蹤跟進。

鄒小兵分享!親子互動有助於緩解自閉症高危嬰兒的自閉症程度!

對照組:

有親子互動培訓 PK 無親子互動培訓

在28名哥哥姐姐有自閉症的嬰兒中,五分之一的嬰兒診斷為自閉症患兒。但即使是那些不符合自閉症標準的孩子也會顯示某些自閉症特徵,如低社會興趣或注意力的問題。這些功能會妨礙他們與父母互動的能力。

當他們9個月大時,這28名孩子的父母與治療師進行12次個性化訓練,為期五個月。

“這項研究強調了將重點從直接治療兒童轉向針對兒童與照顧者之間的社交互動過程。”口頭交流實驗室主任,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兒科學助理教授戈登拉姆齊說道。

在研究期間,家長們觀看自己與孩子互動的錄像,並學習如何回應寶寶的面部表情和手勢。他們每天練習至少20分鐘的新技能。

除了這28名“嬰兒同胞(兄弟姐妹患有自閉症)”的父母,研究人員還另外組織了另外26名自閉症高危嬰兒的父母作為對照組,這些家長沒有接受任何培訓。

在五個月訓練結束時,研究人員使用嬰兒自閉症觀察量表衡量了兩組嬰兒同胞中的自閉症早期症狀。他們使用另外兩項評估來測量嬰兒與父母之間的互動質量。

通過這些措施,總體上培訓似乎改善了親子互動。研究人員在2015年的研究中報告說,治療組嬰兒的自閉症早期症狀似乎也較少。

鄒小兵分享!親子互動有助於緩解自閉症高危嬰兒的自閉症程度!

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2歲和3歲的兒童——年齡已經足夠使用自閉症診斷觀察時間表進行自閉症評估。

訓練組中有4名兒童診斷為自閉症,相比之下對照組有2名。儘管這種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但是,訓練組的親子互動的質量仍然比對照組好。父母接受訓練的2歲和3歲兒童的明顯自閉症特徵也比對照組弱。

這些數據雖然還沒達到統計學意義,但是當研究人員綜合測量了三個時間點——家長經過培訓前(孩子9個月大)、家長經過五個月培訓後、孩子3歲時,他們發現治療整體收益顯著。

這項研究表明:父母解決自閉症早期跡象的“先發制人”療法可能會幫助他們的孩子更加正常地發展。但是,雖然沒有參與新研究,埃默裡大學兒科助理教授林德·摩根認為,我們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確信這一策略是有效的。她說:“我們所需要的數據遠不足以將預防性干預推薦給所有嬰兒同胞。”

格林表示同意,他說:“我們期待更大的研究來評估療法是否會降低高危自閉症兒童的患病率。”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