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村莊發現吳三桂後人,有多個寶物爲證,至今覺得擡不起頭


吳三桂這個名字,婦孺皆知,因為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引得清兵入關,成為被後人唾棄的大漢奸。吳三桂最終還在雲南絞死了南明王朝的永曆帝。雖然吳三桂死了已經300多年了,人們至今提到他,都會對他的漢奸行為感到憤怒,那麼吳三桂留有後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吳三桂確實有後人。距離貴州省岑鞏縣大約40公里處,有一個叫馬家寨的村落,村落十分古老,全村大約有2000多人口,而且全村人都姓吳,村民們都自稱是吳三桂後人。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長村民家裡,至今還保留著祖先曾經用過的寶貝:有御賜簿、皇傘和大刀等珍貴文物。同時,馬家寨還發現了吳三桂和陳圓圓的墓,2人並沒有合葬在一起,而是兩個獨立的墓葬。

那麼吳三桂的後人為何會隱居在這裡呢?原來,吳三桂起兵造反後,其兒子吳應麒率領人馬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不斷與清兵作戰。吳三桂死後,吳應麒覺得再也無法與清廷抗衡,於是和副將馬寶等人帶著陳圓圓等家屬,往返於各地,最終秘密來到岑鞏縣定居,由於馬寶多次挽救吳應麒於危難之間,所以為了紀念馬寶,才把寨子命名為馬家寨。


為了讓後人記住這段歷史,吳家人便設立“秘傳人”制度。即找幾個德高望重的人作為秘傳人,家族的歷史只能通過他們的口傳流傳下去,不得記載文字,防止被朝廷發現證據。上一代秘傳人去世前,會選出下一代秘傳人。

為了確定馬家寨是否是吳三桂後人的聚集地,著名歷史學者、清史專家李治亭和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清史專家滕紹箴,北大歷史系教授李世愉等多位專家,先後多次來到馬家寨進行考察研究,最終確定馬家寨的村民確實是吳三桂的後人,而村頭的2座墓,正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墓,同時還發現了吳應麒、副將馬寶的墓葬。

吳家後人的秘傳人已傳至第10代,其秘傳人名字叫吳永鵬、吳永松。另外,吳三桂祖籍是揚州高郵人,馬家寨的吳三桂後人們為了不忘本,村民都會說一口流利的高郵話。馬家寨村村民一般不對外人主動提起自己是吳三桂後人,畢竟祖先做的事情實在不光榮,所以村民們至今覺得抬不起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