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叫板苹果,是屌丝逆袭还是王者归来?

小米叫板苹果,是屌丝逆袭还是王者归来?

前言:一个笔记本电脑用户的心声

使用多年的苹果电脑 Macbook Air 坏了,想再买台 Macbook Pro,但手头的预算最多只能买到 13 英寸 Macbook Pro(2017 款 Multi-Touch Bar,以下简称“Macbook Pro”,官网报价 14288 元)。后来按照朋友的推荐,在京东商城买了小米笔记本 Pro 的顶配版(以下简称“小米笔记本”)。其价格虽然比 Macbook Pro 便宜一半,但硬件配置反而更高。从性价比来看,小米笔记本无疑是胜出的,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告诉我们,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小米叫板苹果,是屌丝逆袭还是王者归来?

左小米右苹果

那么,上述两款笔记本电脑之间有什么差别呢?小米笔记本究竟能否能够满足设计工作者的需求呢?请看我的使用体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测评,主要是主观感受):

一、屏幕

小米笔记本的屏幕分辨率为:1920 × 1080 (142ppi),相比 Macbook Pro 的 2560 x 1600 (227ppi)有些逊色,但由于尺寸更大,因此看起来更舒服,既没有局促感,也没有颗粒感。也正因为屏幕更大,所以其整体重量也更大,不如 Macbook Pro 便携(但从满足设计工作需要的角度考虑,大屏幕更有优势)。

小米笔记本虽然没有苹果电脑的色域广、色彩还原度高,但也足以满足普通的照片修图和视频剪辑。在使用中,偶尔会出现细微的闪烁现象,白平衡感觉有些偏蓝,这点稍显不足。

二、硬盘

在容量方面,小米笔记本和 Macbook Pro 一样,都是 256GB 的固态硬盘。在未安装其它软件的情况下,硬盘空间占用如下:

小米叫板苹果,是屌丝逆袭还是王者归来?

小米叫板苹果,是屌丝逆袭还是王者归来?

此外,还有一个大约 980MB 的隐藏分区,是系统自带的,用于恢复系统。因此,剩余空间用于搞设计肯定不够,再准备一块大容量的移动硬盘作为补充必不可少。在读写速度方面,小米笔记本好像不如 Macbook Pro 快——在硬盘安装下列 Adobe 系列软件时,大约需要 20 分钟:

小米叫板苹果,是屌丝逆袭还是王者归来?

三、触控板

小米笔记本的触控板操作明显是要模仿 Macbook Pro,大小差不多,手势也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在移动窗口或选择文本时,需要双击之后在不抬起手指的情况下拖动才能完成,不如苹果的二指拖动更简便,得学习适应一段时间后方能熟练掌握(即使如此,也难免会误操作)。此外,流畅度和反应速度也不够完美,手指单击操作偶尔会出现卡顿或失效现象。因此,它还不能像苹果笔记本那样,可以完全代替鼠标操作。

四、接口

小米笔记本的接口比 Macbook Pro 丰富,有 2 个 USB3.0、2 个 Type-C、1 个HDMI。特别是自带 SD 卡读卡器,使得往电脑里导入相机拍的照片比较方便。但所有接口普遍太紧,一只手往往很难进行插拔。而且,有 1 个 Type-C 接口不能用于充电和连接高清显示器。这也就意味着要连接 Type-C 接口的显示器,就不能同时给笔记本充电。这对我本人来说,倒也用不上。

五、其它

用小米笔记本的键盘打字,感觉比 Macbook Pro 舒服,声音也更小。但其键盘灯不能像 Macbook Pro 那样调节亮度。电池续航虽然感觉不如苹果笔记本,不过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风扇转动的次数明显比苹果笔记本多。内置不可更换的 16GB 内存应付一般的修图和视频剪辑没有问题(四五十张 3000 万像素的 Raw 格式照片做堆栈也能完成)。

由于喇叭在电脑的底面,因此,当其放在桌上时,声音效果比较好,但在床上会显得比较闷。

六、总结

之所以要选择笔记本而不是台式电脑,主要还是为了移动办公方便,可以利用大量碎片化时间进行创作。尽管小米笔记本并不如 Macbook Pro 完美,但用一半的价格获得其 80% 以上的使用体验,也算是物有所值了,省下的钱还可以买其它想要的物品。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