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乾州的雨

 乾州的雨沒完沒了地下了三天,老天爺似乎有許多心事要向世人傾訴,他老人家想傾訴什麼?可能是想說說我親身經歷過的那些年乾州雨天的故事吧。

「閱讀」乾州的雨

我生在80年代初,都說我們這代人沒吃過什麼苦,一直都是吃得飽,穿得暖,是幸福的一代人。我們這代人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乾州的不斷變化。

從我記事起,就厭煩下雨。房子外面下大雨的時候,我家房子裡面就開始漏雨。母親用家裡一切可以盛水的器具,儘量不讓雨滴在屋子裡面的傢俱上,聽慣了雨水滴滴嗒嗒落在瓷盆的聲音,我伴著這樣的雨聲入眠。醒來時我暗暗祈禱,如果能住上一間不漏雨的房子該多好。

「閱讀」乾州的雨

九十年代,上學了,每當颳風下雨,都得穿著沉重的膠鞋,打著大人的油布雨傘,揹著沉重的書包,踩著泥濘不堪,坑坑窪窪的泥路去上學。一個個都是六七歲的孩子,全副武裝,走著走著感覺腳下越來越沉重,走著走著大家累了就開始憧憬未來,“等我長大了,有錢了!一定要把這條路修成柏油馬路。”也忘了是誰曾經這樣發誓,但這句話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裡產生了共鳴。當時上學,有一條柏油路該多好。

高中的時候,每到夏忙時節,最怕的就是夏天的雷雨,豐收的麥子遇到大雨就會發黴,所以要趕在下雨前把麥子收完拉回家。那年,在坡上的地裡,父親拉來架子車,我們把麥子捆成一捆一捆,扛起麥子放在架子車上,父親在前面拉,我在後面推,架子車的輪子飛快地旋轉,這時候雷聲越來越近,烏雲越來越厚,架子車到半路就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們在雨中奔走,由於道路泥濘,架子車在路上打滑,我和父親象推著沉重的大山。跑到家,父親和我都成了落湯雞,身上滿是泥點!當時想如果沒有這該死的雨多好!雨中的路沒有泥濘該多好!

「閱讀」乾州的雨

別人眼中的雨是浪漫,我記憶中的雨給我帶來的大多卻是困惑與恐懼。走出屋子,看著院子裡的雨,還在下個不停,雨水匯成淺淺的小溪流進下水,彷彿把過去一切的不如意沖洗得乾乾淨淨。記憶都成了記憶。

幾十年裡改革開放的中國日新月異,乾州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村子裡家家都蓋起了新房和小樓,遠望城裡的高樓大廈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上學的小路已經很少有人涉足,小路的不遠處修了一條新的柏油馬路,村子裡也修了水泥路。膠鞋成了時代的見證!父親說夏忙沒有了夏忙的樣子,收割機三下五除二就把地裡的麥子裝進了袋子,父親說現代人真幸福!

乾州的雨,沉澱了記憶中的故事,雨聲,越來越大!我從這雨聲中似乎聽見了乾州越來越好的樂章。你聽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