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水稻也能年入過億,這兩個實在例子供您學習!

有不少朋友都覺得種水稻不賺錢,不斷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改種其他品種。但是在湖北鍾祥,卻有一位叫馬蓮芳的新農人,把水稻種向全國甚至國外,賺取了不少的利潤。

育成新品種

種水稻也能年入過億,這兩個實在例子供您學習!

2017年,馬蓮芳在全國種植10萬畝水稻,產量為2520萬斤,比種雜交水稻下降了三分之一,但銷售收入有3.78億元,除開生產成本,純利潤為7560萬元。

為什麼馬蓮芳種水稻效益如此之高呢?她有三招秘籍,下面我們就跟大家一塊來分享。

首先,馬蓮芳選用了優質原種稻“三顆寸”,在育苗專家的指導下,在2012年培育成功了新品種“長壽谷”。

“長壽谷”米粒油光透明如玉,粒長達8.8毫米,比國內一般大米長2.2毫米。

種水稻也能年入過億,這兩個實在例子供您學習!

土地入股擴規模

其次,馬蓮芳採取了輕資產的股份合作制,解決了種地的資金難題

馬蓮芳並不流轉土地,農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種植,稻穀收購價為2元一斤,以畝產1100斤計算,農民保底收入為700斤,收入1400元。多收的400斤收入為800元,扣除500元生產成本後,結餘300元參與二次分紅,分紅收入為120元。

這樣,農民種一季稻純收入為1520元,加上11月初收割的再生稻收入,農民一畝地一年純收入達2420元,高出種雜交水稻近一倍。

馬蓮芳種植的一季稻米市場價15元到18元一斤,再生稻米28元到36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這歸結於她的營銷策略。

這就是馬蓮芳的第三個秘籍!她種植的大米銷售渠道主要是訂單式銷售,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有固定經銷商,採取會員制的方式進入千家萬戶,走高端路線。

種水稻也能年入過億,這兩個實在例子供您學習!

接下來我們再介紹一種新型的售賣方式:專屬稻田認購簽約。

吉林延邊州和龍市光東村的有機稻田裡,最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屬稻田現場推介會”。

由光東村淳哲有機大米合作社提供的170公頃有機稻田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吉林大米經銷商現場認購,每畝稻田認購簽約均價達1萬元。

種水稻也能年入過億,這兩個實在例子供您學習!

認購的稻田均種植“吉粳81”優質品種,畝產約200公斤。專屬稻田簽約客戶只需在手機上安裝終端軟件,就可對認購的稻田進行24小時監控。水稻種子信息、種植信息、檢測信息、生產加工信息、倉儲物流信息等實時數據和影像也會即時傳遞給客戶。

接入物聯網技術的專屬稻田,不但讓稻米生產全過程的數據監管更加精準,也讓消費者更加準確地瞭解到“吉田認購”的品質。

“吉田認購”活動通過提前約定地塊、品種、種植方式以及所產出大米價格、包裝、配送等方式,提前鎖定服務及收益。對優化水稻種植結構、提高水稻收購價格、鎖定農民預期收益、樹立大米品牌形象具有積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