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男人:一場關於瓦伊達、冥想大師、貝克爾的網壇羅生門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當全世界都還沉浸在德約重奪溫網帶來的狂喜之時,一則團隊人事變動的消息,經過媒體的迅速發酵、產生了巨大的蝴蝶效應。“冥想大師”伊爾馬茲黯然離開,而在“宮鬥中”大獲全勝的瓦伊達,毫不避諱地表示,“是我促成了這件事,我答應迴歸開出的條件之一就是他必須離開……”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對此,大部分球迷雙手贊成,甚至評價其“撥亂反正”。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伊爾馬茲只是“背鍋走人”,畢竟,整件事的前因後果相當詭譎。至於貝克爾,他也沒有真正走遠,怎奈再度搶鏡,竟然是破產到需要賣獎盃還債,處境淒涼、令人唏噓。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瓦伊達:冰火互融,共治江山

2006-2013,是瓦伊達獨領風騷、無限高光的七年,徳約在他的悉心調教下,一步步從初涉網壇的新秀菜鳥、成長為並肩巨頭的天王巨星,他們亦師亦友、如父如子,他以一己之力帶領弟子拿下前六座大滿貫,也由此躋身傳奇教頭的行列!

2014年新賽季開始,隨著傳奇名宿貝克爾的加入,徳約的教練團隊出現了職業網壇非常罕見的“雙男主”的一幕,他們要麼在比賽中輪流上崗,偶爾同時出現在球員包廂,也基本沒有互動交流。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特別耐人尋味的是,徳約後來澄清,當初力邀貝克爾加入團隊的,正是瓦伊達本人,“因為作為球員和教練在網壇沉浮了30多年後,他想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這的確是所有尚處在蜜月期的故事、簡單而純粹的初衷,但是否經得起時間反覆推敲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他們談合作,同時也在競爭,執教理念和方式的不同,必然帶來碰撞和摩擦,尤其對瓦伊達而言,“話語權”的逐漸喪失跟淪為體能教練沒什麼區別,世上沒有幾個偉人,能真正做到“臥榻之側,尚容他人鼾睡”。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而他們的個性又迥然不同,瓦伊達外向如火、充滿激情,時常會為弟子打出好球而起立高呼,但貝克爾有著德國人與生俱來的嚴謹,又礙於自己在網壇的地位和身段,於是整個團隊都在慶祝時,常常跟所有人都不在一個頻道上,總給人感覺內斂如冰。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事實證明,“雙男主”的配置看似不合理,但有時也恰到好處!2014-2016年間,瓦伊達與貝克爾共分了六座大滿貫,而且相處久了,性格就會相互影響,於是到後來,瓦伊達學會了冰的剋制隱忍,反倒是貝克爾脾氣火爆、率先撂下狠話,容不下冥想大師。如同所有宮鬥劇的人設一樣,貝克爾鋒芒畢露,活不過五集,瓦伊達隱忍負重、厚積薄發,終成最後贏家。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冥想大師:江湖神棍 Or 御醫該死?

不少球迷認為冥想大師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徳約在過去兩年成績的突然下滑,他鼓吹“愛與和平”的冥想理論,其本質是江湖神棍。

但其實他們已經合作了五年,甚至從徳約還沒有攀上生涯第二波高峰的時候,就已奉詔多時。只不過,巔峰過後、突然的斷崖式下滑,讓急於“求醫”的徳約將他長久以來金屋藏嬌的精神導師從幕後推到了臺前,“接盤大師”方才有機會成為眾矢之的。

當然,伊爾馬茲的某些言論,的確過於“玄學”而讓人難以接受,比如他竟然說,徳約的手肘傷是一種“神聖的干預”,可以幫助他休息一下,來得正是時候!“而他的失利不應得到指責,因為他正走在通往愛的道路上。”……但你很難說,德約沒有從他身上汲取過能量和養分——打個比方,我們普通人弄丟了一大筆錢,可能幾天都睡不著覺,職業球員面對某些刻骨銘心的慘痛失利就更是如此,或許正是伊爾馬茲的出現,幫助他消化過很多人生中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讓他能夠迅速地“忘憂”和“忘我”,在第二波高峰裡戰無不勝!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那麼冥想大師到底有沒有資格當教練呢?答案是有的,他曾經就是一位職業運動員,生涯最高排名來到過146位,跟17歲豪奪溫網的貝克爾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但比之瓦伊達呢?此外,他開有正規的網球學校,名將漢圖楚娃也接受過他的指導,如果真是江湖術士,政府為何不撤銷其辦學資質?

我們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過來,可恨之人其實也很可憐,善惡之別,好壞之分,從來都是黑白互滲、而非涇渭分明!瓦伊達也說,小德最大的問題,是巔峰過後缺失了前進的動力,也是他自己主動解散教練團隊的。現在的狀況,多少有點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意味。冥想大師如一個解語的垃圾桶,任由德約傾倒了五年的負面情緒,時過境遷,人們突然要找一個“元兇”斬首示眾,方才圓滿結束這場關於“王”的鬧劇,於是大家投票表決“御醫去死”!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貝克爾:最大輸家,幸運是我

德約的三名教練裡,貝克爾的境遇最為令人唏噓,曾經作為球員和教練,他都身處聚光燈下、活得像個不可一世的貴族,不過一年光景,再見他時,已是英雄遲暮、走投無路。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這段師徒關係,一開始並不被外界看好,諸如前教練提里亞克、老對手阿加西等人都認為他個人問題、負面新聞太多,根本不適合做教練,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有成為優秀教練的業務能力!擅長“發上”的貝克爾,一定程度上改進了德約的高壓和網前,令他本就可以獨步天下的底線實力,再添重要籌碼!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然而好的業務員,不等於好的政治家,貝克爾永遠跟團隊中其他人不在同一節拍,眼裡容不得半顆沙子、要跟冥想大師硬碰硬,更是犯了大忌。也許貝克爾是想表明一種確立“絕對話語權”的決心,也許他自恃有功而過於自信。但我們別忘了,“弟子”同時也是你的“老闆”,而冥想大師正以其手腕婉轉、討得王的歡心。

不管是與君決訣,還是一招以退為進,結果反正沒有奏效。“我跟伊爾馬茲只能留下一個!”——於是,德約“成全”了他,連同瓦伊達一起遣散。只是誰都沒想到,貝克爾空有傲氣,卻無清高的資本,再度面對媒體,他不再目光如炯,一身戎裝卸去,他只是個華髮叢生、老無所依的垂暮之人。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幸運的是,這一次,德約決定站出來幫他還債,“只要他需要,我就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正如我一直說的,他完全可以指望我!”也許貝克爾是這場爭奪中的最大輸家,但曾經作為“王的男人”,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承諾,又比世人都更加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