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以前我看的最多的是《西遊記》。《三國演義》是要到識字以後,慢慢有了點歷史故事積累,這才開始看的,我特別懷念過去的國產動畫,有歷史小故事彙集的,哪怕是《舒克貝塔》《沒頭腦和不高興》都感覺特別的好看,不過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套路,一般是先出劇,然後推出相關產品,如各種玩具。說的不好聽一點,感覺現在的某些動畫,都變成長篇廣告了。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改編的作品也特別多。比如之前純娛樂的《Q版三國》,還有咱隔壁日本,推出的各種三國遊戲。一個國家的文化,在另一個國家那麼受到推崇,我們就會明白,自己的國家有多麼強大。

我對三國最初的瞭解,還不是遊戲,因為在我小時候,遊戲機是奢侈品,我也沒有零花錢去遊戲廳打《三國志》,所以多虧電視劇了,就是《老三國演義》,區別於新版《三國演義》。並不是新版不好,而是因為我只看過老版,所以就用老版三國來和大夥兒一塊說說,來個“青梅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老三國可以說是老戲骨雲集,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演員必須依靠演技,來折服觀眾,另外在當時的演員,大多是舞臺劇出身,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立刻進入角色,因為舞臺劇沒有重來的機會,都是現場直播。

曹操是鮑國安老師,諸葛亮則更是有名,是唐國強老師,上能當元始天尊,下能從軍師演到皇帝,還會開挖掘機(好吧,只是打廣告)。

古人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意思就是,天下英雄誰與爭鋒,那就是曹操跟劉備,可生兒子就一定要像孫權。這是給三國裡最著名的三個人,最經典的評價。

劉備何許人也,別看他只是個織蓆販履之輩,他可是自稱漢景帝玄孫的皇親國戚,雙耳垂肩,雙臂過膝,一派帝王之相。我之前喜歡劉備,就是因為感覺劉備寬厚仁義,尤其是攜民渡江這一段,真覺得劉備是天命所歸,不然百姓幹嘛扶老攜幼,爭相追隨。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而且當時劉備那麼牛,龐統諸葛亮都在身邊,武將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何其威風。只可惜東吳背叛,奪取荊州,劉備點兵伐吳,不幸被陸遜擊敗。兒子阿斗不成器,就算諸葛亮多謀,徒弟姜維盡力,也無濟於事。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聽了各路高人評說《三國演義》,劉備在我心中的形象,頓時一落千丈。劉備那廝,假仁假義,不惜拿自己兒子開玩笑,就為了收買人心。不說他是否真是漢室宗親,就看他老是愛哭,哭得其他人都不好意思離開他,就能看出這人和劉邦確實有幾分相似,有點市井無賴的感覺。

最過分的,也是最順理成章的,就是漢獻帝在禪讓之後,劉備立刻登基,而且給漢獻帝辦了葬禮。漢獻帝當時可沒有死,曹家做事還是比較有分寸的。劉備侵佔宗室的西川,已經是不仁不義了,這樣一來,更是把原先積累的好名聲,一掃而光。

那麼再看看他手底下的牛人呢?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諸葛亮肯定是劉備手下最重要的人才,《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足智多謀,六出祁山,因為種種原因,和阿斗掣肘,搞得每次都失敗,最終病逝五丈原,“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的能力真的這麼強嗎?其實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所展現的才能,就是三足鼎立。他能幫助劉備的,就是成為一方諸侯。在之後六出祁山的過程中,諸葛亮表現得“多智近妖”,但還是被司馬懿打敗了。所以說,其實諸葛亮的才能,並不在軍事上,而是在內政上。

蜀漢也算是二世而亡,諸葛亮是兩朝老臣,他在任的時候,蜀漢還能維持一個穩定,等他死後,整個蜀國就開始節節敗退,最終被魏國所滅。一來是因為國力衰頹,二來就是沒有像諸葛亮這樣的能人治理了。

蜀國命途多舛,那再看看最強大的魏國。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曹丞相

小的時候,我是最痛恨曹操,因為他一直跟劉備作對,可現在來看,曹操真可謂是一代英豪的典範。在當初,眾臣忌憚董卓的時候,只有曹操大笑道:“你們這樣哭,能哭死董卓否?”他站起身,向司徒大人借了一把七星寶刀,親自去刺殺董卓,可惜沒有成功,逃到外面,聚集起自己的勢力,加入了伐董卓聯盟。

任何英雄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劉備就不用說了,敗當陽,奔夏口,一生顛沛流離,到了晚年才有了西川之地。曹操也是,期間被張繡所敗,折了大將典韋,之後又被呂布殺敗,差點連命都丟了。面對袁紹的大軍,曹操親臨官渡,也是心裡打鼓。

面對失敗,曹操和劉備是不一樣的。曹操每次被打敗,回到大帳都是哈哈大笑,甚至赤壁之後也是,逆商可謂出奇的高。而劉備則是哭,之後被火燒連營,直接鬱悶而死。也可能是因為實力不同,曹操發家致富,謀士如雲,武將如雨,還有地方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的戰略選擇特別好,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算遭遇了小失敗,也能快速恢復過來。

劉備不一樣,他的勢力太複雜了,從平原,到徐州,到荊州,最後進西川,各種勢力都有,那誰最忠心呢?估計只有結拜兄弟信得過。一旦遭遇失敗,那人心很可能就散了,不能像曹操那樣立刻恢復過來,更何況曹操佔據最富庶的中原。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老夫命苦啊

曹操手下,不是姓曹就是姓夏侯,都是自己人。謀士荀彧、郭嘉人才濟濟。當時唯一能和曹操抗衡的,就是袁紹。官渡之戰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也許是命中註定,也許就是袁紹自己作,底下人知道他的脾氣,知道難逃一死,所以乾脆背叛。就在戰後,獄中的田豐一聽袁紹打敗了,笑嘻嘻地說,我就要死了。他是勸袁紹不要出兵的,可他知道袁紹的脾氣,如果打贏了,興許一個高興把自己放了,要是打輸了,那肯定找個人撒氣。

曹操則不會,他在戰後,燒燬了袁紹的所有書信,其中就包括他陣營裡的叛徒。他收買人心就比劉備要好,劉備是靠摔兒子。曹操把書信燒燬,表示一切都不追究。這個時候的曹操,是最強大的。

接下來順口提一提孫權吧,因為《三國演義》的原因,對孫權幾乎是一筆帶過,就像是配角一樣。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孫權跟劉備曹操都不同,他是子承父兄之業,也就是守城之主。但如果光以為他只會守城,那就大錯特錯了。孫權在周瑜的幫助下,於赤壁打敗曹操,之後又在濡須口與曹操交戰,雖然沒有取勝,但也給了曹操不小的衝擊,不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也是能人薈萃。呂蒙巧取荊州,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劉備。東吳也是個航海國家,據說都到了臺灣。如果從三國的存活時間來說,吳國是最後被滅的。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是因為吳國與世家大族的關係最好。

在魏國,曹家是選擇放權,給世家大族一個優先機會,也就是九品中正。而蜀國則選擇鎮壓,諸葛亮用嚴刑峻法,壓制住世家大族的勢力,畢竟是外來軍閥,不得不如此。吳國則很和睦,顧雍,張昭,陸遜都是世家大族出身,與孫權關係也特別好,可以說既獲得了支持,又保住了地位。

《三國演義》幾度夕陽紅87——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喜歡曹操

就在三國爭鋒的時候,有一個人開始暗中崛起了,那就是同樣世家大族出身的司馬懿。司馬懿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光有才能是不夠的,還得巨能活。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熬死了皇帝曹睿,等到不成器的曹爽掌握大權,突然發動政變,一舉成為魏國實際的掌權人。之後重複了一遍漢家禪讓的戲碼,讓魏國禪讓給了晉。

按陳壽的《三國志》來論,真正的正統是曹魏,因為曹魏是接受漢家禪讓的。那怎麼會擁劉反曹呢?我後來才瞭解到,中原不定,遊牧民族入侵中原,中原王朝不得不南渡,為了保證自己的合法性,他們就開始更改思想輿論,擁劉反曹,可以告訴世人,雖然我們偏安一隅,但我們是正宗的中原王朝正統。

要打敗中國,光靠武力是不夠的,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遊牧民族會被同化,首先是人口不多,要少數統治多數,必須接受文化的薰陶,還有就是他們本身都落後,尤其是在文字方面。

之後幾個能與中原王朝並肩的少數民族王朝,都有自己的文字,像契丹遼,完顏金,党項西夏,以及之後的蒙古跟大清。沒有自己的文字,那就只能依靠其他文化的文字來填充自己,那就必然會被同化。這是中文幾千年發展下來,給我們大家的福利。

《三國演義》的開場白,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就讓一切往事,成為永恆的經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