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道源文化与太极拳

朱沛霖

平凉人民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历来就有崇文尚武的传统美德。崆峒武术根植于5000年的中华文明,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又彰显着时代的特征,即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又体现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国粹,更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乃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以技击和健身两方面的作用深受平凉人民喜爱。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由陈氏第九世祖,著名拳师陈王庭所创,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陈式太极拳是结合道家的养生术,中医学说中的阴阳开合之理,吸收各派武术之精华而编就的一种高深内功拳,在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阴阳”和“虚实”,在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在动作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作为东方武术文化的一块瑰宝,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所以人们对陈氏太极拳又称“哲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又逐渐演变出了杨式、武式、吴式、孙式传统太极拳及陈、杨、武、吴、孙国家竞赛套路。

陈式太极拳作为各派太极拳的始源,经历几百年来的世代沿袭历久不衰。在抗日战争期间,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鸿烈携妻女,经西安、宝鸡来到平凉,在此生活八年。70多年来,经过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立清先生和居世安及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国际太极拳名师孙联英等几代人的坚持和努力,使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的“第二故乡”。改革开放40年来,太极之花在平凉不断绽放异彩。杨式、孙式、吴式、游龙太极及国家规定套路在平凉不断传播光大,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绚丽奇葩,其文化价值体现天人合一,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对和谐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千百年来人类长期向往的生活目标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和谐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中华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主要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中医学、传统养生学等基础理论,动作结构、运动特点、美学特征以及内在意蕴的追求和哲理等,主要根植于古老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道家文化是太极拳的源头。太极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主要是讲阴阳、虚实、攻防,而阴阳学说正是道家文化的有机内容。道学文化的源头在平凉,因为崆峒山是“道源圣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东汉明帝时代产生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崆峒山已有道家居住。道教在长期的发展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方面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崆峒山所积存下来的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文化遗产对崆峒道教的发展、兴衰与其道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原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在崆峒山曾说:“崆峒山了不得,中国道教的根在崆峒山。”皇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史传历史都是有力的佐证。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太极拳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体系,其中,哲学是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源泉,虽然太极拳理论吸收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和体系,但是,从其主要文化特征中更多地看到传统道家哲学的深刻影响,其理论以人的生命为目的,建立于道家全真葆命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其练习修养方法,还是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其技击思想,都深深地刻着道家的思想痕迹和人文主义精神,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本文作者朱沛霖系崆峒区武术协会主席,被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研究院命名为“太极拳名师”。

「了解」原来,平凉成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二故乡”已很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