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村民在建好的涼亭下納涼聊天。

乘著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近年來湛江市徐聞角尾鄉仕寮村委會的集體經濟蒸蒸日上,村道寬闊,村容整潔,村貌靚麗,鄉風文明。過去,由於受土地等自然資源匱乏的限制,仕寮村很長時間以來都無法發揮其農業產業優勢。自2016年以來,在湛江供電局的對口幫扶下,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奮起直追。如今,湛江徐聞仕寮村的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

在湛江市委市政府、徐聞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角尾鄉委鄉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駐村工作隊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不斷加強基層黨建組織建設,以黨建帶動脫貧攻堅,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堡壘作用,著力產業項目發展,調動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提高貧困戶的增收、創收能力。

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仕寮村廣告牌租金收入惠及貧困戶。

扶貧項目穩步推進 脫貧攻堅成效初顯

記者一行驅車前往仕寮村,車沿著筆直寬闊的硬底化大道飛馳。“冬季這裡更美。”仕寮村委書記歐忠文告訴記者,這裡是“候鳥的天堂”,每年冬天成群結隊的候鳥都匯聚於此,即使見到人來也不怕生。

沿著整潔的村道走進仕寮村,靚麗的牆體文化隨即映入眼簾,嶄新的電力設施整齊劃一,還有彩磚鋪設可容納幾十輛車的小型停車場。村裡的涼亭裡、大榕樹下,村民三五成群,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仕寮村委會下轄仕寮、蔡宅、北蘭、新村4條自然村,總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0畝,人均耕地不足0.5畝,全村788戶共3530人。該村漁、農並舉,主要的經濟支撐點是農業、海水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然而,由於該村受土地等自然資源匱乏的限制,很長時間以來都無法發揮自身的農業產業優勢。

據統計,現仕寮村委會貧困戶共計71戶221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43戶180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28戶41人。貧困戶中一般貧困戶2戶8人,低保貧困戶49戶192人,五保貧困戶20戶21人。

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仕寮村的光伏發電站。

2016年,扶貧工作隊來到了仕寮村,在湛江市委市政府、徐聞縣委縣政府及鄉委鄉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探索脫貧攻堅之路,接連在村中啟動了村集體和貧困戶家庭光伏發電項目、集中箱養殖基地產業項目等。

扶貧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洪文告訴記者,目前,仕寮村集體分佈式光伏發電站、廣告牌租金和集裝箱養殖等固定產業的收入均列入貧困戶分紅,不同項目所得收益按照不同分配方式發放分紅。

此外,扶貧單位還將計劃在村中籌建紅蔥合作社和養雞合作社,並鼓勵建議有剩餘勞動力的貧困戶養殖家雞和種植紅蔥,打造當地的紅蔥品牌。“我們將免費提供雞苗,養大後又按照不低於市場價的價錢收購銷售出去,實現產養銷一條龍服務。貧困戶不單是‘坐享其成’參與分紅,也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洪文補充說。

駐村隊啟動的扶貧項目建設循序漸進,惠及廣大貧困戶,已取得一定成效。歐忠文告訴記者,由於集裝箱養殖還沒出效益,目前只把廣告牌租金和產電資金的分紅平均分到貧困戶。

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鹽鹼地上的集裝箱養殖基地。

產業扶貧“變廢為寶” 發揮優勢對標養殖

據悉,湛江供電局利用自身行業資金1080萬元完成了對仕寮村的電網升級改造,解決配變重載、低電壓問題,實現動力電全面覆蓋;同時還爭取了廣東電網公司捐贈資金95萬元建設仕寮村三條入村主幹道路燈工程及村民活動場所;協調行業資金450萬元解決村民安全飲水、農田水利、道路硬底化等問題,解決村民出行、飲水等切身利益問題。

結合角尾鄉日照充足的條件,湛江供電局還快速上馬了分佈式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自2017年3月25日仕寮村建成了湛江市首個村集體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起,目前該村委會有1套80kW容量分佈式光伏發電站和20戶有條件的貧困戶屋頂已分別裝上1套3kW容量分佈式光伏發電站並正常投產;不同項目的所得收益按不同分配方式發放給貧困戶和村委會,實現貧困戶的創收、增收,加快脫貧步伐及村委會發展生產、改善基礎條件。

為了拓展產業扶貧路子,扶貧駐村工作隊還結合仕寮村委會臨海的優勢,以“走出去”的形式,對標養殖產業發展項目,2017年底引進陸基推水養殖(集裝箱養殖)系統,將一片閒置荒廢的鹽鹼地變廢為寶,將鹽鹼地變成“魚滿倉”。扶貧工作人員柯正翩告訴記者,仕家寮村委會可供開發利用的鹽鹼地有40多畝,目前已開發使用約15畝。

“集裝箱養殖的魚蝦生長週期比傳統土塘養殖更快,生產成本較少,產量效益明顯。”據瞭解,該陸基推水養殖項目由某房地產公司捐贈85萬元建設,13個箱體共投放魚苗4.6萬條,計劃養成規格為1斤的成魚,一年養1造。除去飼料、人工、水電等生產成本,該項目預計年利潤30萬元。

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仕寮村的文化園。

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扶貧共建農村“新顏”

記者走訪仕寮村委會轄下的4條自然村,村中主幹道上內容豐富的牆體文化讓人眼前一亮,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北蘭村以德育為主題,仕寮村以“法制”為主題,新村和蔡村則以美麗鄉村為主題。

近年來,扶貧駐村工作隊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在仕寮村委會辦公室,書櫃裡裝滿了關於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的工作資料,詳細記錄了駐村扶貧的工作日誌,包括產業項目實施情況和計劃工作等。

洪文告訴記者,仕寮村委會現有黨員60人,一直以來該村積極實行黨員帶頭、群眾主體共建共享,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穩步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以全面提升廣東省定貧困村村容村貌為總抓手,全力以赴推進廣東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工作。

湛江徐聞:黨建帶動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助推新農村建設

村民正在清潔村裡的文化牆。

駐村工作隊來到仕寮村後,多次組織村委會黨員幹部、村民代表以“走出去”的形式去對標學習,積極向先進者請教學習,借鑑先進理念和工作方法,對照查找差距,立足本地實際,把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做法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轉化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路對策,當好政策的宣傳員、新農村建設的解說員,全力支持新農村建設,積極投身到新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中。

仕寮村委書記歐忠文說:“目前新農村建設‘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所有自然村按照該自然村的實際情況,及按照廣東新農村建設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各項指標,比如建好村內道路硬底化,保障村民用電,管好村裡的垃圾收集和整治等。依靠勞動和科技致富,培育壯大產業,確保貧困戶收入標準。”(湛江日報 文/圖 記者黎陽明 梁染渠 通訊員詹甸 柯正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