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周報:先抑後揚,能見度提升

公募基金週報:先抑後揚,能見度提升

市場可能出現先抑後揚的走勢,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維持偏均衡風格的基金組合,保持節奏儲備優質成長基金,等待“能見度”的提升。

摘要

上週,滬深兩市雙雙收跌。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於2847.42點,跌42.34點,跌幅為1.47%;深成指收於9379.47點,跌30.48點,跌幅為0.32%;滬深300收於3510.98點,跌97.92點,跌幅為2.71%;創業板收於1606.71點,漲57.05點,漲幅為3.68%。兩市成交16089.26億元。總體而言,小盤股強於大盤股。中證100下跌3.67%,中證500上漲1.12%。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2個行業上漲。其中,計算機、國防軍工、電子錶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6.99%、4.53%、3.38%,建築材料、鋼鐵、房地產表現居後,漲跌幅分別為-4.48%、-5.74%、-6.58%。

上週,中債銀行間債券總淨價指數上漲0.30個百分點。

上週,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道指下跌1.26%,標普500下跌1.33%;道瓊斯歐洲50 下跌1.24%。亞太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恆生指數下跌1.31%,日經225指數下跌0.94%。

上週,國內基金漲跌不一,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表現相對較好,漲跌幅分別為0.21%和0.06%;QDII型和指數型表現相對居後,漲跌幅分別為-0.88%和-0.64%。

股票型基金:因為外生性變量暫時對盈利的影響有限,同時當前市場估值水平已經回到16年熔斷之後2638點的位置。這樣看來,確實我們關注的重心應該在內生性變量上。由於此次“去槓桿”的政策是主動的,而非被動,那麼相信政府在節奏和力度上是有充分把握的,我們所擔心的打破剛兌和民企、小微企業不被錯殺的矛盾大概率會被有效化解。整體來說,“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是不變的格局,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對沖一些潛在風險,只要規範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積極的財政政策總量上是不變的。白馬風格的修復(延續)與中小創的趨勢動能(放緩)已經完成收斂,“謹慎+成長”兩個策略關鍵詞迴歸謹慎,短期估值底出現後政策“能見度”大概率提升,我們將密切關注新增資金、貨幣政策和中報盈利的比較優勢。7月份內生與外生對市場情緒產生超預期衝擊的變量較少,已經PRICE-IN的變量包含(貿易摩擦、信用違約、經濟減速),故而市場大概率延續現金質量溢價、抗週期板塊、內生性增速優質三個邏輯等待底部出現。市場可能出現先抑後揚的走勢,中報盈利的比較優勢將提升優質成長股的超額收益概率。建議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維持偏均衡風格的基金組合,保持節奏儲備優質成長基金,等待“能見度”的提升。

債券型基金:央行本週資金淨回籠 4200 億元,資金利率結構性分化,整體來看月末前略有收緊。基本面方面,6月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加16.5%,較上月有所提升,但規模口徑的缺失導致可比性不一定強,PMI6月整體小幅下滑,整體供需呈現兩弱的狀態。另外,央行口徑關於流動性表述的變化也正式從“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變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主基調微調,本週債市漲幅較大。策略上建議對信用債謹慎配置,可選取適當利率債類基金做攻擊。

QDII基金:上半年新興市場風險是自身脆弱性、中美貿易摩擦及美元美債收益率同時大幅上升的結果。若以匯率變動作為度量衡,則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匯率貶值幅度明顯超過同期美元升值幅度的主要新興經濟體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二季度墨西哥匯率也出現顯著貶值。事實上,7月6日美國對華加徵關稅靴子落地的影響可能已反映到資產價格之中,7月底中國政治局會議可能會對中國經濟和全球形成一定政策面影響,目前市場對於9月美聯儲再度加息預期較強,預期變化及靴子是否最終落地或均對市場產生階段性影響,11月美國中期選舉給美國政治和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將反映到此前甚至此後一段時間的資產價格當中。若下半年美國經濟仍保持強勁、非美經濟存在邊際改善,疊加中期選舉前美國市場風險偏好回暖以及美債收益率或難以大幅走高的判斷,則美國及非美經濟體權益資產極有可能出現一次同步地、階段性反彈。

市場回顧

一、基礎市場

上週,滬深兩市雙雙收跌。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於2847.42點,跌42.34點,跌幅為1.47%;深成指收於9379.47點,跌30.48點,跌幅為0.32%;滬深300收於3510.98點,跌97.92點,跌幅為2.71%;創業板收於1606.71點,漲57.05點,漲幅為3.68%。兩市成交16089.26億元。總體而言,小盤股強於大盤股。中證100下跌3.67%,中證500上漲1.12%。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2個行業上漲。其中,計算機、國防軍工、電子錶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6.99%、4.53%、3.38%,建築材料、鋼鐵、房地產表現居後,漲跌幅分別為-4.48%、-5.74%、-6.58%。

上週,中債銀行間債券總淨價指數上漲0.30個百分點。

上週,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道指下跌1.26%,標普500下跌1.33%;道瓊斯歐洲50 下跌1.24%。亞太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恆生指數下跌1.31%,日經225指數下跌0.94%。

公募基金週報:先抑後揚,能見度提升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海外數據截止2018-6-29

公募基金週報:先抑後揚,能見度提升

二、基金市場

上週,國內基金漲跌不一,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表現相對較好,漲跌幅分別為0.21%和0.06%;QDII型和指數型表現相對居後,漲跌幅分別為-0.88%和-0.64%。

公募基金週報:先抑後揚,能見度提升

數據來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QDII淨值截至日為2018年6月29日

上週,權益類基金表現較好的是中歐電子信息產業A、諾安高端製造、中融競爭優勢等;混合型基金表現較好的是金信深圳成長、中海量化策略、海富通股票等;封閉式基金表現較好的是信誠中證信息安全B、華安創業板50B、富國中證工業4.0B等;QDII式基金表現較好的是國泰大宗商品、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易方達原油C人民幣等;指數型表現較好的是易方達天弘中證計算機A、天弘中證計算機C、南方中證500信息技術ETF(詳細,購買)等;債券型表現較好的是長信穩益、南方多元、上投摩根純債添利A等;貨幣型表現較好的是天弘現金B、泰達宏利貨幣B(詳細,購買)、天弘現金C等。

上週,好買牛基組合上週業績為-2.19%,6月推薦以來收益為-7.16%。

公募基金週報:先抑後揚,能見度提升

數據來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時間2018-6-1至2018-6-29

上週焦點

一、中國6月官方製造業PMI回落至51.5

2018年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5%,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仍高於上半年均值0.2個百分點,製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9%,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保持在臨界點之上;中型企業PMI為49.9%,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落至臨界點以下;小型企業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仍低於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於臨界點。

二、偏股基金業績普虧 覆盤公募基金上半年走勢

Wind統計顯示,截至6月29日,各類基金中,貨幣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為1.98%,其次是債券型基金,為1.52%。而權益類基金今年以來受A股單邊下跌行情影響表現不佳。單基金方面,今年以來業績表現最好的個基為富國精準醫療(混合型基金),收益率為29.53%。分類型看,主動股票型基金冠軍為上投摩根醫療健康,20.21%;指數型基金冠軍為銀華中證全指醫藥衛生,18.37%;債券型基金冠軍為廣發7-10年國開行A,6.43%。

三、公募首超13萬億

2018年5月底,公募基金規模進一步節節攀升。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微信公佈5月份公募基金規模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3.41萬億元。從5月份情況看,助長整個公募基金規模的仍是貨幣基金,一個月規模增長了超4500億。相比3月底規模,2個月內貨幣基金激增9700億。其他類型基金中,除了封閉式基金和債券基金規模縮水外,基本所有類型的基金規模都出現了上漲。

四、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例會

6月28日,央行網站發佈關於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的信息,而央行上一次發佈該例會情況是在2017年的第四季度。值得注意的是,這是6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發佈後,貨幣政策委員會新成員召開的首次例會。與2017年第四季度例會召開時相比,當前宏觀經濟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中美貿易衝突懸而未決,股市與匯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措辭的四項變化顯示,貨幣政策正在通過改善流動性、穩定預期等手段減少不確定性對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衝擊。

好買觀點

一、股票型基金投資策略

宏觀面:從趨勢來看6月PMI新出口訂單3月移動平均回落。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8%,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進口指數為50.0%,低於上月0.9個百分點。從外圍經濟來看,企業對貿易衝突和政治不確定性的擔憂導致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降至十八個月最低;美國經濟表現依然強勁,但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給出口商預期造成不確定性。這是造成6月份PMI景氣度回落的兩大因素。

政策面:在中美貿易衝突懸而未決、金融市場波動增加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措辭的四項變化顯示,貨幣政策正在通過改善流動性、穩定預期等手段減少不確定性對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衝擊。第一,對流動性的表述由“合理穩定”轉為“合理充裕”。第二,要求“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第三,增加了“穩定市場預期”的表述,要求“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第四,未提及“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

資金面:全球資金繼續流出中國(包括A、H、紅籌)市場股票型基金,規模為6.6億美元,略好於上週流出8.1億美元的情況;追蹤香港本地市場的基金本週也繼續流出2.2億美元,與上週2.5億美元的流出規模基本相當。因此合計來看,本週中國+香港股票型基金流出8.8億美元,規模較上週的10.7億美元略有減少。

情緒面:上週,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3.93%,當前倉位59.64%。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3.97%,標準混合型基金上升3.92%,當前倉位分別為90.45%和56.28%。根據滬深交易所最新數據,上週兩融餘額持續下降,截止6月28日,兩融餘額達0.92萬億元。此外,股市交易量未明顯上升,從數據層面來看,投資者情緒依舊謹慎。

因為外生性變量暫時對盈利的影響有限,同時當前市場估值水平已經回到16年熔斷之後2638點的位置。這樣看來,確實我們關注的重心應該在內生性變量上。由於此次“去槓桿”的政策是主動的,而非被動,那麼相信政府在節奏和力度上是有充分把握的,我們所擔心的打破剛兌和民企、小微企業不被錯殺的矛盾大概率會被有效化解。整體來說,“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是不變的格局,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對沖一些潛在風險,只要規範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積極的財政政策總量上是不變的。白馬風格的修復(延續)與中小創的趨勢動能(放緩)已經完成收斂,“謹慎+成長”兩個策略關鍵詞迴歸謹慎,短期估值底出現後政策“能見度”大概率提升,我們將密切關注新增資金、貨幣政策和中報盈利的比較優勢。

7月份內生與外生對市場情緒產生超預期衝擊的變量較少,已經PRICE-IN的變量包含(貿易摩擦、信用違約、經濟減速),故而市場大概率延續現金質量溢價、抗週期板塊、內生性增速優質三個邏輯等待底部出現。市場可能出現先抑後揚的走勢,中報盈利的比較優勢將提升優質成長股的超額收益概率。建議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維持偏均衡風格的基金組合,保持節奏儲備優質成長基金,等待“能見度”的提升。在基金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銀華盛世精選、中歐醫療健康、交銀新生活力、安信價值精選和嘉實滬港深回報等。

二、債券型基金投資策略

上週中債總財富指數收於176.1964,較前週上漲0.62%;中債國債總財富指數收於175.905較前週上漲0.67%,中債金融債總財富指數收於177.8873,較前週上漲0.57%;中債企業債總財富指數收於169.9126,較前週上漲0.11%;中債短融總財富指數收於166.4567,較前週上漲0.16%。

中債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顯示,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6%,下行11.85個基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48%,下行8.48個基點;銀行間一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12.05個基點,銀行間三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12.45個基點,10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4.21個基點,分別為4.54%、4.55%和5.06%,一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1.05個基點,三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1.45個基點,10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4.79個基點,分別為5.43%、5.50%和6.04%。

資金面:本週央行市場逆回購投放 3000 億元,逆回購到期 6700 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500 億元,本週資金淨回籠 4200 億元。下週央行公開市場將有51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週一至週五分別到期200億、1500億、900億、1400億、1100億。本週市場對跨月跨季情緒表現較為樂觀,跨季資金需求主要集中在 7 天,資金面整體有所趨緊。

經濟面/政策面:6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5%,低於預期51.6%,較前值51.9%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拉動因素是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的下行,從生產活動來看,生產及新訂單指數均處下行。而價格方面有所抬升,出廠價格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均大幅上漲,一定程度上可能拉動下月PPI回升;原材料價格指數繼續上行也是企業採購熱情稍有下降的原因之一。整體來說,6月份製造業表現出供需兩弱的局面,製造業態勢較為疲軟。

債市觀點:央行本週資金淨回籠 4200 億元,資金利率結構性分化,整體來看月末前略有收緊。基本面方面,6月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加16.5%,較上月有所提升,但規模口徑的缺失導致可比性不一定強,PMI6月整體小幅下滑,整體供需呈現兩弱的狀態。另外,央行口徑關於流動性表述的變化也正式從“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變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主基調微調,本週債市漲幅較大。在基金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興全磐穩增利、易方達穩健收益、大成景安短融。

三、QDII基金投資策略

一方面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債收益率系統性回升,都為包括香港市場在內的新興市場帶來持續資金外流的壓力;另一方面中國經濟2018年的宏觀環境,內需方面地產、基建的拉動動力較2017年減弱,外需方面持續的貿易摩擦也為進出口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這給香港市場帶來持續情緒上的壓力。流動性縮緊可能帶來新興市場內部分化的進一步加劇,但長期來看,香港市場背靠中國經濟,具備極大的深度與韌性,港股市場及上市制度等也在不斷變革革新中,市場因此有望以其自身良好的經濟基本面、突出的估值優勢以及政策助推下不斷提升的吸引力,獲得海外以及南下投資者的青睞。

上半年新興市場風險是自身脆弱性、中美貿易摩擦及美元美債收益率同時大幅上升的結果。若以匯率變動作為度量衡,則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匯率貶值幅度明顯超過同期美元升值幅度的主要新興經濟體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二季度墨西哥匯率也出現顯著貶值。事實上,7月6日美國對華加徵關稅靴子落地的影響可能已反映到資產價格之中,7月底中國政治局會議可能會對中國經濟和全球形成一定政策面影響,目前市場對於9月美聯儲再度加息預期較強,預期變化及靴子是否最終落地或均對市場產生階段性影響,11月美國中期選舉給美國政治和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將反映到此前甚至此後一段時間的資產價格當中。

若下半年美國經濟仍保持強勁、非美經濟存在邊際改善,疊加中期選舉前美國市場風險偏好回暖以及美債收益率或難以大幅走高的判斷,則美國及非美經濟體權益資產極有可能出現一次同步地、階段性反彈。

掌上基金APP是好買財富旗下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基金交易與資訊服務的理財軟件。實時的基金在線交易,優選基金推薦、熱銷基金、基金排行榜、熱點行業資訊以及獨家研究報告等完善的基金資訊,為基金投資者帶來專業、及時、全面、便捷的一站式投資服務。好買財富是由騰訊、聯想注資,是中國領先的獨立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