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要等幾十年?印度密謀打造飛彈測量船,想幹啥用?

導彈測量船,顧名思義,就是測量導彈發射時各項數據的船。聽名字他挺簡單的,但是它確融合了各項高精尖技術,比如定位系統要求精度達到釐米級別還要有超高的光學瞄準設備,以及配套的聲納,雷達等等,也正是由於需要的技術過於複雜,世界上僅有中美俄等國才能製造。

這回要等幾十年?印度密謀打造導彈測量船,想幹啥用?

然而最近,確傳出了傳說中的“製造大國”印度正在測試其試製的導彈測量船。而據印度官方報道,該船將會於今年12月份進行交付,成為“印度製造”計劃中的新一個亮點。那麼印度官方的消息到底可信嗎?從官方資料顯示,這艘傳說中的測量船已經制造了五年,從2014年鋪設龍骨,到這次的公開亮相,這艘船一直在室內船塢進行製造,感覺有點閉門造車的意思。但是,該船的噸位僅有1.5萬噸,這對於印度來說,的確不少,但是反觀中美俄三國的測量船,你就會發現他簡直就是個小船。

從官方資料顯示,這艘傳說中的測量船已經制造了五年,從2014年鋪設龍骨,到這次的公開亮相,這艘船一直在室內船塢進行製造,感覺有點閉門造車的意思。但是,該船的噸位僅有1.5萬噸,這對於印度來說,的確不少,但是反觀中美俄三國的測量船,你就會發現他簡直就是個小船。

這回要等幾十年?印度密謀打造導彈測量船,想幹啥用?

拿中國最小的第一代遠望船來說,它的自重就達到了2噸,更別說其他型號的測量船了,而噸位的限制也決定了其註定跑不遠,也造成了它遠洋能力的薄弱。這樣的話,印度的測量船隻能部署在亞洲附近海域,然而現在的導彈動不動就是跨洲跨洋,很顯然,印度的測量船不能很好的測量其數據。

另外,對於測量船來說,影響其測量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船上所裝備的各項設備。比如各類導彈追蹤設備,光學測量追蹤設備,也包括遙控啊定位啊,衛星啊一系列設備,但是現在問題來了,印度有能力製造這些設備嗎?

這回要等幾十年?印度密謀打造導彈測量船,想幹啥用?

或許通過印度首艘航母的經歷,我們就能得出答案。從2015年的第三次下水,簡單的舾裝就有了長達三年的時間,而且是不是還爆出各大問題,簡直就成為了各國軍迷的笑料。航空母艦作為國之重器都做的不好,加上測量船還需要比航母更高的定位能力以及更高的雷達系統,想要製造個測量船遠比航母困難,更別說是印度了。

所以說,印度所謂的導彈測量船對於我們來說頂多算是簡配版的遠望一號測量船,其各項技術都算不上成熟,更加上它那可憐的噸位,頂多在印度洋跑跑就可以吧,印度這個傳說中的製造大國,的確還有好多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