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爲啥稱生男孩爲弄璋之喜,生女孩爲弄瓦之喜,還有這樣的含義

漢語言的博大精深不用再誇,這已經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不少外國人都曾說,中國語言足以讓不少外國人抓狂,一個漢字不僅能表達多個意思,一個意思還能有不少表達方式。

就拿生孩子這件事來說吧,在古代,當新媽媽們誕下孩兒的時候,不少人都會到這家來祝賀。在說吉利話的時候,也會因為孩子性別不同而用不同的話來說。

古人為啥稱生男孩為弄璋之喜,生女孩為弄瓦之喜,還有這樣的含義

生了男孩會說弄璋之喜,生了女兒會說弄瓦之喜,為什麼古人會這麼說呢?

其實古文字都是有它特定的含義的,在這兩句吉利話中,“璋”在古時候指的是一種玉器,而“瓦”其實指的是紡錘。估計不少人都對這兩個字理解有誤吧。

其實這兩個成語都是出自《詩經》:“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生的是男孩,就把他放在床上,穿好衣服,給他玉璋玩耍。

古人為啥稱生男孩為弄璋之喜,生女孩為弄瓦之喜,還有這樣的含義

這句話表達的寓意是,希望生下的男孩品性高潔,以後可以當大官。

“璋”是玉器的一種,是一種很漂亮的玉。古人以玉比作男子,有君子如玉的說法。若家中生下男孩,自然也希望他成為像玉一般的君子。

而且古時候能佩戴圭璋的都是王侯將相,所以才有了人們期望男孩子飛黃騰達的寓意。

古人為啥稱生男孩為弄璋之喜,生女孩為弄瓦之喜,還有這樣的含義

至於弄瓦之喜,不少人都以為這裡的“瓦”是指瓦片,以為是貶低女孩子不值錢,生下了也是賠錢貨的意思。

其實這裡的“瓦”其實指的是紡錘。同樣出自《詩經》:“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意思是生下的若是女孩子,那就把她放在地上,裹好襁褓,給她玩紡車上的紡錘。

這句話表達的是,女孩子玩弄紡錘,長大後就會善長家務,成為一個賢妻良母。

“瓦”在古代是紡車上的 一個部件,相當於紡錘。古代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紡織一直是女子從事的勞動。

古人為啥稱生男孩為弄璋之喜,生女孩為弄瓦之喜,還有這樣的含義

所以女孩子從小就要接觸這些工具,磨練自己女紅的技巧,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家務好手,勤儉持家,做一個賢內助。

其實最早這種說法出自周朝,那時是沒有多少重男輕女思想的,只是因為社會分工不同,才有說法上的區別。

不過語言表達的意思在各個時期都會有變化,之後隨著重男輕女思想的嚴重化,人們理解這句話自然也有了偏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