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餐飲店價格低到不可思議,能複製嗎?

為什麼有的餐飲店價格低到不可思議,能複製嗎?

很多中小餐飲老闆碰到生意不好的時候,或者想和隔壁店競爭的時候,最大的殺手鐧就是打價格戰,玩命地降價,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就差倒貼了。

那麼低價策略對於中小餐飲來說,到底是無往不勝的利器,還是飲鴆止渴的無奈之舉呢?

鵬叔最近去了上海長樂路的一家很有特色的臺灣滷肉飯小館子,這家店已經開了有十多年或更久,小店最大的特色是菜價非常之便宜,要知道長樂路在上海絕對是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它菜單居然便宜得有點不可思議,價格像是10年前的餐廳感覺,不信的請看下圖:

為什麼有的餐飲店價格低到不可思議,能複製嗎?

鵬叔去的時候正好是中午飯點,生意好得很,基本都是附近辦公的白領,多數都是老顧客,老闆娘和老闆在招呼著顧客入座,很多都很熟悉,不用顧客開口,老闆都會主動問今天還是吃什麼什麼吧?有點像街坊鄰居的那種感覺。

小店的面積不大,20個座位左右,裡面的陳設,基本是90年代的感覺,很陳舊了,顧客自己填單子,老闆算賬收錢後上菜,速度挺快,鵬叔點了招牌滷肉飯,還有幾個小配菜,味道還是不錯,有點媽媽燒的家常菜的味道,

但說實話,菜量很小,不是用盤子盛,準確說是碟子盛菜,基本就是嚐嚐味道,但至少對於價格來說,這個菜和飯可以打八十五分了,

為什麼有的餐飲店價格低到不可思議,能複製嗎?

環境就不行了,一個是舊,一個是太狹小,有點悶,人聲比較吵雜,屬於低頭快吃,吃完就走,多一分鐘不多停留的那種。

為什麼有的餐飲店價格低到不可思議,能複製嗎?

小店能在這麼便宜價格下,還堅持坐下來,肯定還是賺錢的,估計這房子可能是老闆自己買下了,或是很便宜的租金,因為隔壁都是賣旗袍的服裝店,它蠻鶴立雞群般另類地存在著。

老闆和老闆年都50多了,也沒看他們開出其他分店,就守著這個小而美的小館子,也挺好。

但這樣的店,一般都沒有可複製性,屬於孤品絕版。

之前在上海普陀西宮公園那,也有一個幾十年的點心店,面積不小,有200多平,在繁華的曹楊商圈,仍舊保持著90年代大食堂的那個格調和氛圍,

特點也是價格很便宜,多數飯和麵都是10塊以下的,各種餛飩、澆頭面、蓋澆飯、燒餅、豆花(北方叫豆腐腦),品種很多,價格超實惠,口味也過得去,都是老師傅燒的,

食客也是絡繹不絕,當然以中老年顧客為主,年輕人不多(大概年輕人,有點不好意思來,覺得太土,尤其是白領啥的,寧願去吃更貴的)。

但很遺憾,這個點心店後來被拆遷了,聽說又在其他地方開了新店,但租金成本的變化,價格也調整了,生意就沒有原來那麼火了。

這些有濃重歷史痕跡,或者說有特殊條件下的餐飲店,的確做到了價格非常便宜,但都是孤本模式,現在的新店幾乎不可能複製這種超低價模式,除非老闆賠本賺吆喝。

換句話說,就算你能做到這麼低的價格,你能賺多少?

鵬叔提到的這兩個店,也基本放棄了所謂的環境,就是走極簡路線,甚至是過分簡陋了。這個和目前當下主力消費群體的需求其實是完全不匹配的,

因為沒有辦法,食材原料價格都這麼高了,菜品還賣那麼低,還要保證食材不濫竽充數,只有放棄環境和服務了。

而我們目前很多餐飲老闆還要弄點不錯的環境,價格又要低,唯一的解釋就是:為了盈利,只能用最便宜,甚至是很垃圾的食材了,才能有微薄的利潤。

所以,喜歡那種超低價外賣的顧客,最好幾塊錢吃一頓飯的那種顧客,你們膽子真大,屬於要錢不要命了,

一個是把餐飲老闆的生意給越吃越差,另一個是把自己的命不當命啊,吃下去的都是什麼啊,你不想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