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荣辱岂能惊!

一蓑烟雨任平生,荣辱岂能惊!​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泰斗,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词题材广泛、清新洒脱、豪迈奔放、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蓑烟雨任平生,荣辱岂能惊!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游历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性格豁达,为人率真,行止有道家风范。

《定风波》词成于贬庶黄州闲散之时,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众人避之不及,唯东坡却处变不惊,泰然处之,挥洒从容,缓步而行。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荣辱岂能惊!

词篇虽短,却意境悠远、想象丰富,恰如登高望远,长啸当歌。而全词给人一种笑傲人生,超然物外,又怡然自得、荣辱不惊之感。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荣辱岂能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