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的新通知,基層醫生的出路或許就在這裡

今年六月初,在杭州舉辦的“2018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上,上至公立大三甲的專家和國家衛計委官員,下至最基層的醫務工作者,面對醫改的共識——“基層醫療真正強大成功的那一天就是全國醫改真正成功的那一天”。

廣東出的新通知,基層醫生的出路或許就在這裡

關於醫改,雖然大家形成了統一的認識,那就是“醫改成功關鍵在於強基層”。可是當前基層醫療的現狀,很多基層從業的醫務人員自己都感到迷茫和無奈。

目前我國廣大的基層醫務工作者並沒有正式的國家公務員編制,這是現實情況。這也就意味著基層的醫生群體基本要靠自己的診療服務收費和要藥品利潤來自己養活自己。可是面對藥品零差價和全國已經從上到下全面推廣的限制輸液政策,藥品的利潤大幅度縮水,過去主要依靠於輸液的諸多診療服務又不能開展。基層的醫生如何在自己的執業範圍內合理的開展醫療診療服務,通過自己專業的醫學知識掙得合法可觀的收入來養活自己和家人,自己都滿心打鼓。

可能有人會提到公共衛生服務的政府補貼。提到公衛補貼,最有發言權的基層鄉村醫生可能都不想說什麼了。不能馬上開拓發展增值醫療服務,又不能像過去一樣的“以藥以液養醫”,基層醫生的薪資都沒有保障。不少基層醫生都感覺找不到出路,選擇改行離開了。

前不久看到廣東省發佈了《廣東省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彷彿看到了基層醫生的出路。

廣東出的新通知,基層醫生的出路或許就在這裡

此次廣東省發佈的《方案》裡明確指出,具有全科醫學執業範圍的鄉村醫生,可上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多點執業,以上人員應加註全科醫生執業範圍並納入屬地全科醫生人員統計和管理。意味著只要具有具有全科執業資質,就可以進行多點執業。相比於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於印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提出的: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可以說是全面放寬限制,真正的讓多點執業直入基層。

《方案》裡還提出,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主招聘臨聘全科醫生並簽訂勞動合同、同工同酬允許符合條件的註冊全科醫生個體或合夥在城鄉開辦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在零售藥店內設立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公立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在全科診所多點執業並按勞取酬。“同工同酬”被明確的寫進了行政文件之中,基層眾多沒有編制的臨聘醫生的薪酬將於編制內的同事一樣,薪資公平有保障。允許多點執業的地點甚至到了零售藥店,基層的“醫”與“藥”的結合,就醫問藥更加便捷,基層的病患引流更有希望。按勞取酬,多勞多得,讓勤勞又有能力的基層醫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自身專業價值的同時,取得滿意的薪資報酬。

對於因學歷而在職稱評審上吃虧的長期工作在基層一線的醫生,此次《方案》裡也明確給出了支持的政策。《方案》強調:對長期紮根粵東西北地區基層工作,並取得國家和省、地級以上市表彰獎勵的全科醫生,可突破學歷等限制,破格晉升職稱。從行業個人精神榮譽上,給予了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醫生堅定的支持和肯定。

基層醫生們,希望或許就在此。往全科方向走,多點執業,多勞多得,獲得滿意的收入,實現個人價值,指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