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近百對「建築大師」電線上安家,愛巢好似搖籃讓人稱絕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歡迎你長期住在這裡。”聽到這首歌,可能會喚起很多人兒時的回憶。小暑時節,在東北地區的遼寧瀋陽,許多從南方返回的燕子“夫婦”們正忙著築巢繁育後代,與以往不同的是,由於人們居住環境的不斷變化,燕子們在安家選址時只能“隨遇而安”了。

7月7日,在瀋陽的一處建築群內,鋼筋混凝土的樓房早已取代了過去的瓦房,外表貼滿了瓷磚、幾近乎封閉狀態的樓房早已不能滿足燕子築窩的條件,一些原本每年返回到此的燕子為了繁育後代,不得不“另想辦法”。

在眾多樓宇之間,有一處雨搭狀的建築,較好的地理環境成為了燕子們築窩的必爭重地,“凡是能築窩的地方,都有燕子窩”,一位居民說,從開春時起到現在,這裡每天都有許多燕子出現,截至到現在有近百對燕子”夫婦“在這裡安家,目前有不少已孵出了小寶寶。


正如這位市民所說,一些燕子窩築在了預留出來的一根根電線上,據目測,每一根電線下都會懸掛著一個燕子窩,一些雛燕伸著小腦袋,見有親燕來餵食,一個個張大了嫩黃的嘴巴來接食物。

“看見它們的身影時意味著漫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來了”,這些燕子的到來,也給附近的人帶來了很多驚喜,有人稱,每天聽著它們歡快的呢喃,看著它們一點一點地將窩磊起來,再看著它們繁育出小燕子,也是件有趣的事兒。

“和它們當鄰居是件快樂的事兒”,燕子在民間有很多吉祥如意的傳說,居民們認為燕子來自己家築窩,就寓意這戶人家的人品好,日子過得喜慶,家人身體健康,或是有喜事之兆。燕子築巢精巧,在我國許多地方,燕子又稱之為巧燕,它精巧的築巢技術又被稱作為鳥類中的“建築大師”。


燕子的巢多是用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一些青蒿葉。燕子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

居民們都覺得,燕子能在自己家搭窩產仔,說明這裡環境好,人好,燕子能帶來福氣。居民們都表示很願意與這些可愛的小燕子做鄰居,並相約一定要保護好燕子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