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讓孩子養成這7個習慣,開學變身「高效能人士」

寒假期間讓孩子養成這7個習慣,開學變身“高效能人士”

“成功沒有捷徑,但需要一些好習慣。”的確,如果將人的各種命運分解、揉碎,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規律的話,那麼就會發現:良好的習慣,敢於抓住際遇的勇氣是比天賦更為重要的東西。

曾被美國《時代》週刊稱為“25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的柯維先生,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作者,曾經還專門針對孩子寫過另外兩本著名的書:《The 7 Habits of Happy Kids》和《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美國學校把它們歸納為孩子成長的7棵習慣樹。

寒假期間讓孩子養成這7個習慣,開學變身“高效能人士”

寒假將至,家長和學生們都一起慢慢養成這些好習慣吧!

習慣1:積極主動,我的人生我負責

Be proactive —— you're in charge

✦ 習慣標準:對自己負責,做事積極主動;管理自己的行為、態度和情緒;做了錯事不怪別人,而應反省自己;不用別人說我也會去做正確的事情,哪怕沒有人在看。

✦ 操作實例:有家長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幫孩子準備第二天上學需要的東西,後來發現適得其反。有一次大人不在家,孩子就完全蒙了,第二天上課要交的作業、要用的文具都沒帶。

不要讓孩子變得過分依賴。很多家長怕把事情交給孩子會弄遭,可是誰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多給他一些嘗試的機會,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習慣2:有目標,有計劃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Have a plan


✦ 習慣標準:做事前先定計劃和目標,努力去做有意義和能帶來積極影響的事。

✦ 操作實例:朋友團隊招到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實習生,他說這位實習生最大的特點是,每次分配任務時,第一個問題肯定是“for what?”以終為始,目標感很強,然後就是定計劃、列清單,所以每次都把任務完成得很出色。所以做事前,先問以下幾個問題:

你打算做一件什麼事?

做這件事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通過做這件事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和結果?

計劃用多長時間做完這件事?

習慣3:做事分主次,先工作,後娛樂

Put first things first - Work first, then play

✦ 習慣標準:不該做的事,勇於說不,在重要的事情上花時間;學會制定優先級,做日程表,並執行計劃;對自己有紀律,做事井井有條。

✦ 操作實例:做事情要有優先級,這是美國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受到的教育。養成這個好習慣,能讓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保持理性,更愉快且高效地完成學習及生活中的各項事務。

習慣4:從雙贏角度考慮問題,利己利人

Think win-win - Everyone can win

✦ 習慣標準:勇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但同時也會考慮別人的需求;有矛盾的時候,尋求能平衡彼此需求的解決方案。

✦ 操作實例:有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的一個經歷,自己給孩子買了一個ipad,剛好鄰居家的毛毛也在,看到ipad後非常喜歡,就央求孩子借給他玩幾天,可孩子怎麼也不肯,還把ipad藏了起來。有一天,孩子自己把ipad拿出來玩的時候,毛毛突然跑來了,孩子見狀趕緊跑到房間裡躲起來。

事後這位家長就告訴自己的孩子,應該用雙贏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不然自己玩不好,毛毛也不高興,相當於雙輸。後來孩子非常熱情的ipad帶到毛毛家,兩人開開心心地一起玩了一下午,大家都win了。

習慣5:先去理解別人,再求被人理解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 習慣標準:仔細聆聽別人的主意和情感,努力從他人角度去理解問題;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不插嘴、不打擾,並注視他的眼睛;能自信地說出自己的主意。

✦ 操作實例:用一句老話說就是:“會站到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先做到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大家不妨在生活中試試“

Show your respect”,這句話是美國父母們經常給孩子說的。孩子們從小就會被要求和人溝通要認真聽、不打斷,你可以表示不同意,但是必須要show your respect。

習慣6:協同——合作會更好

Synergize ——Together is better

✦ 習慣標準:珍重別人的優點,向他們學習;即使別人和自己很不一樣,也能與大家友好相處;能有效地進行團隊合作,始終保持謙虛的精神。

✦ 操作實例: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說到合作,的確是很多中國孩子的一個痛點,因為大家習慣參加個人項目。比如中國的金牌體育項目,都是羽毛球、乒乓球、跳水、體操等個人項目居多。

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趁假期讓孩子多參加合作型的體育項目,例如足球、籃球、棒球、橄欖球等,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學會配合、協作、共贏。畢竟,一個人雖然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能走得很遠。

習慣7:磨刀不誤砍柴工,尋求健康和平衡

Sharpen the saw——Balance feels best

✦ 習慣標準:注意飲食、鍛鍊和睡眠;多花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而不是電腦手機。

✦ 操作實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美國教育裡很重要的一課,他們會學習營養搭配知識。比如一個叫21 challenge的活動,倡導家長和孩子連續21天,每天動手做一樣健康食品。

“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一個好習慣。”養成一些好習慣,對他的成長甚至一生都會產生重要作用。而且,這些習慣對大人也很適用。所以在引導幫助孩子的同時,各位家長不妨陪同孩子一起成長提升!

(匠心培優:jiangxinpeiyou ,更多學科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