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山西青年報記者 李睿

2018年7月21日, 2018中國·代縣·雁門關國際騎遊大會和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長城博覽系列活動同時在代縣啟動,“體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國內外眾多遊客、參賽選手、媒體齊聚代縣,一起發現代縣之美,感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騎遊中華第一關 逐鹿千年古驛道

以“騎遊中華第一關,逐鹿千年古驛道”為主題的2018中國·代縣·雁門關國際騎遊大會於7月21日至23日在代縣隆重舉行,來自俄羅斯、埃及、波蘭、尼泊爾、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塞內加爾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以及國內1000餘名職業、業餘選手參加競技沙場逐鹿,再燃雁門“烽煙”。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2018中國·代縣·雁門關國際騎遊大會由山西省體育局、忻州市文化局、中共代縣縣委、代縣人民政府、國際自行車旅遊協會主辦,雁門關風景區管理中心、代縣文化旅遊發展委員會、代縣體育運動管理中心、深圳市天珺體育諮詢有限公司承辦,代縣自行車協會、代縣跑徒步協會、代縣攝影家協會協辦。代縣今年將新城體育中心、代州古城、雁門關和楊忠武祠作為主要賽事活動地點,開幕式和文藝匯演集中在新城體育中心舉行,楊家戰鼓、峨口撓閣、舞龍舞獅等獨具地方特色的節目,充分展示了代縣絢麗多姿的文化旅遊產業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代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在國家體育總局的幫扶下,代縣把發展體育事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連續3屆騎遊大會均以“騎遊中華第一關,逐鹿千年古驛道”為主題,積極探索“體育+文化+旅遊”的代縣發展新模式的生動實踐,充分挖掘代縣獨特的資源優勢,把惠及老百姓的文化旅遊業做大做強,推動代縣從文化旅遊資源大縣向產業大縣發展。經過3年來的發奮努力,全縣已有101個貧困村整體退出,7個深度貧困村整體搬遷並銷號,11590戶27463人實現脫貧,“旅遊+體育”扶貧成績顯著。

今年的騎遊大會更加豐富多彩,更富吸引力和衝擊力,其中囊括了動力傘項目表演,現代流行類節目演出,大型文藝表演,榮譽騎行,全民自行車賽,公路自行車古典賽,騎遊中華第一關、逐鹿千年古驛道—雁門關國際自行車挑戰賽,雁門關露營趴,傳統撓羊賽,“文明守望、熱愛長城”攝影大賽,並同時舉辦山西省“非遺”博覽會和“邀老鄉、回故鄉、興家鄉”創業創新懇談會,用特色濃郁的雁門風情攪熱全縣的文化旅遊產業,讓全球關注雁門,讓名城煥發青春,讓代縣再鑄輝煌。

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紫塞雁門騎遊“烽火”點燃,滹沱河畔“非遺”博覽旋風颳起。由山西省文化廳、山西省旅發委、山西工美集團主辦,山西省城聯社、忻州市文化局、代縣縣委、縣政府承辦的首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長城博覽系列活動於7月21日在代縣啟動,將持續到8月14日。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其中,“長城博覽”系列活動在代縣萬里長城第一關——雁門關舉辦。長城博覽系列活動共有開幕式、“功夫”傳統武術展演、巧手匠心·傳統手工藝品和“非遺”技藝產品展覽、在楊家將故事發生地舉辦楊家將戲曲惠民展演、“非遺”之夜·六省爭霸撓羊賽五項內容。

巧手匠心·傳統手工藝品和“非遺”技藝產品展覽,7月21日至27日在代縣縣城西大街雁門遊客中心舉行,展覽面積3000平方米,多個主題展館集中展示系列手工藝品和非遺技藝產品。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據悉,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以“保護·傳承·轉化·發展——非物質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為主題,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景區舉辦非遺項目展示、展演等活動。博覽會共分開幕式、“長城博覽”系列活動(忻州市)、“三晉瑰寶”非遺精品展與“非遺即生活”非遺文創產品展(太原市)、“大美太行”戲曲曲藝薈萃(晉城市)、“黃河之魂”傳統音樂展演(臨汾市)、閉幕式等六個部分。力爭通過舉辦本次博覽會,搭建起省內重點旅遊景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深度合作的互動平臺,促進旅遊景區文化內涵建設,為打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旅強省貢獻力量。

體育+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際精品文化旅遊縣、山西省重點旅遊縣。在發現代縣之美的系列活動開展期間,代縣的文物資源、旅遊資源、非遺產技藝產品、民俗特產等不斷被挖掘、傳播,對代縣全域旅遊發展和打造旅遊強縣IP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通過發現代縣之美的探索發現,代縣境內現有歷史文化遺址、遺存444處,其中雁門關、邊靖樓、阿育王塔、文廟為國保文物,趙杲觀、楊忠武祠、鐘樓等8處為省保文物。代縣小菜、黃米油糕、代縣熬魚等特色風味小吃遠近聞名;峨口撓閣、雁門民居營造技藝、黃酒釀造工藝、上陽花社火、代縣醬菜、代縣麵塑分別入選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古建、泥塑、磚雕、剪紙、戲曲等傳統技藝異彩紛呈。鮮活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使代縣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獨具魅力和優勢。

全球千名自行車手齊聚山西代縣古長城 把“中華第一關”當成賽場

近年來,代縣縣委、縣政府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放在“鐵礦黑色產業”向“文化旅遊綠色產業”轉變上來,全面實施“文化旅遊強縣”戰略,積極探索“體育+文化+旅遊”的發展新模式,以精品體育賽事打造精品景區的開發思路,採取重點突破、梯次推進、滾動發展的模式,推進各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已初步形成了雁門關景區、代州古城景區、楊家將文化景區、趙杲觀景區、白人巖景區和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五區一線”的旅遊格局。其中,雁門關風景區於去年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行列,夜襲陽明堡飛機場遺址和雁門關伏擊戰遺址於前年12月雙雙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代縣文化旅遊產業轉型發展新優勢正在日益彰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