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約一年前

參與設計繪製

《大鬧天宮》裡的玉皇大帝和孫悟空

《天書奇譚》內的袁公

《哪吒鬧海》中的太乙真人

……

原上美廠動畫設計師陸青老師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今天同樣又要在這裡

對另一位剛剛離我們而去的中國動畫前輩

說聲“前輩走好”!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他叫王世榮

曾參與拍攝《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

《九色鹿》、《天書奇譚》等眾多作品

是中國著名動畫電影攝影師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動畫攝影師從事的工作

在傳統的動畫片製作中有多重要?

沒有軟件數字後期

傳統逐幀手繪的時代

他們用“土法”

完成了動畫片裡呈現的各種光影特效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另外,中國動畫中引以為傲的水墨動畫

你能看到的水墨暈染效果

也不光是動畫組的工作

很多時候是由攝影部門的攝影師“畫”出來的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從動畫助手到攝影師

1933年出生於上海

1951年進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

剛進廠的王世榮

被分配到描線上色組

後調到動畫組

擔任動畫設計師陸青的助手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王世榮真正接觸到攝影工作

是特偉指導的《驕傲的將軍》

他參與了前期真人示範動作拍攝

以及後期的拍攝工作

也正是通過《驕傲的將軍》

王世榮正式被調入攝影組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很多人好奇王世榮所從事的動畫攝影師

到底是怎麼工作的

動畫攝影跟電影電視攝像首先在器材使用上有很大區別

動畫攝影機被垂直安裝在攝影臺立柱上

畫面取景的遠近、大小和範圍

通過搖柄的移動來進行調整

並完成對於畫稿的逐格拍攝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跟電影攝像師做好素材拍攝,扔給後期完成不同的是

動畫攝影師需要在拍攝過程中

對原畫和中間畫之間的運動進行檢查

是否流暢,是否存在跳幀等等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值得一提的是

那個時代的動畫攝影師

還承擔了今天的後期特效工作

如何讓齊白石的畫動起來

“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

這是1960年陳毅對來京參展的上美廠工作人員的寄語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

後來讓世界為之驚歎的中國水墨動畫

從此孕育生根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經過特偉、錢家駿牽頭指導

以及上美廠員工的共同努力

《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水墨動畫相繼問世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其中

王世榮參與了中國首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拍攝

不同於以往動畫人物造型的“單線平塗”

水墨呈現的虛實、濃淡與暈染

和動畫中出現的物體

其運動過程已不完全靠手繪來完成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所有一切會動的人和物都必須在多張紙上分層著色,除了每張單獨拍攝外,還需通過疊加拍攝的方式把它們融合入一張畫面,最終呈現出水墨暈染的效果

這也解釋了上文那句

為什麼水墨動畫的動態效果

實際上是由動畫攝影師“畫”出來的原因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後來有人評價

王世榮參與拍攝的《小蝌蚪找媽媽》

賦予水墨動畫以生命

而《山水情》

則賦予了水墨動畫中國詩畫般的心靈和人文關懷

1.1萬英尺,10萬餘張,106分鐘

膠片總長1.1萬英尺

10萬餘張畫面

片長106分鐘

參與繪製近三十人

製作週期4年

……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這是1964年

由上美廠製作

萬籟鳴、唐澄聯合執導

“中國學派”代表作

有中國動畫鎮山之寶之稱

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背後的製作數據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1960年

王世榮以廠內業務拔尖青年攝影師的身份

進入到《大鬧天宮》攝製組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為了表現出天庭、龍宮的富麗奢華

王世榮按照導演的要求

在拍攝中加入大量手繪無法實現的

光影和水波動態效果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於今天看來用數字軟件技術非常容易實現的特效後期

在那個年代需要攝影師絞盡腦汁

嘗試各種材料,運用打光、曝光等技術

“土法上馬”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大鬧天宮》的大獲成功

主創人員的努力

以及拍攝過程中王世榮在攝影和特技上的實踐嘗試

均為後來《哪吒鬧海》、《九色鹿》、《天書奇譚》等經典動畫片的問世

打下堅實基礎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2018年7月16日

前輩遠行

但經典永存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前輩?

2010年2月4日,95歲的特偉走了

2017年9月6,89歲的陸青故去

2018年7月16日,87歲的王世榮逝世

………

曾經讓中國動畫站在世界之巔的

“上美廠黃金一代”的大師們

基本都已駕鶴西去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前輩

和解讀中國動畫前輩們留下的這一部部經典?

因為在那個技術有限的年代

依然有人以“笨”、“土”的辦法

到達了技術高新的今天也無法超越的高度

……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科技發達了,什麼都想借助機器完成

求快,求經濟

到頭來不僅達不到前人的高度

把好的東西放到面前也不懂得欣賞

有人說,解決辦法呢?

如下

看看特偉、陸青、王世榮

這些中國動畫界的前輩是怎麼做的

學不了,好歹也知道差在哪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1955年,老一輩藝術家們為拍攝《驕傲的將軍》,用一年的時間,赴河北、山東等地實地探訪並蒐集古建築、雕刻及書畫等素材資料

拍攝《大鬧天宮》,主創人員北上考察,上至故宮、頤和園,下到破敗不堪的古建。為畫好人物動作,跟著梨園行學習京劇

大師遠走!他用土法拍成了《大鬧天宮》,我們的童年都有他的印跡

《九色鹿》創作人員在敦煌的洞窟裡待了23天,臨摹出五大本壁畫素材。為24分鐘的動畫片,創作了200餘幅場景

還是那個問題——

國產動畫明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為何卻只能是一群矮子?

希望中國的動畫人

真正從傳統中去找到力量,

不要成為不肖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