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底部區域活躍度上升,主力調倉中小創迎反彈機會!

[導讀] 投資者還記不記得春節回來創業板掀起的那一波強勢反攻也是以軟件、芯片等科技成長股打頭陣的,這個信號再次出現是否意味歷史會重演呢?

A股底部區域活躍度上升,主力調倉中小創迎反彈機會!

週二,盤面中最大的亮點無疑來自於創業板。截至收盤,創業板指以1.71%的漲幅逆轉此前頹勢,領漲兩市。分析人士表示,自3月下旬以來,滬指調整3個月有餘,與2638點相比,當前估值更趨合理,短期破位下跌主要是悲觀情緒宣洩。在這樣的背景下,種種跡象表明,不少資金已經逐步進場佈局。數據顯示,市場異動以來,不少資金淨流入ETF基金,個別基金規模逆勢創出新高。後市隨著估值收縮的空間收窄,築底特徵將進一步顯現,投資者目光料將轉向即將揭幕的中報行情。

成長板塊風頭仍盛

當下A股早已是驚弓之鳥,消息面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盤面巨震。

A股底部區域活躍度上升,主力調倉中小創迎反彈機會!

一則關於“棚改”一刀切的傳聞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把地產大佬嚇得不輕,A股更是驚出一身冷汗,地產、週期等權重首當其衝連續大幅下挫,並導致上證50兩個交易日累計大跌近3%。雖然國開行隨後回覆稱一刀切有違事實,但貸款收緊且審批權限回收到總行卻是不假。而正是這則子虛烏有的消息也給了機構藉機抽身調倉的機會,資金撤出藍籌後中小成長股迎來了反彈機會。

所以創業板順理成章成為兩市最大看點,以國產軟件、芯片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科技成長股集體捲土重來掀起了報復性反彈,中國軟件、太極股份、浪潮軟件以及曉程科技等10餘股先後拉板。另外,從漲幅榜來看,前期遭遇嚴重殺估值的超跌垃圾股和次新板塊也藉機復活掀起漲停潮。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還記不記得春節回來創業板掀起的那一波強勢反攻也是以軟件、芯片等科技成長股打頭陣的,這個信號再次出現是否意味歷史會重演呢?我們拭目以待。

轉眼六月即將畫上句號,“五窮” “六絕”也都已逐一應驗,那麼“七翻身”會不會缺席呢?流動性方面,隨著央行定向降準7月流動性相較6月顯然會有不小改觀。

再說說股權質押的地雷,即便是15年6月和16年1月這兩輪最極端的股災行情也沒有釀成全面質押爆倉,也就是說這一風險確實如監管所說的處於可控狀態,沒必要過分擔憂。這樣一想,A股所面臨的內外環境還能繼續壞到哪裡去?即便短期不能迅速走出一波凌厲反攻,但結構性反彈的機會還是有的。所以隨著7月臨近,投資者可從超跌股入手結合中報業績預告伺機尋找交易機會,當然前提是倉位要控制適當。

6月26日,A股主要股指全線低開,隨後走勢出現分化。其中,上證綜指一度回踩至2800點附近,之後回升至2850點下方弱勢震盪;創業板指低開高走,表現強勢,盤中漲逾2%。

盤面熱點方面,大創新板塊回暖走強,以計算機為領漲先鋒,國防軍工、電子元器件、通信等相關板塊緊跟上漲步伐。對應的主題指數里,電腦硬件、軟件、航天軍工、半導體等指數漲幅居前。概念指數里,操作系統國產化、去IOE、電子政務、工業互聯網等指數漲幅居前。

當前市場看似混沌,但從昨日的情況來看,由於分化取代了普跌。藍籌調整仍在途中,而週期在顯性化後開始退縮,成長反而有所啟動。而昨日成長板塊內相關概念大漲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來自於場內外資金再度積聚起對於板塊看多做多的共識,這也是創業板指領跑主要指數逆轉頹勢的關鍵。

種種跡象表明,昨日創業板指的逆勢上漲其實並不意外,此前就已有不少資金提前進行佈局。數據顯示,在盤面較為悲觀的上週,6月20日,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達到91.40億份,較上個交易日增加3.01億份,首度突破90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升至79.61億份,較上個交易日增加1.64億份。截至25日,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上升10.02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上升7.52億份。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廣發中證500ETF等產品,均出現3億份以上資金淨流入。一些細分行業如券商、環保、信息技術、傳媒等ETF產品亦出現資金申購。

分析人士強調,雖然此前創業板同樣經歷了持續回調,但是從昨日的盤面來看,投資者對於成長股的態度依舊比較積極。一方面,成長類個股的政策中長期支持信號明確;另一方面,市場普遍認為新舊動能轉換的節奏有望進一步加速。

估值回落提升築底預期

近期多重因素疊加使得非理性因素集中釋放,引發市場調整。

A股底部區域活躍度上升,主力調倉中小創迎反彈機會!

而回顧此前“寬貨幣+緊信用”階段,2005年的全年業績負增長與2012年的通縮,後市A股估值繼續收縮的空間有限,築底特徵料將進一步顯現。

中金公司認為,當前A股藍籌股估值已經低於2016年年初低點。從估值分佈來看,按照A股市盈率、市淨率等指標的分佈,當前市場相對低估值個股比例已經高於2014年年中的水平,按照不同估值區間的市值佔比也支持類似的結論;而從估值絕對水平看,目前滬深300整體前向12個月市盈率為10.1倍,與2016年1月底水平相當;其中非金融板塊估值14倍,低於歷史均值;而中小板、創業板指數2017年市盈率為31.0倍、50.4倍,基於朝陽永續一致預期的前向12個月市盈率為19.0倍/20.0倍,也均為歷史較低水平。這表明市場預期已相對悲觀。

不過從現實層面來看,當前的回調錶明短期內各路資金仍難對下一階段市場主線達成全面共識,在調整的震盪期,顯然仍有不少投資者對後市主線存有疑慮。中信證券表示,目前從總體估值來看A股已經可比於歷史上的幾個大底,而且利潤增速比當時還高,不過整體法計算估值低且整體利潤增速比對應歷史估值底部時點高並不等於真的比當時便宜,評價市場整體估值是貴還是便宜,最主要取決於投資者最想買的優質品種貴還是便宜,不取決於劣質品種向下調整了多少,拉低了多少估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