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惠及台胞31條」,淮安在行動!

今年3月,國臺辦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及臺胞31條”),淮安市穩紮穩打,積極推動惠臺措施在淮落地,促進淮臺融合發展。

贯彻落实“惠及台胞31条”,淮安在行动!

促進科技研發 助力臺企轉型

在淮安市臺辦、科技局的101%服務下,臺企科研創新的氛圍日益濃厚。

一是注重載體打造,為臺資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目前,全市已建成國家高新區1個、省級高新區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個、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5個、各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

二是注重平臺搭建,促進兩岸及產業間的交流融合。目前全市已累計建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聯盟6個,敏安電動汽車、實聯長宜等一批骨幹臺資企業應邀加盟。

三是注重精準服務,助推臺資企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幫助富譽電子、和興汽車、慶鼎精密電子、東威五金等7家臺資企業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其中富譽電子、慶鼎精密電子2家臺資企業共獲得市財政20萬元獎勵,另有頂碁運動用品、皇達花卉、漢門電子等5家臺資企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支持實聯化工、實聯長宜、敏安汽車、大量科技等7家臺資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幫助實聯長宜申報並承擔了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稅收優惠讓臺企輕裝上陣快發展

淮安市國稅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臺資企業納稅服務。

一是聚焦發展再發力,營造更有磁性的營商環境。重點抓好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做到主動提醒更及時、定向推送更精準、政策支持更有力。

二是優化服務再提速,營造更有品質的營商環境。牢固樹立“店小二”服務意識,應用“互聯網+”思維,為納稅人提供了全省領先的“線上+線下”辦稅服務新模式。

三是規範管理再升級,營造更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基於現代管理理念,進一步轉變徵管方式,打造稅收管理升級版。探索試行包容審慎的稅收監管方式,為臺資企業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為臺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實現新跨越。

培育新動能 創造新優勢

近年來,為全面提升在淮臺企綜合競爭力,

淮安市積極鼓勵臺企在淮設立區域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引導企業培育自主品牌、發展電子商務,取得顯著成效。

2015年,在淮安市商務局的協助支持下,和興汽車成功獲批淮安市首家省級跨國公司功能性機構。

同時,淮安市全力支持有條件的臺資企業建立技術中心,積極引導臺資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今年初,我省公佈了2017年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市臺企膳魔師(江蘇)家庭製品有限公司成功獲得認定。

為幫助臺資企業拓展內銷市場,淮安市還積極推動“臺商走電商”工作,其中,江蘇貝臻國際商貿有限公司成功入駐京東臺企名品館,創建貝臻家京東自營旗艦店。

加大農業扶持力度 臺資可享同等利好

近年來,淮安市多措並舉推動臺資農業企業發展,支持臺資農業企業同等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農業支持政策和優惠措施,在推動產業發展、引進良種技術、吸引臺青就業創業等方面取得成效,有效推動了淮臺農業交流和發展。

完善農業平臺載體。淮安市積極做好臺灣柿子園垂釣中心、菜趣園、禾佳生態園和現代種業科技展覽館的新建和改擴建工作;建成蝴蝶蘭及臺灣農產品展示館8000平方米,用8萬株蘭花規劃設計了三大功能主題區、60個景觀節點,建成堪稱大陸“室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特色最顯、造型最多”的蘭花展示館。2017淮安首屆蝴蝶蘭博覽會,500多名海內外嘉賓參加開幕式,博覽會期間遊客達30多萬人次。

延長科技支撐鏈。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培育農業特色產業。

夯實人才支撐 激發創新活力

淮安市積極鼓勵臺灣人才申報各類人才項目,幫助解決住房保障、購房券發放和子女入學等問題,為臺胞在淮發展提供優越條件;同時,加大對臺灣高端人才和高級管理人員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力度,進一步激發臺胞在準工作熱情。特別是針對臺胞辦事需求,淮安市以臺商服務中心為平臺,整合全市各涉臺部門職能,在企業批准設立、開工投產、生產運行、證件辦理等方面提供全程幫辦服務,形成全天候、全方位臺商服務網絡。

加強維權服務 護航臺企發展

近年來,淮安市充分發揮臺胞投資權益保障協調委員會職能,堅持在法律框架下,創新服務舉措、拓展維權渠道,妥善處理臺企各類投訴、司法案件,有效保障臺企合法權益。其中,淮安市司法局著眼於淮安臺資集聚高地建設大局,創新打造“律企同行”工作平臺,開發“律企e鍵通”APP,建成“六大服務中心”,推出“淮安十條”法律服務產品和“十項機制”保障措施。

在淮安市司法局、臺辦的密切配合下,截至目前,“律企同行”12348熱線和網絡平臺受理臺企法律諮詢78件,轉發給臺商微信圈個性化普法案例108條,“律企同行”法律服務團上門服務500餘次,審核合同80次,開展法治宣傳800餘次,為臺資企業解決法律事務問題57個,困擾協興包裝、信守化工、宙輝置業、華陽手套等多家臺企多年的疑難複雜問題得以解決,有效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2億元。

真情服務讓臺胞在淮安居樂業

3月1日,淮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臺辦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淮就業港澳臺同胞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的通知》,明確在淮安就業的港澳臺同胞與淮安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享有同等待遇,可按照我市現行政策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

為方便在淮臺胞子女就學,淮安市建立了臺商子女就讀服務的便捷“綠色通道”。

為服務在淮臺胞工作生活,淮安市人社局專門為企業參保的臺籍員工辦理社保卡,並提供採集、發放一條龍便捷服務,目前已辦理174人。淮安市交通局積極做好公共交通服務保障工作,及時開通83路、50路等到臺資企業的公交班線,方便實聯化工、敏實集團等企業職工出行。

贯彻落实“惠及台胞31条”,淮安在行动!
贯彻落实“惠及台胞31条”,淮安在行动!

來源 /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

江蘇與臺灣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