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豐瑞德:港股推行 「同股不同權」,股權投資多元化選擇

今年,香港市場迎來20多年以來最重大改革,香港IPO新規“同股不同權”正式生效。據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此次改革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讓香港這個金融中心更有全球競爭力,因為允許同股不同權可以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對香港市場百利無害。另據權威人士表示,明年香港市場IPO集資額將有望達400億港元,有望創下2009年以來第二高。

嘉丰瑞德:港股推行 “同股不同权”,股权投资多元化选择

“同股不同權”的利弊在哪裡?

據瞭解,“同股不同權”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的美國就經歷了第一波嘗試,其發展過程中也經受了頗多質疑和爭議。

所謂“同股不同權”就是指公司可以向市場發行“無投票權股票”,其實就是通過滿足企業管理者的反併購需求從而提高交易所的競爭力。因為只有當投票權集中時公司才具有更強大的對外談判能力,一旦發生併購就能夠獲得更高的併購價格,從而獲得更高的併購溢價。並且對於創始股東來說,由於控制權高度集中,能夠避免企業追求短期市值而做出急功近利的投資行為。

但是,“同股不同權”的弊端也相當明顯。由於企業控制權高度集中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民主,很多小股東的利益可能會被控股股東所侵害,並且會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帶來一定投資風險,從而降低交易所的信用度,這也是全球其它交易所不主張執行“同股不同權”的原因。

既然“同股不同權”在美國曆史上並不成功,並且被一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詬病,那為何此次港交所一意孤行要改革上市規則呢?

嘉豐瑞德私人財富中心總經理陳真表示,港交所在過去的20年中由於主板規則、估值、流動性以及投資者熱情等多方面因素導致上市率普遍不高,一些優質企業看不到掛牌港股的優勢。而近期又是高成長創新企業的搶手季,很多主板都在爭奪優質並具有市值增長潛力的公司。因此,港交所希望借政策利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赴港上市,讓香港市場結構更豐富多元的同時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投資選擇。

而“同股不同權”和“同股同權”兩項上市規則就如同是蹺蹺板的兩端,對一方有利就必然對另一方不利。“同股不同權”是股東對於控股權的實際需求保障,尤其對於大型科技公司來說,需要不斷融資才能夠發展壯大,而創始人的股權卻不斷地在被攤薄,但是公司核心人物對於實際控制權是非常看重的。

因此,“同股不同權”這一制度對於這類高速發展的公司來說是有實際需求的。但是,“同股不同權”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因為權益高度集中會帶來道德風險,對於資金流向以及投資安全性來說都不構成利好,並且對於交易所來說,放寬上市限制也會帶來一定風險。

嘉丰瑞德:港股推行 “同股不同权”,股权投资多元化选择

推行制度利好的同時提高門檻

為了抓住這一波“新經濟”企業的上市紅利,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利好吸引企業入駐,但是,港股降低主板上市限制並不代表降低IPO准入門檻。

據嘉豐瑞德瞭解,港交所在放行“同股不同權”同時,規定將主板上市申請人在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市值由2億港元增至5億,並將主板公司在上市時的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由5000萬港元增至1.25億。同時提高了創業板轉主板的門檻,規定取消創業板發行人轉往主板上市的簡化轉板申請程序,申請人必須委任保薦人,並且必須在遞交上市申請的最少兩個月前委任。

同時,港股對於上市資質也提升了相應要求,規定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的預期最低市值必須達100億港元,如果市值低於400億港元,需要通過上市前的完整財政年度實現10億港元收入這個較高要求的收入測試。

嘉豐瑞德私人財富中心總經理陳真表示,此次港交所重磅推行“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激烈的IPO爭奪戰中拔得頭籌。未來,隨著A股上市排隊等候時間越來越短,香港市場的時間優勢就會變得很微弱。而抓住“新經濟”公司上市的浪潮分享其未來市值增長紅利,是港交所此次推行“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則的重要動機。

趁著這波“新經濟”企業崛起的趨勢,諮詢專業的第三方投資理財機構進行股權投資是實現財富增長的有效途徑。嘉豐瑞德作為一家全球性綜合金融服務機構,旗下擁有專業的精英團隊,並獨立研發九級風控體系,為高淨值家庭和個人精準匹配資產配置方案的同時有效防範市場風險,助力投資者把握“新經濟”時代下的投資機遇實現財富穩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