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關於氣節的詩句與名人事例,有空背一背

氣節是一種人生準則,一種道德修養,體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生的各個方面。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生命之外的金錢、財富與虛名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出”是守節者的行為標準。有一種人,見利忘義,先已後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得失,考慮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個人能撈取好處,靈魂就可以出賣,至於氣節,他們往往看得很淡很輕,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失節者。普通的時候,平常的日子,也許不易區分出氣節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難中,在權錢的誘惑面前,一個人的氣節就高低分明瞭。劉胡蘭寧可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也不背革命,也不出賣同志,受到世人永遠的景仰;汪精衛賣國求榮,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則,受到世人永遠的唾棄。

寫作方法|關於氣節的詩句與名人事例,有空背一背

詩句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節操的詩句:

在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謁先師顧洞陽公祠》;

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無題》;

壯懷不逐秋容變,一任瀟瀟雨滿簾——《靜夜思》

珍重晚來風景好,黃花老圃殿高秋——《遣懷》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稜稜還自持——《北風吹》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石灰》

不共春風斗百芳,自甘籬落傲秋霜——《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候》

冰炭涼轉瞚換,但期長保凌寒節——《園中見雪援筆志感》

迎風桃李顏難駐,耐雪松篁味轉長——《詠梅呈牧師》

寫作方法|關於氣節的詩句與名人事例,有空背一背

事例

不食嗟來食

春秋時齊國連年災。有個姓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賙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 道:“喂,來吃粥。”來人抬眼看著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辭 謝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終於餓死在路邊。

子罕辭寶不失節

春秋時宋國有人獲得一塊美玉,奉獻給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這塊玉拿給玉匠鑑定過,認為是寶貝,所以才進獻給您。”子罕說:“你把玉作為寶貝,我把不貪物作為寶貝,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們兩人就各自都喪失了自已的寶貝。不如各人保有自已的寶貝吧。”獻玉的人說:“我懷藏美玉,一定傳統被盜賊殺害,不能回到家鄉,把美玉獻給你是為了我免於一死。”子罕聽後,便將他的美玉交給玉匠雕琢,賣了很多錢給了獻玉者,然後送他回家鄉。

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澤做縣令時,有一次,郡裡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裡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準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餚,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迎來送往。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傢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來寫了辭職書,辭官回家。

一方硯臺,二人忠心

宋代抗金英雄岳飛有一方硯,背刻著這樣一句座右銘:“堅持守白,不磷不溜。”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堅硬、潔白的本質,決不讓黑色所玷汙,象徵了他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後來,這一方硯又轉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國,他在上面也刻了一 座右銘:“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費失道自全。”

曹雪芹戲謔權貴

清末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卻從不趨炎附勢,巴結權貴。據說有個都統老爺過生日,下帖攤派送禮。曹雪芹請人挑上兩酒罈清水,自已拿著一副對聯畫軸送去。正當都統老爺喝著清水,心裡犯嘀咕的時候,曹雪芹把對聯掛了過來,上聯是“朋友之交”,下聯是“淡淡如水”,把這位都統老爺戲謔難言。

寫作方法|關於氣節的詩句與名人事例,有空背一背

葉挺的《囚歌》

1941年1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圖制服他。但葉挺威武不屈,堅持鬥爭,表現了一革命者的崇高品質。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辦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哪能從狗洞裡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徐悲鴻拒絕給蔣介石畫像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儘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季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麼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益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朱自清的骨氣

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作家、詩人。抗日戰爭時期,他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8年6月,為了抗議美國的扶日政策,北京的著名教授聯名拒絕領取美援麵粉。當時朱自清害了嚴重胃病。由於物價飛漲,薪水僅夠買3 袋麵粉,連全家12口人的吃飯都維持不了,根本無錢病治。負責聯繫簽名的吳晗看見朱自清太貧困了,不忍心讓朱自清簽名。朱自清看了一眼簽名單,使用顫抖的手在宣言上一絲不苟地簽上了自已的名字,並嚴正地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吳晗走後,朱自清在日記中寫道:“此事須損失六百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餘決定簽名,因餘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已身做起。”這年8月12日,朱自清終因貧病交加在北京病逝。臨終前他還囑咐夫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表現了朱自清高尚的民族氣節。

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有一天,幾個侵略維也納的拿破崙軍官,發現大名鼎鼎的音樂家貝多芬,就要求給他們演奏。貝多芬拒絕了,可是,李希若夫斯基公爵為了逢迎這些侵略者,竟強迫貝多芬演奏,貝多芬憤怒到極點,他一腳踢開大門,回到住處,立即把公爵送給他的胸像摔在地板上,然後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為公爵,只不過由於你偶然的出身;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卻完全靠我自已。公爵在過去有的是,現在有的是,將來有的是,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

草間偷活 一錢不值

秦檜賣國,雖已歷千載,人猶罵之;周作人附敵,雖一代文學大家,也難抵消公眾所不齒的汙點。二毛子、皇協軍、黑狗子等敗類,也無一不被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明末清初的才子吳梅村,先仕明,後仕清,做了貳臣後,不敢願諒自己,悔恨交加,詩風也一變而為蒼涼悽楚。其絕命詩中有云:“追往昔,倍悽咽,故人慷慨多奇節。為當年沉呤不斷,草間偷活……竟一錢不值何須說,人世事,幾完缺?”稱自己為一錢不值。這是失節者在民族氣節之旗下的戰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