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給孩子買的課外書竟然選錯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選書!

常給孩子買的課外書竟然選錯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選書!

為了拓展孩子的課外視野,很多家長會買一些課外書給孩子看,可是很多時候買回來之後卻發現孩子看不懂自己挑的課外書。

各位家長您掌握瞭如何給孩子挑選適合課外書的方法嗎?

有專家建議說:

六歲至八歲的孩子在語言、心理各方面已有長足發展,他們喜歡短篇故事和知識性讀物,父母可以提供一些傳記或歷史故事。要儘可能讓孩子接觸多樣的表現形式,以擴大孩子的眼界,增加孩子的美感經驗。

九歲至十歲的孩子是喜歡幻想的年齡,這時要注意開發,多讀一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東西,比如科幻啊、偵探啊之類,也有一些比較神秘的自然科學東西最能吸引這個年齡的孩子了。

十一至十二歲的孩子,天文、地理、歷史、政治文學名著等都建議多看。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能夠增長知識的,都應該讓他們看。

挑選孩子的課外書要注意什麼呢?

常給孩子買的課外書竟然選錯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選書!

不要刻意拔高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開始上學了,應該讀一些有深度的書了。

對此山東師大附小語文老師趙娜認為,家長在給一年級的孩子選書時還是不要刻意拔高,可以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書籍。

一年級初讓孩子多讀一些帶拼音的小故事、小寓言,隨著識字量的增多,可以讓孩子逐漸去掉拼音,讀短小的成語故事、語言故事或小寓言童話等。

目前市場上銷量最好的是兒童文學類和中國古典文學讀物。

為了能迎合孩子的口味和閱讀能力,一般文字都帶拼音,並配上插圖,受孩子們的歡迎,家長也容易接受。

在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學前班就學完了拼音,一年級後就基本能讀報紙了,所以文字方面並不是孩子讀書的障礙。

常給孩子買的課外書竟然選錯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選書!

少讀漫畫類圖書

“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地引導孩子,選擇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書籍。”新華書店經理助理孫魯東說。

“有的家長經常按自己的想法給孩子選書,比如會選一些國學類的書,認為這樣對孩子好,可是孩子根本不喜歡這樣的書,久而久之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讀書是很枯燥很乏味的,對閱讀也會失去興趣。”

家長在選書之前可以諮詢學校老師,也可以根據網上的少兒圖書暢銷榜單來選購。

孫魯東稱,“書店會按照暢銷榜單來推薦少兒書籍,但其中很少有漫畫,因為畢竟裡面有一些不嚴謹的東西,而孩子還在成長期容易受影響,因此即使這本漫畫很暢銷,我們也不會推薦。”

孩子上學後應該讓其既開闊視野,又加大識字量,所以不要讓孩子多看純漫畫性質的書。

常給孩子買的課外書竟然選錯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選書!

讀一些文學名著

之所以存在名著,是因為文章中有一種哲理或者內涵。催人向上。

不妨多讀一些這方面的內容,當然,可以帶有批判的眼光去看,因為時代不同了,態度和觀點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比如,孫悟空的形象,很多人都很喜歡,但他也有不足之處,這個完全交給孩子自己去思考。而偏偏有人從孫悟空僅僅是一隻猴子上做文章,實在有點故意搞怪之嫌。

王二小的故事感染了一代人。雖然有可能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故事本身所蘊含的道理卻讓人感動。大人喜歡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假的,那什麼是真的?

伊索寓言沒有一個是真的,可很多故事發人深思。我們有時不去深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而是被故事中的故事所吸引。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的主要原因。

讀一些小小說

小小說的故事簡短卻富有哲理,發人深思、引人思考。

低年級的孩子可能讀不太懂,可以適當引入一些圖片,大人在旁闡述應該可以慢慢薰陶的。

常給孩子買的課外書竟然選錯了?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選書!

興趣是正確引導的出發點,家長們可以參考上面的內容,根據孩子的性格來選擇課外書,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成長的,讓孩子愛上閱讀!

請在評論裡呼叫閱讀指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