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參加牛津大學的面試,你能得幾分?附官方解答和面試技巧

老周有話說:牛津大學的面試向來以燒腦著稱,各種出人意料的考題往往讓考生如坐針氈。教授和申請者會進行至少兩次學術面試,每次平均20分鐘左右。牛津大學也知道自己的面試讓一些學生聞風喪膽,甚至有時面試被過於神秘化了。於是,校方近些年都會公開自己的面試題目,讓大家熟悉題型。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牛津的面試吧!

作為一所譽滿全球的名校,牛津大學是全世界眾多學子的心之所向。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假如給你一個機會直接進入牛津大學的面試,你能hold住全場,順利過關嗎?

下面這些題目,你會如何回答?

· Should it be illegal to run a red l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on an empty road?

深夜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闖紅燈,這應該被列入違法行為嗎? (2017年,法律專業)

· What do we lose if we only read a foreign work of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如果僅僅閱讀外國文學的一種語言譯本,我們會損失什麼? (2017年,現代語言學)

· Put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Bangladesh, Japan, South Africa, UK – in order by their crude mortality rate.

請將孟加拉、日本、南非以及英國這幾個國家按照粗死亡率排序。(2017年,醫學專業)

· Reflect on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orality of air travel.

思考航空旅行中個人責任和道德。 (2017年,哲學、政治或經濟學專業)

歷年考題中也不乏這樣神奇的問題:
  • 是什麼讓小說或戲劇具有政治色彩?(現代語言專業)

  • 什麼是責備一個人?(哲學、政治或經濟學專業)

  • 什麼是語言?(現代語言專業)

  • 為何多種動物長條紋?(生物學專業)

假如參加牛津大學的面試,你能得幾分?附官方解答和麵試技巧

不關心學生已有知識 答案沒有絕對正誤

在上面的“闖紅燈”問題中,教授們並不在意學生們所知道的法律知識,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的法學教授喬恩·赫林(Jon Herring)就指出,這是在考察申請者自圓其說的能力。“例如,有人會說如果闖紅燈時沒有人受傷,那就不算違法。這是將法律建立在防止傷害的基礎上。那我們就會繼續探詢這是否是法律的主要或唯一目的,制度要如何形成,有沒有例外情況,如何確定例外情況。” 在這一系列問題中你要保證在邏輯上能說得通。

在現代語言學的考題中,關於外國文學譯本的問題,埃克塞特學院的簡·希德爾斯頓教授坦言:“我們出這個題目並不是希望申請者已經閱讀了特定的文學作品,而是為了瞭解他們為何認為外國文學值得研究。”

而對於航空旅行中個人責任和道德,申請者會讀到這樣的材料——我認為航空交通的確加劇了氣候變化,但無論我是否搭乘這架飛機,它都會起飛,所以不存在相關的道德問題。那麼,你認為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嗎?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教授塞西爾·法佈雷(Cécile Fabre)表示,這種題目並不是在測試學生的哲學知識,而是他們對某個話題的批判性思維。

法佈雷教授進一步解釋:“有人會認為這個回答不錯:鑑於我的行為沒有影響,那麼在道德上我沒有理由不去坐飛機。基於這一點,我想知道他們如何定義‘道德上的理由’,進而,我會讓他們去思考更多案例,比如投票,既然我的一票不會對結果產生影響,那為何還要去投票?”

假如參加牛津大學的面試,你能得幾分?附官方解答和麵試技巧

能力之外,還需要懂得這些技巧

在公佈面試問題以及答案解析的同時,牛津大學還聯合英國其他高校的教師共同在《衛報》上闡述了面試tips,來看看都有哪些“考前須知”。

1. 不要過於看重提前準備好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喜歡談論的話題,但在面試中滔滔不絕地說一大段話並不是個好主意。“我們會阻止任何此類的嘗試,並且提醒面試者,要思考我們的提問,而不是對準備好的問題侃侃而談,” 劍橋大學的哈默頓學院的招生官史蒂夫·瓦茨(Steve Watts)說:“如果申請人提前排練好了面試,而不是此刻在自主思考,我們一定能感覺到,會引導他們去及時調整”。

2. 在常規問題之外,思考更多

在一些面試中,一些常規的問題,你可以提前想好答案。比如在醫學院,學生通常會被問到:你為什麼想當醫生?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它們和做醫生有什麼關係?招生官西蒙·阿特金森(Simon Atkinson)認為,應該在常規問題之外,去思考更多。他建議你能談一談你的愛好和工作經驗。“如果一個人沒有為面試做準備,那就太奇怪了,但我認為,將答案死記硬背也不是什麼好主意。”

3.別隻侷限於大綱

除了必備的專業素養,面試官想要那些真正熱愛自己專業的人。牛津大學的海倫·斯威夫特(Helen Swift)博士認為:“我們不是尋找那些有特殊的經驗的人,而是在尋找動機,希望面試者對專業的有一定的熱愛。因為在字面意思之外能進行更多自主思考的人,總是熱衷於對思考和討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聽過的播客、讀過的文章、看過的電影。”

4. 懂得何時提問

在面試結束時,面試者會被問到:“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們的嗎?”一個可接受的答案是:no。當然,在討論過程中提問題是完全可以的。法爾茅斯大學朱莉·塔克(Julie Tucker)教授認為,這能反應出面試者對這個主題的興趣,以及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研究。不要問 “課程中有哪些內容?”這種可以輕易找到答案的問題,這會顯得你瞭解不夠、準備不足。

5. 這不是你給學校留下印象的唯一機會

面試只是錄取過程的一個環節。面試官瓦茨說:“我們對學生之前的在校表現也非常敏感,這和我們在面試中的判斷同樣重要。如果面試的結果不盡人意,你可以明年再次申請,很多醫學院的學生都經歷了兩次申請,這一次的面試不是全部,也不是終點。”

假如參加牛津大學的面試,你能得幾分?附官方解答和麵試技巧

牛津的面試,更看重的是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思考過程,而絕非要難倒考生。雖然這些考題乍一看不知從何入手,但是通過這樣的思考和交流也能一步步打開思維,其實對學生來說也更像是一堂乾貨滿滿的課程,最終也讓真正有潛力的人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