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表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製藥業,差距巨大

人類平均壽命的大幅度延長,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現代醫學的。

所以,藥品的研發以及生產,也成為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產業。

由於涉及到身家性命,藥品也是一個非常昂貴和暴利的行業。

畢竟一個新藥的研發和測試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一張圖表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製藥業,差距巨大

一個藥品要想進入全球採購,有一個重要的判斷指標。

那就是要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供應商預認證。

WHO預認證更是藥企通向國際市場的一道質量大門。

通過WHO預認證,就意味著世界衛生組織對該藥品或者疫苗的安全性和藥效表示認可。

聯合國採購機構,就可將通過WHO認證的藥品或者疫苗列入它的採購目錄。

一張圖表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製藥業,差距巨大

不過截至目前,在已通過WHO預認證可以進入全球採購的目錄上,我國產品的數量卻屈指可數。

截止到2017年7月,中國藥品和疫苗通過WHO預認證的數量分別僅為22個和2個,遠不及印度。

《我不是藥神》讓我們瞭解到了印度的製藥產業。

印度藥品和疫苗通過WHO預認證的數量分別為336個和44個。

一張圖表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製藥業,差距巨大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除了製藥業產業方面的原因,也和市場定位有關。

我國國內市場巨大,藥企做好國內市場就能夠賺得盆滿缽滿,對進入國際市場缺少足夠的興趣。

而印度藥品企業一開始就以國際市場為目標,自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藥品就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