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積極尋找落後於中國的原因

上世紀80年代,中印兩國的GDP大體相當,然而短短三十幾年,兩國的GDP差距已然高達五倍多,不僅如此,幾乎所有的領域印度都遠遠落後於中國。

印度人積極尋找落後於中國的原因

中國有著全世界頂級的基礎建設,印度還在為是否應該修建更多的廁所而感到頭痛,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印度至今還沒有一寸,與日本的合作近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處於停滯狀態,是否能堅持下去還未可知。

中國識字率達到96%,而印度在極低的標準下也只有74%,2018年人類發展指數,中國以0.752排名86位,印度以0.641排名130位,人均收入中國為9481美元,印度只有1964美元。中國有著全世界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而印度還處於工業化的最初階段,2017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而印度只有7000多億。

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以及製造國,而印度的“印度製造”已經過去了四年多,依舊毫無起色,每一次的出口增長不是原料就是農產品帶動的。

印度人積極尋找落後於中國的原因

隨意找出幾個領域,就能發現兩者的差距實在難以逾越,這令有些高傲的印度人情可以堪?然而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為此一些印度人也積極地尋找答案,比如。

1,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印度1991年改革開放,兩國相差了13年,這與西方推算印度僅僅落後中國10年到15年的結論不謀而合。

2,人才流失,很多印度人都在宣稱,印度擁有最優秀並且善於思考的年輕人,不過鑑於印度當前國內環境不如歐美,所以很多人才都選擇移民國外,比如,很多印度人一直宣稱印度主導了硅谷以及NASA,印度裔高達一半以上,我相當的震驚,經過查證其實不足百分之六。

3,印度不重視工業,許可證經濟扼殺了印度工業,但高端產業明顯優於中國,比如IT業,空間探索。

4,中國把資金花在了基建上,而印度則花在了國防上。

5,英國的殖民統治掠奪了印度的財富,至今“光之山”都沒還。

6,預留制度使得低種姓佔據了真正人才的名額與資源。

7,宗教對印度的影響。

8,一切都是假的,印度比中國發達的多,中國杜撰的數據,上海也比孟買落後,我們幾乎全面領先,不要只看華麗的外表,閃光的未必都是金子。

印度人積極尋找落後於中國的原因

莎士比亞絕沒有想到,自己的《威尼斯商人》會被印度人如此活學活用,令我無比欽佩,我的確該為我的無知而道歉,因為印度也有超過中國的方面,比如兒童飢餓指數,全球汙染城市排名,文盲率,百萬級貧民窟數量等等諸多方面的確全面領先中國。

的確閃光的未必是金子,但不閃光的大都是石頭,也許印度是一塊美玉,然而總要拿事實來證明。

印度人積極尋找落後於中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