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18《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基礎知識這樣學!

備戰2018《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基礎知識這樣學!

1. 2018年4月23日至4月29日是第16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

2.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決定聯合開展2017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活動,宣傳主題是“健康中國職業健康先行”。

3.什麼是職業病?

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我國法定的職業病種類有哪些?

現有法定職業病有10大類,132種。包括: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腫瘤、和其他職業病。

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目的和意義?

答: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6.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政策。

答: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7.什麼是三同時制度?

答: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8.勞動者應當在哪種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答: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

9.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並及時報告什麼部門?

答: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

10.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進行哪些措施?

答:及時組織救助、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11.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內容?

答: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12.職業健康監護中健康檢查的種類有哪些?

答:職業健康監護健康檢查分為五類:

上崗前檢查

在崗期間定期檢查

離崗時檢查

應急健康檢查

離崗後隨訪醫學檢查

13.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用人單位應當如何告知勞動者本人?

答:書面告知勞動者本人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14.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誰來承擔?

答:用人單位。

15.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職業衛生培訓有哪兩種形式?

答: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

16.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職業衛生培訓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答: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似乎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17.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與職業病危害相關的哪些內容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答: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18.警示標示應當包含哪些內容?

答: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19.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的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採取哪些措施?

答: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車裡通道和必要的洩險區。

20.用人單位應當採取哪些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答: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是故應急救援預案。

21.什麼是職業禁忌?

答:職業禁忌,是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於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疾病的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

22.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可以申請鑑定嗎?

答: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鑑定。如果當事人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鑑定委員會的鑑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鑑定。

23.在進行職業病診斷、鑑定時,用人單位應提供哪些資料?

答:用人單位應當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鑑定所需的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監督檢查和督促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勞動者和有關機構也應當提供與職業病診斷、鑑定有關的資料。

24.用人單位可否與疑似職業病病人解除勞動合同?

答: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25.用人單位應當保證職業病病人的哪些待遇?

答: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26.塵肺病人有哪些臨床表現?

答: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四大症狀,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狀。塵肺病人即使在咳嗽很少情況下,也會有咳痰,煤工塵肺病人痰多為黑色,其中可明顯看到有煤塵顆粒。幾乎每個塵肺病人或輕或重有胸痛,胸痛部位不固定,多為侷限性,一般為隱痛、脹痛、針刺痛等。

27.塵肺病分為幾期?

答:塵肺病診斷標準將塵肺分為一期塵肺、二期塵肺和三期塵肺。

28.塵肺病會傳染給他人嗎?

答:不會。但由於塵肺病人發生某些具有傳染性的合併症(如活動性肺結核),有可能傳染肺結核。

29.粉塵作業的職業禁忌證?

答:有以下疾病者不得從事接塵作業:活動性肺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間質性肺病;伴肺功能損害的疾病。.

30.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的職業禁忘證有哪些?

(1)血常規異常者:

①細胞計數<4.5×109/L    血小板<8×1010/L

②紅細胞計數(男)<4×1012/L,(女)<3.5×1012/L,或血紅蛋白定量(男)<120g/L,(女)<110g/L

(2)造血系統疾病:如各類型的貧血、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缺乏症、血紅蛋白病、血液腫瘤、凝血障礙疾病等

(3)脾功能亢進

31.防塵口罩用多久需要更換?

答:取決於接塵環境粉塵濃度、每個人的使用時間、各種防塵口罩的容塵量以及使用不同的維護方法等,沒有統一規定的具體更換時間。

32.棉紗口罩是否起到防塵作用?

答:紗布口罩不得做防塵口罩使用。

33.

塵肺病預防的關鍵是?

答: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塵的吸入。

34.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實行什麼管理方式?

答:屬地分級

35.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中勞動者應履行的義務?

答:(一)勞動者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

(二)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

(三)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四)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應當及時報告。

36.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中勞動者的權利?

答:(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瞭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

37.職業健康監護資料的應用是什麼?

答:(1)健康監護資料只能用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目的,應該遵循醫學資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原則,防止資料的濫用和擴散。

(2)勞動者有權瞭解自己的健康資料,並有權得到資料的複印件 。

(3)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必須以適當的方式向用人單位、勞動者提供和解釋個體和群體的健康信息 。

(4)在應用健康監護資料評價勞動者對某一特定作業或某類型工作是否適合時,應首先建議改善作業環境條件和加強個體防護,在此前提下才能評價勞動者是否適合該工作。同時勞動者健康狀況和工作環境都在隨時發生變化,所以判定是否適合不應該只是一次性的。

38.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的處理

答:(1)對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應當調離或暫時脫離原工作崗位;

(2)對健康損害可能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勞動者,應當妥善安置;

(3)對需要複查的勞動者,應當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其複查和醫學觀察;

(4)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安排其進行醫學觀察或職業病診斷;

(5)對發現有職業病損害的崗位,應當改善勞動條件,加強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39.上崗前健康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答:上崗前健康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發現有無職業禁忌證,建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基礎健康檔案。上崗前健康檢查均為強制性職業健康檢查,應該在開始從事有害作業前完成。

40.在崗期間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答:早期發現職業病病人或疑似職業病病人或勞動者的其它健康異常改變;及時發現職業禁忌證。通過動態觀察勞動者群體健康變化,評價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41.化學品侵入人體的主要途徑?

答:皮膚滲入、呼吸道吸入、食入

42.危化企業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答:粉塵、化學毒物、物理因素。

43.什麼叫噪聲?

答:物理角度——雜亂無章的聲音。

心理學角度——主觀的,引起人煩躁討厭的聲音。

環境保護角度——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凡是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

44.本公司存在哪些職業危害因素?

答:乙酸 苯 甲苯 異丙醇 乙酸乙脂 乙腈 甲醇 二氯甲烷 丙酮 正己烷 丁醇 氰化物 氰化氫 氨 氯化氫及鹽酸 硫化氫 硫酸 氫氧化鈉 異丙胺 環氧氯丙烷 氫氧化鉀 碳酸鉀 氯甲酸乙脂 N,N-二甲基甲酰胺 活性炭粉塵 其它粉塵噪聲等

45.工人接觸苯及苯系物有哪些危害?

答:苯及苯系物的急性中毒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輕者表現為頭暈、噁心、胸悶和乏力等症狀,嚴重的出現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長期接觸苯可引起骨髓與遺傳損害,血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發生白血病。

46.什麼是苯中毒?

苯中毒是指在苯的生產或使用中,由於吸入高濃度苯蒸氣或長期吸入低濃度苯而引起粘膜刺激症狀、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和造血系統症狀為主的急慢性中毒。

47.工人接觸噪聲有哪些危害?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

答:1)長期接觸噪聲會出現聽覺敏感度下降、聽力閾值升高、語言接受和信號辨別力變差,嚴重時可導致職業性噪聲聾。長期接觸噪聲還可能引發消化不良、嘔吐、頭痛、血壓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狀。

2工業企業的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根據國際【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規定的噪聲容許值為 85db(a)

4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適用領域?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職業病防治活動。

49.什麼是職業性中暑?

職業性中暑是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50.如何預防中暑?

(1)中午前後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溫。

(2)白天出門最好打傘、帶帽子。

(3)要充分飲用涼開水、飲料,並加少量鹽,以補充體內鹽分。

(4)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5)室內要有良好的通風。

(6)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病,增加抵抗力,減少中暑誘發的因素。

(7)可隨身備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8)多食含鉀食物,如海帶、豆製品、紫菜、土豆、西瓜、香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