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商扶貧,蘇寧身體力行走在了前面

用電商扶貧,蘇寧身體力行走在了前面

(圖:發佈會現場,侯恩龍介紹蘇寧精準扶貧項目)

10月17日是國家扶貧日,全國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會此前在貴陽召開,蘇寧易購O2O購物節也在南京同步啟動。這是一次三全購物節,即全渠道、全產業、全客群,通俗來說就是覆蓋所有渠道,所有商品和所有用戶群體。此次蘇寧易購O2O購物節的一大特色是開辦了“扶貧專場”,落地精準扶貧實訓店,這是電子商務行業中並不多見的創新實踐。

蘇寧易購此次上線的扶貧專場,上線了來自4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108款農特產品,並特地為湘西貧困地區的臘肉、蜜柚等農產品舉辦“尋鮮記”活動,對這些農產品進行直播售賣。蘇寧在較早前已聯合其他電商企業發佈扶貧倡議書,要對貧困地區網上銷售產品投入資源支持,並積極開展準備工作。截至目前,通過蘇寧易購進行銷售的特色農產品有贛南臍橙、雲南紅米、靈寶蘋果、鳳凰蜜柚、石門大棗、從化荔枝等。

事實上,來自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並不比來自其他地區的農產品差,相反在品質和天然程度上還要勝出一籌。造成這部分農特產品流通不暢,無法接觸廣大消費市場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中間環節的商業流通渠道。商業流通企業講求規模化和效益,更願意去經營消費者較為熟悉的農特產品,對於那些品牌、外銷市場、穩定供應鏈等環節都沒有建立起來的農特產品缺乏興趣。而多數貧困地區,雖有非常不錯的農特產品,又苦於自身缺乏商務運作和對外推廣能力,這導致很多好東西難以接觸廣大消費市場。

對於電子商務行業來說,追逐頭部效應的趨向更為明顯,把頭部商品供應給頭部用戶,例如位於富裕地區的陽澄湖大閘蟹,就是電商最願意賣的農產品,知名度高,價值高,頭部用戶需求大,產地區位優勢大,對電商來說能從這類商品的銷售中獲得最大利益。蘇寧易購在電商扶貧方面的動作,證明其經營思路發生明顯變化,從建立中華特色館開始,牽線搭橋將全國各地農特產品集中起來賣向全國各地,再利用規模優勢,將資源向來自貧困地區農特產品進行傾斜,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幫助貧困地區群中增收脫貧。

這當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電商僅對貧困地區農特產品進行流量支持還不夠,相關的產業鏈條還是需要補足。蘇寧易購為此又做了另一件事,在全國建立扶貧實訓店,實訓店建立的目的是為當地建立電商網點、物流網點,培訓人才等,建立和完善貧困地區在從事農產品電商外銷時缺乏的物質基礎。貧困地區做電商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首先是要把零散的商品分佈整合成基本的供應鏈,以保障商品供應,交易完成後還需要解決物流,當然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培養一批有專業素養的電商人才。目前,蘇寧易購已在河北、貴州等地建立起首批扶貧實訓店,幫助當地群眾將特產通過電商推向消費市場。

過去兩年,蘇寧在扶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直接體現為利用智慧零售的技術優勢對貧困地區進行精準扶貧。蘇寧目前已在全國農村佈局了2000多家蘇寧易購直營店,上線了400多家線上中華特色館和上線電商精準扶貧頻道,利用“大聚惠”、“眾籌直賣”、“直播”等一系列巧妙方式不遺餘力為扶貧出力。截至目前,蘇寧利用電商開展的農村扶貧工作已帶動回鄉創業青年就業超1萬人,服務了1500萬農民,全渠道實現農產品銷售超50億元。蘇寧易購的中華特色館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副產品、工藝品和馳名商品,200多萬農民從中受益。

蘇寧是第一家與國務院扶貧辦簽訂電商扶貧戰略協議的民企,雙方還攜手打造了“10•17扶貧購物節”,通過扶貧購物專場,拉動貧困地區特色產品的銷售,助力形成“以扶貧拉動消費,以消費支持扶貧”的聯動效應。在今年7月份商務部發布的《改革激活新供給 創新引領新消費——2016年中國國內貿易發展回顧與展望》報告中,對蘇寧等企業發展農村電商取得的優異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蘇寧專項推動的“劍河小香雞銷售行動”、“3天賣出600萬斤蘋果案例”等均獲得商務部、農業部的肯定。而在9月舉行的全國企業社會責任盛典上,蘇寧還榮獲了2017年CSR“精準扶貧”公益獎。

在多數電商行業專業人士眼中,電商與扶貧之間本無緊密關聯,因為,用電商扶貧有太多從0到1的工作要做,需要企業投入高昂的成本,與此同時產出的效益卻有限。同樣的資源投入到其他領域,例如去賣大閘蟹和煙臺蘋果,可以創造出更多收益,在趨利避害的原則下,電商扶貧在行業內並不被追捧。但蘇寧卻用實際行動身體力行地做起了這件難事,實打實地投入了進去,認認真真規劃行進路線並將其迅速落地。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電商聯合扶貧倡議上早已定調,要做電商扶貧的實踐者,不但要投入資源和服務支持,還要減免運營費用,幫助群眾早日脫貧。蘇寧在做扶貧這件事上不唯利益取向,真心付出,體現出與國家大政方針保持一致的高度自覺性,也踐行了企業勇敢承擔社會責任的承諾。正如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所說的那樣:“蘇寧不止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更是有使命擔當的社會公民。”蘇寧的電商扶貧工作,表現出這家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知行合一的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