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因禍得福

水莽草是一種毒草,人若是誤食了立即就會死去,變成水莽鬼。民間傳說中稱水莽鬼是不能參與輪迴投生的,一定要找到同樣被水莽草毒死的替身才能投生。楚中桃花江一帶水莽草很多,所以那裡的水莽鬼也特別多。話說當時有個祝姓書生,有一日去桃花江一帶拜訪一位同年好友。走到半路上突然口渴難耐,而這時呢路邊正好有個老太太搭個涼棚正給過路行人施捨茶水喝呢。祝生一看連忙跑了過去,老太太看見祝生過來了趕緊迎接,甚是殷勤。但當祝生接過老太太的茶水後一聞有股子怪味又放在了那兒沒喝,接著就要起身離開。

但這時老太太忙跑來攔住了祝生,然後喊道:三娘,上好茶!過了一小會兒,便有一個容貌俊俏,年紀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女從茶棚後邊出來。少女手上戴著戒指,手腕上是玉鐲子。那戒指和玉鐲子都十分精美,光亮的能照出人影來。祝生見了少年,立即就被其美貌所傾倒。少女把茶水遞給他,他聞著芳香無比於是一飲而盡,一杯還沒有喝夠還想再喝一杯。

民間故事:因禍得福

後來老太太藉故離開了,祝生就開始慢慢的靠近那少女了,不軌之心蠢蠢欲動。祝生情不自禁的抓住少女的手,然後詢問她的家世。少女一把掙脫開,然後說道讓祝生晚上再來找她吧,她還在這裡。祝生由於還要去看望好友,於是就離開了,離開時還管少女晚了一撮茶葉。後來祝生到了好友家裡,突然覺得頭有不適,就懷疑是喝了那杯茶的緣故。於是就把那事兒跟好友說了,好友則驚駭的說道:壞了,你可能碰見水莽鬼了,我父親就是這樣被害的,無藥可救,這可怎麼辦呀!

祝生拿出那一撮茶葉,一看果真是水莽草。然後又拿出了那枚戒指,跟好友描述了那個少女的體貌特徵。好友冥想了一會兒說道:那人可能就是寇三娘了。祝生一聽這名字倒是符合,於是詳問實情。好友告訴祝生,原來南村有個姓寇的富貴人家,有個女兒叫寇三娘,幾年前就是吃了水莽草死去的,想必就是她在害人了。好友又跟祝生說:不過要是知道水莽鬼的姓名,如果能找到她生前穿過的褲子,用水煎服也可痊癒。於是好友就代為去了寇家,聲淚俱下苦苦哀求。但寇家老夫妻卻以自家女兒終於有了替身可以投生了不給祝生好友。祝生好友只好憤憤的離開了,回到家告訴祝生,祝生惱怒不已說:我死了也絕不讓他家女兒投生的。這時祝生已經不會走了,好友後來把祝生揹回了家,但剛到家就死了。

民間故事:因禍得福

祝生的老母親悲傷極了,祝生死後留下一個十歲的兒子,妻子不能守節過了半年就改嫁了。家中只剩下了老母親帶著個小孫子相依為命,日子過得甚是艱辛,祝生的母親每日以淚洗面。有一日祝生的母親正抱著孫子在屋裡哭泣,祝生不知道什麼時候無聲無息的進來了。祝生的母親大驚,原來祝生是來伺候老母親讓她安度晚年的。而且祝生這回來還帶來了個漂亮的媳婦,未來的日子他們夫妻倆一塊兒伺候老母親。母親詢問緣由,原來祝生死後一心想找到寇三娘,但找了好久都未找到,後來聽一位老伯說寇三娘已經去任侍郎家投生去了。祝生於是趕緊過去,趁寇三娘投生前又把她捉了回來。後來二人就在陰間結為了夫妻,相處的很好。

後來一位女子從門外進來,打扮的甚是漂亮,見了祝母就拜。祝生介紹這便是寇三娘了,從此二人就住下了。雖然寇三娘在家務活上不是把好手,但性格柔順還是很讓人愛憐的。後來寇三娘請求祝生的母親,去她家裡把她的事告訴她父母一聲。儘管祝生很反對,但最後祝母還是去了。後來寇三孃的父母過來辨別真偽,見了三娘果真是他們的女兒,不禁失聲痛哭起來,三娘趕緊勸住了。

民間故事:因禍得福

三娘代祝生的母親為父母做了飯菜款待他們,三孃的母親問她和她一同施茶的老太太是誰,三娘說她姓倪已經投胎做人了。寇三孃的父母回到家後知道祝生家裡窮擔心女兒,於是吩咐下人給祝家送去了一百斤銀子幾十匹布。而且還另外派了兩個丫鬟過去供他們使喚,從此寇家也經常讓三娘回孃家省親。但三娘總是住一兩天就回去了,有時候寇家故意留女兒而三娘則到時候就飄然自回。

後來有一天村裡有個中了水莽草毒的,後來又活了過來。村裡人對此都覺得很奇怪,原來那都是幸得祝生幫助。那個人是被李九害的,祝生趕走了李九那個人才得救了。祝生的母親勸他也找個替身投胎去算了,但祝生不忍心害人,而且還義憤填膺的跟母親說:兒平生最討厭那些找人替身的水莽鬼,又怎會幹他們的勾當呢。如今兒子侍奉您足夠快樂了,不想再投生。從此凡是中了水莽草毒的人,都會憊下豐盛的酒席去祝生家裡祈禱,結果最後都活了下來。

民間故事:因禍得福

後來過了十幾年,祝生的母親壽終正寢。祝生夫婦十分悲痛,他們為母親簡單的置辦了葬禮,讓兒子代為靈前盡禮。又過了兩年祝生夫婦為兒子娶了一房媳婦,是任侍郎家的孫女。當初任侍郎的愛妾生了個女兒,幾個月就夭折了。後來聽說了祝生的事兒,於是前來拜訪因此成了,還認祝生做了他們的女婿。如今把自家的孫女也嫁了過來,從此兩家來往更加密切了。

但一年多後,祝生突然跟兒子說他要走了。祝生跟兒子說,上帝念在他有功於人世,故而讓他做了四瀆牧龍君,他馬上就去上任了。那日祝生的兒子只見院子裡四匹大馬拉著一輛黃帷車,馬的四肢上都佈滿了鱗片。祝生夫婦盛裝而出,一同上了馬車。祝生的兒子兒媳哭著拜倒在地。同一天寇家也發生了同樣的事兒,寇三娘來向父母道別。寇三孃的母親還挽留她,她說祝生已經先去了,她也必須跟去,說完就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