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習武該注意什麼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前人在長期鍛鍊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例如,在嚴寒天氣下鍛鍊,能增加肌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可預防冬季常見病的發生;而在酷熱天氣下鍛鍊,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使得肌體能更好地適應炎熱的自然氣候,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夏季习武该注意什么

對於習武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它一方面反映了習武練功的不間斷性,正如人們常說的,“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松”;另一方面又說明練武術也要磨鍊意志,冷不懼,熱不怕,即使是三九嚴冬、三伏大暑也難不倒練武人。這種恆心和毅力是極可貴的。

“三伏”是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這種規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夏季习武该注意什么

時間莫過早

研究表明,夏季空氣汙染物在早晨6點前最不易擴散(環境比較不好的城市,古代不存在這個限制),此時是汙染的高峰期。人們普遍喜歡在綠色植物生長的地方進行晨練,而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植物積存了大量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所以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於6點。

“夏練三伏”並不是要求人們在炎炎烈日下練武。夏季練習可以選擇較陰涼而通風的地方。 悶熱的地方練拳,身體消耗甚大,容易中暑。當練得滿身大汗時,又應注意不要到通風口或電風扇前吹涼,否則不僅易感冒,肩,腰,膝也容易因吹風而受寒。

此外,夏季氣溫高,比較容易活動得開,準備活動可以適當縮短些,但是卻不應不作準備活動上來就打拳揮棒。

人體生理上某些器官總是有一些惰性,各關節,韌帶、肌肉也需要預先拉開,以適應大幅度而又轉折多變的動作,這樣,才能防止受傷。

遇上大暑炎熱天,體力消耗比較大,可適當減小運動量和強度。就套路練習來說,可少練些整套,多練些半套或分段、組臺,以研究技術、提高技術為主,不要盲目地拚體力。

夏天練武出汗多,要及時的補水,但補水也不能盲目。常常需要大量補充體內水分,最好少量多次地飲水。尤其在剛剛練完時,求一時痛快而暴飲,常常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在練習間歇中更不宜過多飲水,以免過多出汗而使血液中鹽分的喪失,導致抽筋或體內失調。飲水超量會增加心臟負擔和沖淡胃酸,影響腸胃消化功能。一般鍛鍊時的飲水量應根據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飲水,水溫以8-13℃為宜,並加少量鹽分。

夏季习武该注意什么

煉後有忌諱

另外,在鍛鍊後也要做到二不,才不會造成對身體的危害。1、不能立即喝冰飲料,因為它會對胃腸產生強烈的刺激,造成胃痛和消化不良的後果;2、不宜立即洗冷水澡,鍛鍊使毛孔擴張,皮膚受冷會讓毛孔關閉,體內熱量無法散失而導致發燒感冒。

夏季习武该注意什么

夏天飲食注意事項:

1、有些豆類如扁豆、綠豆、黑豆等,具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健脾益腎等作用,也應該適當多吃。

2.夏季還是盛產水果的季節,正餐之餘適當吃一些水果,可以補充隨汗液流失的大量微量元素,十分有益身體健康。當然,食用水果時也不能追求生冷,最好不要用冰箱冷藏了再吃,以免損傷脾胃,得不償失。

3、飲食營養專家提醒,夏季飲食雖以清淡為主,但也不能一味追求清淡,應該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能只吃蔬菜、水果等素食,可適當吃一些葷食如鴨肉、泥鰍、魚等,以補充蛋白質和脂肪,增強抵抗力。晚餐不能吃太飽晚餐。

4、天氣炎熱,夏天的早餐也應該以熱粥、熱豆漿、熱牛奶、熱麵湯和雞蛋等食物為主,並在飯後一段時間之後再進食水果等生冷食物。

5、午餐以清淡為主夏天人體丟失水分多,胃腸消化功能減弱,因此夏季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有利於消化吸收。午餐可多吃一些具有清熱、祛暑、開胃功效的食物,如蓮子等。

6、夏季適宜食物: 水果--梨子、西瓜、甜瓜、甘蔗、檸檬、西瓜皮、柿子、菠蘿、荸薺等。蔬菜--白扁豆、綠豆、苦瓜、冬瓜、瓠子、絲瓜、菱角、番茄、莧菜、生薑、大蒜、草菇、鮮藕等。

7、消熱解毒食品--薏苡仁、百合、木耳菜、菊花腦、薄荷、決明子、紫菜、枸杞子、金銀花、菊花、荷葉等。

8、夏天出汗要多吃酸食物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故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溼,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餚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