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菜鳥無人車背後故事:「保姆天團」大神齊聚,常加班到凌晨


紫色車頭、灰色車身、黃色底盤……炎炎烈日下,一輛外型獨特的箱式無人小貨車行駛自如,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圍觀。它叫小G,是菜鳥第三代無人末端配送設備“基普拉斯”。按照規劃,菜鳥無人車年內將實現量產,並全面進入末端進行配送。

從無人車的研發到投入商業運營,小G每天都要在封閉園區內進行測試,檢查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這背後離不開菜鳥ET物流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努力,他們分別負責無人車小G的運營、車輛調度、道路測試、車輛維修等等工作,可以說是“無人車保姆天團”了。

之所以說是“天團”,是因為菜鳥ET物流實驗室的人員構成十分強大。他們中既有曾參與過航天飛船設計的高級專家,也有世界級算法大賽冠軍記錄保持者,還有在汽車、物流等領域有多年經驗的工作人員。

作為無人車運維的“大管家”,菜鳥網絡結構工程高級專家曲項是在2017年初加入ET物流實驗室的。他曾經參與過飛船和衛星項目,“造飛船跟造小G其實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先根據需求設計技術參數,然後建模仿真,反覆修改後再根據最終方案做出最終的產品”,整個過程雖然艱苦卻也充滿研究的樂趣。

在第三代“小G”的研發關鍵期,為了見到小G更好的樣子,曲項和他的同事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3點左右。“意見的探討和分歧是很常見的”,他坦言,“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們的工作枯燥,但基普拉斯的從無到有能帶來很強的成就感——我們在做一件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也有信心把這件事做好。”

無人車產品的升級迭代,只是商業化落地的第一步而已。而讓無人車“商業上”真正能自己“跑”起來,則是無人車運營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運營人員除承擔商業拓展等任務外,還負責監控、保障無人車運行中的各個環節。需要協調團隊裡其他崗位工作人員,讓每個人各司其職,保障小G的順利運行。


“無人車保姆天團”中的算法兼測試工程師則需要在不斷跑動的過程中尋找問題。在封閉園區一條長1.4公里的測試道路上,算法團隊的工作人員常常要捧著電腦對小G的系統參數進行確認,經常一走就是一天,在重複來回奔走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每天步數常常超過了2萬步。

菜鳥無人車定位在末端配送,車速最高控制在15公里每小時,周邊行人車輛較多時,便會自動將車速降低,車輛可以在半米內完全剎停。測試過程中,工作人員會“突然”出現在小G前,進行緊急制動測試。對緊急情況的反應速度,也將在未來商業運用場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何確保小G按照既定的方案行駛?出現了bug又要如何修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保姆天團”裡的算法兼測試工程師擔起了重任。在精心“呵護”及定期測試下,無人車保持了穩定運轉。但每天都在戶外暴曬,使得幾位算法工程師的胳膊已經曬出了兩種顏色。


運行中,如果小G遭遇行駛卡頓問題,無人車的檢修人員會第一時間進行排查維修。他們會打開小車一側的翻蓋,通過重啟等方式確保小G各項功能運作正常。如果遭遇更為嚴重的“意外”,則需要打開車身蓋,進行整體的故障排查。

伴隨著更多技術型人才的支撐,距離小G在物流場景中“真的跑起來”的願景也越來越近了。菜鳥網絡總裁萬霖曾在社交媒體上表態,菜鳥ET物流實驗室是唯一一個不限人數的部門,“只要是牛人都要”。正如新華社日前發表的評論所言,科技創新人才,將是突破核心技術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